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看到藍色彈珠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從未真正意識到自己有多幸運,能夠與藍色彈珠一起長大。自從我上小學以來,一張地球漂浮在無盡黑色海洋中的海報就裝飾著我科學課教室的牆壁。即使沒有經常說出來,這張圖片也確保我知道地球的獨特性。一方面,它是微不足道的——只是太空中數萬億顆行星中的一顆。但另一方面,它是一個漂浮在黑暗中的脆弱而孤獨的花園,因為我們住在這裡而顯得非凡。

現在,這張圖片已經變得司空見慣,我甚至敢說它幾乎變得陳腐了。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至少每月都會透過其 Flickr帳戶 向我們展示我們星球的最新照片。當地球的照片登上新聞時,那是因為它們是從一個新的、有趣的角度拍攝的,比如 令人驚歎的黑色彈珠系列,展示了夜間被人類燈光照亮的地球。

但這只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現象。只是在過去的40年裡,人們才真正地瞭解到我們生活在太空中某個地方的一個蒼白的藍色圓點上,他們看到了1972年從太空拍攝的第一張地球照片。只是在過去的四十年裡,如此多的人才理解了這個星球的整體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


當然,人們幾千年來一直擁有地圖和地球儀,並利用它們來整體地思考地球。但是,影像具有某種強大的力量。正如布蘭迪斯大學的格雷戈裡·佩茨科在 基因組生物學論文 中寫道的那樣:

藍色彈珠是一個標誌性的影像,因為它完美地代表了人類生活在宇宙中的一個島嶼上的狀況,以及島嶼生態系統所遭受的所有脆弱性。人們特別容易被影像所感動,部分原因是我們進化出視覺系統作為我們主要的感官輸入,但也因為影像可以很容易地保留在腦海中,從而形成記憶的素材。正確的影像,在正確的時間提供,可以產生遠大於創造它的人所想象的效果。

如果照片有如此強大的力量來塑造人們對我們星球和世界的看法,那麼想象一下第一次從太空看到它會是什麼樣子。紀錄片《概述》(嵌入在下面)正是傳達了這一點。“行星集體”的電影製作人採訪了一些宇航員,詢問他們第一次從太空看到藍色彈珠是什麼感覺,以及它對他們思考世界的方式產生了什麼影響。普遍的感覺被定義為“概述效應”——當第一次看到漂浮在太空中的地球時,對看到地球的“大局”而產生的敬畏感。

“當我們最初去月球時,我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月球上:我們沒有考慮回頭看地球,”概述研究所的聯合創始人戴維·比弗在紀錄片中轉述了一位宇航員的話。“但是現在我們已經做到了,這可能就是我們去的最重要的原因。”

這部紀錄片大約 20 分鐘長,完全值得您花時間觀看。所以,全屏觀看這個影片,假裝您是第一次從太空看到地球。

https://vimeo.com/55073825

感謝Masha 傳送給我的影片!

Hannah Waters is a science writer fascinated by the natural world, the history of its study, and the way people think about nature. On top of science blogging, she runs the Smithsonian's Ocean Portal, a marine biology education website, and is science editor for Ladybits.

Hannah is a child of the internet, who coded HTML frames on her Backstreet Boys fanpage when she was in middle school. Aptly, she rose to professional science writing through blogging (originally on Wordpress) and tweeting profusely. She's written for The Scientist, Nature Medicine, Smithsonian.com, and others.

Before turning to full-time writing, Hannah wanted to be an oceanographer or a classicist, studying Biology and Latin at Carleton College in Northfield, Minnesota. She's done ecological research on marine food webs, shorebird conservation, tropical ecology and grassland ecosystems. She worked as a lab technician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tudying molecular biology and the epigenetics of aging. And, for a summer, she manned a microphone and a drink shaker on a tour boat off the coast of Maine, pointing out wildlife and spouting facts over a loudspeaker while serving drinks.

Email her compliments, complaints and tips at culturingscience at gmail dot com.

More by Hannah Water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