歡迎來到 "科學培養",一個從鳥瞰視角撰寫的科學部落格

大家好!我是漢娜,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在《大眾科學》部落格網路上寫作、分享和學習。我的博主同事們才華橫溢、多元化,能與他們為伍,我感到不勝榮幸。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大家好!我是漢娜,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在《大眾科學》部落格網路上寫作、分享和學習。我的博主同事們才華橫溢、多元化,能與他們為伍,我感到不勝榮幸。(提示:閱讀其他部落格,由“部落格之父”博拉·齊夫科維奇在此處介紹。)

那麼,什麼是“科學培養”呢?我總是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嗯,它是關於生態學、進化論、科學教育、自然歷史以及諸如此類的東西,”這是我的標準答案。但這並不是完整的答案。雖然我寫一些主題比其他主題多,但目的不是提供任何一個主題的專業知識。

我的目標是從翱翔的鳥兒的視角俯瞰科學世界,關注“大局”。我在這裡做的是將近期研究放入背景中,描述整個記錄歷史中的科學思想,並反思科學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與意義。它是關於將孤立的科學片段放回文化中——科學文化以及更廣泛的文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不過,我必須承認,這個部落格甚至比這更個人化。“科學培養”也是一個女孩公開記錄自己成長過程中對科學的熱愛,並不斷面對自己所不知的一切。我寫作是為了理解這一切,並不斷學習。

別再嘮叨了。為了瞭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裡有一些來自“科學培養”前主頁的示例文章。

  • 我著迷於我所看到的人類文明與自然之間的虛假二分法,這是我目前在業餘時間研究的一個主題。(我們還是別談論那個“業餘時間”了吧?)在一篇發表於 2010 年開放實驗室文章中,我考慮了鸕鷀(一種水鳥)而非人類進行的過度捕撈。

  • 當我的寵物龜排便時,它會被吸入魚缸裡的過濾器中。但海洋中魚類的糞便有一個更崇高的功能:為深海生物提供食物。在此處閱讀更多關於海洋雪的資訊:這裡

  • 培養科學的世界觀:為什麼它很難以及我們能做什麼

  • 作為一名科學愛好者和拉丁語學者,顯然我偏愛古代科學。這是我的古代科學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我將在“科學培養”的新家繼續撰寫。

  • 自然歷史收藏最近如何在生態研究中得到應用。

  • 再來點個人的…一篇關於 2010 年的反思反思,主要關於我的小弟弟喬納。

關於橫幅圖片

看到部落格標題旁邊上面的那張小圖片了嗎?它是來自 18 世紀鍊金術文字的繪畫的剪輯,目前收藏在耶魯大學貝內克珍本書和手稿圖書館。

為什麼要用那張圖片呢?嗯,動物很可愛,做科學的動物就更可愛了。

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一個過去的科學世界。鍊金術,將鉛變成黃金,肯定不是科學,但它是現代化學的許多基礎。我們始終需要記住,流行的科學觀點可能是錯誤的,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學習。

關於我

我是漢娜·沃特斯,涉獵廣泛,渴望成為業餘愛好者。幾年前,我在明尼蘇達州的一所文理學院學習生物學和拉丁語,現在住在紐約布魯克林。我曾研究過海洋食物網、溼地保護、熱帶生態系統和草原生態系統。我曾在費城的一家實驗室擔任技術員,研究分子生物學和衰老的表觀遺傳學。我曾在義大利學習一個學期,在現代城市中想象古羅馬社會。我甚至在緬因州海岸附近的一艘遊覽船上工作過,一邊用揚聲器播報野生動物知識,一邊端飲料。

我現在靠為一家學術醫學期刊撰寫新聞稿謀生——雖然我承認,目前我是一名職業遊牧者。但我不會用我的工作來定義自己,你也不應該。我只是一個熱愛科學、音樂、書籍以及各種生物(從藤壺到白楊樹,從細菌到人類)的女孩。

評論

評論很棒。我想向您學習,並聽取您對這裡所寫內容的想法。但是,如果您持有我認為不值得尊重的態度,我將刪除您的評論。這是一個進行討論的地方,不容忍無端的謾罵。

我很高興來到這裡,希望您能留下來!訂閱我的RSS feed,在Twitter上關注我,讓我們永遠在網際網路上成為朋友吧。

我強烈建議您訪問部落格網路主頁並四處瀏覽。還可以檢視《大眾科學》主編瑪麗埃特·迪克里斯蒂娜的歡迎文章

編輯於 2011 年 7 月 6 日凌晨 1:12,以更正 RSS feed 連結。

Hannah Waters is a science writer fascinated by the natural world, the history of its study, and the way people think about nature. On top of science blogging, she runs the Smithsonian's Ocean Portal, a marine biology education website, and is science editor for Ladybits.

Hannah is a child of the internet, who coded HTML frames on her Backstreet Boys fanpage when she was in middle school. Aptly, she rose to professional science writing through blogging (originally on Wordpress) and tweeting profusely. She's written for The Scientist, Nature Medicine, Smithsonian.com, and others.

Before turning to full-time writing, Hannah wanted to be an oceanographer or a classicist, studying Biology and Latin at Carleton College in Northfield, Minnesota. She's done ecological research on marine food webs, shorebird conservation, tropical ecology and grassland ecosystems. She worked as a lab technician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tudying molecular biology and the epigenetics of aging. And, for a summer, she manned a microphone and a drink shaker on a tour boat off the coast of Maine, pointing out wildlife and spouting facts over a loudspeaker while serving drinks.

Email her compliments, complaints and tips at culturingscience at gmail dot com.

More by Hannah Water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