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監視”是否會將美國變成圓形監獄?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美國政府對其公民盟友進行廣泛間諜活動的令人不安的爆料不斷湧現。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我指出美國安全官員從未放棄“全面資訊感知”的概念,這是一個在9/11事件後不久由五角大樓提出並表面上撤銷的密集數字間諜計劃。

另一個在我腦海中不斷浮現的五角大樓術語是“持續監視”。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是在研究《無人機回家》時,這是為《國家地理雜誌》三月刊撰寫的一篇文章。捕食者、全球鷹和其他無人駕駛飛機,或無人機,使美國武裝部隊能夠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大片地區進行持續的、全天候的視覺、紅外、雷達和電子監控。

正如這份2011年五角大樓報告所述,持續監視,與全面資訊感知一樣,其靈感也來自9/11事件,“有助於預測對手的行為,並制定和執行先發制人的活動,以阻止或阻止預期的對手行動方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持續監視結合了來自傳統飛機、衛星、氣球和塔樓以及無人機的資料,使美國武裝部隊能夠比傳統方法更精確地預測敵人的襲擊並協調反擊。

這種監視還可以幫助識別過去襲擊的肇事者。例如,如果武裝分子用簡易爆炸裝置炸燬一支美國車隊,持續監視資料可以讓調查人員倒過來觀看整個陰謀的展開過程,並將肇事者追蹤回他們的藏身之處。持續監視將整個城市變成了相當於一家由安全攝像頭監控的便利店。

我發現的關於持續監視的最詳細、最坦誠的討論之一是海軍研究生院的克里斯蒂娜·費克斯的2009年碩士論文。費克斯在她的論文開頭回顧了18世紀哲學家傑里米·邊沁提出的建立“圓形監獄”的建議,這是一種監獄,其囚犯受到如此徹底的監控,以至於他們甚至不會考慮行為不端。

費克斯寫道:“圓形監獄背後的意識形態在邊沁時代並未得到充分理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兩個世紀後,軍事戰略家們正在熱切尋求一種平行的持續監視意識形態。透過使用持續監視獲得的資訊被認為對於美國軍隊應對二十一世紀戰爭中面臨的對抗性挑戰至關重要。”

正如費克斯和其他分析師指出的那樣,目前的持續監視遠非完美。因此,國防承包商正在積極開發各種方法,使持續監視系統更便宜、更使用者友好,並適應不同的應用,例如邊境巡邏和執法。

正如我在去年二月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那樣,奧巴馬政府也採取了各種措施——包括提議放寬聯邦航空法規——以使美國執法機構更容易部署無人機。

所有這些趨勢是否意味著美國武裝部隊為在國外作戰而開發的持續監視最終也將應用於美國公民?我們所有人都要生活在圓形監獄中嗎?就在幾個月前,我還會認為這種前景難以置信,但現在我不太確定了。

圖片由維基共享資源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