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青少年心理疾病篩查是個糟糕的主意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心理疾病會像癌症和其他疾病一樣困擾兒童。許多年輕人默默地與抑鬱症和其他疾病作鬥爭,這些疾病可能會導致他們自殺,而自殺是青少年第三大死因。因此,從一個角度來看,像TeenScreen這樣的專案——由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小組設計,目前在43個州的學校和社群中心運作——完全有道理。學生們填寫一份免費的電腦表格,其中詢問的問題包括:在過去的三個月裡,有沒有一段時間你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並且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你是否因為感到悲傷或抑鬱而在學業或成績上遇到問題?等等。被認為有心理問題風險的孩子會被轉介給心理健康服務提供者。

“隨著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心理健康檢查在改善心理健康方面可以發揮的作用,支援青少年篩查的聲音也越來越高,”《華爾街日報》健康專欄作家勞拉·蘭德羅在一篇關於TeenScreen的文章中評論道。儘管她的報道基本上是積極的,但蘭德羅也提到,學校篩查專案“並非沒有爭議。一些團體反對它們,認為它們干涉了應該屬於家庭領域的問題,並導致過度開具精神藥物。”

的確如此。鑑於美國最近出現了一種趨勢,即給兒童開具強效、有利可圖且可能有害的精神藥物,我擔心 TeenScreen 和類似的計劃最終可能會傷害更多的兒童,而不是幫助他們。以下是一些背景資訊,其中大部分來自記者羅伯特·惠特克所著的《流行病剖析:魔彈、精神藥物和美國精神疾病驚人增長》(皇冠出版社,2010 年),這本書我之前提到過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幾十年前,兒童很少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今天,頂尖的精神科醫生估計,超過 10% 的兒童患有精神疾病——從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ADHD)到完全的精神病。2008 年,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估計,每 16 名兒童中就有 1 名“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因精神殘疾嚴重到足以讓家人獲得政府援助的兒童人數從 1987 年的 16,200 人激增至 2007 年的 561,569 人,增加了 35 倍。在同一時期,因癌症到智力遲鈍等所有其他疾病需要政府援助的兒童人數從 728,110 人下降到 559,448 人。

*現在有 350 萬美國兒童正在服用利他林和類似的 ADHD 藥物,而 1970 年代末只有大約 15 萬人。這相當於每 23 名 4 至 17 歲的兒童中就有一人服用。美國兒童消耗的 ADHD藥物是世界其他地區兒童總和的三倍。惠特克引用的一項由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所資助的研究得出結論,ADHD 的長期藥物治療與症狀的增加而不是減少有關。

*自從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 (SSRI) 百憂解於 1980 年代後期推出以來,接受 SSRI 和其他抗抑鬱藥治療的兒童人數猛增。2002 年的一項研究估計,每 40 名 18 歲或以下的兒童中就有一人服用抗抑鬱藥。惠特克引用了大量研究表明,雖然抗抑鬱藥可以為某些兒童提供短期緩解,但從長遠來看,它們充其量是無效的,最壞的情況是有害的。接受抗抑鬱藥治療的兒童可能會出現從焦慮和失眠到完全躁狂和精神病等副作用。

*兒科精神病學中最令人震驚的趨勢是雙相情感障礙診斷的激增,而就在幾十年前,雙相情感障礙還幾乎被視為一種完全的成人疾病。自 1995 年以來,被診斷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兒童人數增加了 40 多倍,達到約 80 萬人。惠特克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這種流行病至少部分可能是由興奮劑(用於 ADHD)和抗抑鬱藥的消費增加所驅動的。這些藥物會引發兒童的躁狂發作,然後是遲鈍,然後他們會被重新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

*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的兒童會接受藥物治療——尤其是通常為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開具的抗精神病藥物——這些藥物具有嚴重的生理和精神副作用,包括肥胖、糖尿病和不自主震顫。現在有超過 50 萬兒童(包括不到兩歲的嬰兒!)正在服用抗精神病藥物。這個趨勢,《紐約時報》去年報道,受到了抗精神病藥物製造商的積極推動,抗精神病藥物已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藥物類別。

您肯定不會感到驚訝,TeenScreen 的發起人與製藥行業有聯絡。該專案由哥倫比亞大學兒童精神病學教授大衛·謝弗設計,據一個監督組織稱(我應該補充一下,該組織與科學教無關),他曾擔任葛蘭素史克和其他精神藥物製造商的付費顧問。TeenScreen 的執行董事勞裡·弗林此前曾領導全國精神疾病聯盟,該組織遊說改善精神疾病的護理。在弗林的領導下和她離開後,NAMI 都因其與精神藥物製造商的密切聯絡而受到批評。根據《紐約時報》2009 年的一項調查,NAMI 約四分之三的捐款來自制藥公司。

與其他精神病干預計劃相比,TeenScreen 是微妙的。一些精神科醫生提倡給那些被認為有精神分裂症“風險”的年輕人用藥——因為他們表現出精神不穩定的跡象和/或有精神分裂症親屬。幾項關於這種“早期干預”方法的試驗產生了不確定的結果,並且最近在澳大利亞取消了一項擬議的試驗,此前批評者抱怨說,風險遠遠超過了任何潛在的好處。

一家澳大利亞報紙報道,澳大利亞計劃估計耗資 4 億美元,將用抗精神病藥物思瑞康治療青少年。該藥物的製造商阿斯利康最近支付了 6.47 億美元,以解決一項美國訴訟,該訴訟聲稱該公司未能充分披露將思瑞康與糖尿病聯絡起來的證據。之前的研究表明,預測精神分裂症的假陽性率超過 80%。我希望澳大利亞計劃的取消預示著人們將反對在全球範圍內過度用藥於年輕人。

精神疾病對兒童和成人都是毀滅性的,藥物治療如果使用明智且謹慎,可以提供幫助。但顯然,我們目前治療精神紊亂年輕人的方法已經崩潰。讓我用惠特克最後的話來總結:“二十年前,我們的社會開始定期給兒童和青少年開精神藥物,現在每 15 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成年後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這以最悲慘的方式證明,我們以藥物為基礎的護理模式弊大於利。”

圖片由維基共享資源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