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Scienceseeker.org 評選的 2013 年最佳生物學部落格文章獎得主
TedxDeExtinction 會議於 2013 年 3 月 15 日在華盛頓特區國家地理總部舉行,討論瞭如何以及是否從 DNA 中復活滅絕物種。觀看演講存檔版本。
如果人們有能力復活滅絕物種(稱為“復活滅絕”),並將其重新引入野外,我們是否應該將我們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這方面?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承認我一開始就帶有偏見:我出於多種原因對復活滅絕物種的效用持懷疑態度。許多滅絕物種甚至沒有野生棲息地來支援它們,即使可以從 DNA 中復活一個種群,正如布萊恩·斯威特克所寫。 克隆技術正在迅速發展,但尚未準備好進行大規模實施,費里斯·賈布林對此進行了探討。 並且,注意到克隆和野外釋放之間更普通的步驟,我們無法在圈養條件下保持大多數野生動物的存活,這就是為什麼您會在世界各地的動物園中看到相同的物種。如果我們甚至不知道它們喜歡什麼環境或吃什麼,我們真的準備好讓動物存活嗎?
但主要困擾我的是其背後公然的自戀和人類中心主義。
今天早上,演講者邁克·阿徹認為,復活滅絕物種是值得的,目的是“恢復我們破壞的自然平衡”。這種說法假設自然存在某種原始狀態——一個包含生物理想平衡的伊甸園。多年來,生態學家試圖找到這種平衡,並將生物和生態系統納入模型。但是,他們一次又一次地無法將生態系統放入整潔、平衡的口袋中。
生態系統不斷變化。動物遷徙。天氣會殺死當地種群,並允許其他種群繁榮發展。疾病爆發。而且,是的,動物會滅絕。大多數情況下,生態系統會像以前一樣繼續存在,生物會對其行為進行輕微的改變以彌補損失。有時,變化更加劇烈,生物之間的關係會被重建。目睹生物和生態系統在我們周圍變化是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但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自生命開始以來,這種情況就一直在發生。
因此,我們不僅試圖將自然恢復到似乎不存在的平衡狀態,而且我們還選擇了一個相當武斷的時間點來將其恢復:人們開始關注的那一刻。我們有能力復活的唯一物種是那些我們知道已經滅絕的物種,那些足夠大且足夠常見以留下化石的物種,以及我們親眼目睹其死亡的物種。因此,您會在名單上看到一些熟悉的復活滅絕候選者:猛獁象、旅鴿、袋狼。這些都是大型動物,我們確信它們曾經存在,因為它們足夠大,足以對人類文化產生影響——或者,正如演講者斯坦利·坦普爾在當天下午晚些時候所說,“我小時候哀嘆的物種”。
這突然之間就與物種本身無關,而更多地與我們有關。
但是,如果我們是造成如此多損害的人,為什麼不應該這樣呢?當然,隨著我們物種的傳播和取代其他物種,人們已經造成了許多最近的滅絕事件。並且,因為我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我們有道義上的義務去嘗試不將物種推向滅絕。但是說我們的滅絕比任何其他滅絕都更糟是一種自戀的表現。滅絕是生命的一部分。
然而,我們的滅絕與眾不同之處在於,我們可以從中學習。我們可以透過學習如何更好地照顧棲息地和生態系統,如何使用技術和回交來誘導小型瀕危種群中更大的遺傳變異,從而使其具有更好的生存機會,以及如何正確地在圈養條件下飼養動物,然後將其釋放到野外,從而避免不得不哀嘆物種。
我們必須展望未來,而不是過去。減少您的滅絕損失,人們:我們必須將精力集中在尚未發生的滅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