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身心問題不可能有單一的客觀解決方案

當我們試圖解開我們自身的謎團時,我們無法逃脫我們的主觀性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已經開始對我免費的線上書籍 身心問題:科學、主觀性與我們真正的身份 產生牴觸情緒。湯姆·克拉克批評我沒有給予直截了當的唯物主義,或者他更喜歡稱之為自然主義,更多的肯定。與此同時,迪帕克·喬普拉在捍衛一種唯物主義觀點時,將我的多元化方法比作“給青少年足球比賽中的每個球員都頒發獎盃”。說得好,迪帕克!請參閱“討論”以瞭解這些和其他評論。

正是因為人們對身心問題持有不同的看法,我才決定寫一本關於它的書。身心問題是所有謎團中最棘手的。它涵蓋了諸如意識(大衛·查爾默斯稱之為“難題”)、自由意志、自我、道德和人生意義(歐文·弗拉納根,我的書的主題之一,稱之為“真正難題”)等難題。

提出身心問題的另一種方式很簡單,就是問:我們到底是誰?像佛陀、柏拉圖、康德和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 (我在《身心問題》中用一章專門介紹了他) 這樣博學的賢哲都曾對這個問題給出過答案。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期,弗朗西斯·克里克說,科學最終為我們提供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工具。在他 1994 年出版的著作《驚人的假說》中,他闡述了他超唯物主義信條的含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你”,你的快樂和悲傷,你的記憶和你的抱負,你的個人身份感和自由意志,實際上只不過是大量神經細胞及其相關分子的行為。正如劉易斯·卡羅爾的愛麗絲可能說過的那樣:“你只不過是一堆神經元。”

克里克暗示,科學將透過研究心理現象的生理基礎來解決身心問題,就像它解決物種形成、遺傳和新陳代謝等問題一樣。我曾經認為克里克是對的,但我改變了我的想法,他是錯的。在《身心問題》中,我認為科學無法為身心問題提供單一的、客觀真實的解決方案,因為我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將始終至少是部分主觀的,既是品味問題,也是真理問題。

這是一個關鍵點,所以請允許我詳細說明一下。一些身心問題原則上可以透過經驗來解決。例如:我們如何看、聽、記住?科學家可以精確地指出人類和其他生物中支援這些功能的神經操作,並在機器中重現它們。在某些時候,答案可能會變得如此引人注目,以至於理性的人們稱之為真理。

但是,當我們看、聽和記住時,我們為什麼會有意識、主觀的感受?除了人腦之外,還有什麼東西是有意識的?當我們提出這些問題時,我們就陷入了唯我論問題。我甚至不能確定是有意識的,所以別想確定細菌、烏賊或智慧手機是否具有內在生命。那純粹是猜測,無法透過經驗來解決。(請參閱我 2017 年的文章“水母、性愛機器人和唯我論問題。”)

因此,意識理論總是會要求我們相信很多東西。例如,只有我們人類是有意識的,而且我們的意識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強烈。或者,一切都是有意識的,包括臭蟲、光碟播放器甚至暗能量。我們最終會出於主觀原因選擇一個故事而不是另一個故事,因為我們覺得它很美或令人安慰,因為它幫助我們理解我們的生活。

道德,就像意識一樣,可以進行經驗研究。進化生物學家羅伯特·特里弗斯(我在《身心問題》中對他進行了人物描寫)等科學家已經提出了關於我們道德本能起源的理論。研究人員可以識別與利他主義和同情心、攻擊性和反社會行為相關的基因和神經活動。但是科學家無法告訴我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們無法從“是”推匯出“應該”。

你可能會認為哲學家,他們在“是什麼”的領域很難與科學家競爭,已經掌握了“應該是什麼”。但是許多哲學家已經斷定“道德規則”是矛盾修辭法。每個倫理規則都有例外,即使是像不殺害兒童這樣看似絕對的規則,我的國家也經常這樣做。所以別想對朋友撒謊或對配偶不忠做出明確的判斷。

接下來是人生的意義。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它的意義是什麼?什麼讓你感覺良好,又幫助你在感覺糟糕時堅持下去?在這裡,科學再次可以提供幫助。科學家可以尋找消極和積極情緒的神經和遺傳原因,他們可以測試藥物心理療法電磁療法冥想腦植入物和其他改善情緒的方法的有效性。

但是科學無法決定什麼使生活值得過,我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千差萬別。你幻想花一年時間在靜修中尋求啟迪,或者在坦尚尼亞為患有艾滋病的孩子建造孤兒院,或者尋找導致精神分裂症的基因。我寧願致力於一筆價值 1 億美元的鉅額併購,然後我會在我 100 英尺長的遊艇上與我的夥伴們聚會慶祝。沒有什麼比人生的意義更取決於個人品味了

神經科學家克里斯托夫·科赫,克里克的長期合作者(也是我的書的另一個主題),堅持認為身心問題將產生客觀的解決方案。他聲稱,研究人員很快將構建一個意識測量儀,其判斷結果將像溫度計和氣壓計一樣客觀。意識測量儀將指示給定事物是否具有意識,以及意識有多強。

但我懷疑我們是否會擁有一個能讓所有人滿意地解決與意識相關的爭論的意識測量儀。科學家在就產生意識的必要和充分的物理條件達成一致之前,無法制造意識測量儀。除非科學家有一種解決唯我論問題的方法,即意識測量儀,否則他們無法就這些條件達成一致。

即使我們以某種方式發明了這樣一種儀器,我們仍然無法解決身心問題,因為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對意識的客觀衡量。我們還需要對善良和意義的客觀衡量。我們需要一個道德測量儀和一個意義測量儀。讓我們也加入一個美感測量儀,因為審美判斷也會影響我們對身心理論的選擇。

當我們試圖弄清楚我們作為個體和作為一個物種真正是誰以及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時,我們將始終不得不依賴我們有缺陷的、主觀的人類判斷。缺乏對意識、道德和意義的客觀衡量標準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如果我們無法找到關於我們真正是誰的最終、客觀真實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永遠探索我們自己,想象我們自己,創造我們自己。

延伸閱讀

身心問題 (免費線上版)

身心問題 (節選 Kindle 版)

身心問題:我對我們真正身份之謎的元解決方案

水母、性愛機器人和唯我論問題

身心問題、科學退步和“巫術”"

意識是真實的嗎?

整合資訊理論能解釋意識嗎?

元帖子:霍根關於大腦和心靈科學的帖子

另請參閱“身心問題和迷幻故事”,我在 Meaningoflife.tv 上與俄羅斯藝術家/作家尼基塔·彼得羅夫的對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