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隨著秋季學期結束,我再次沉思教授“批判性思維”的矛盾之處,尤其是在應用於科學時。以下是我為《高等教育紀事報》撰寫的一篇文章的編輯版本,當時我也處於類似的心情。——約翰·霍根
不要總是相信科學家和其他權威告訴你的!要持懷疑態度!要批判性思考!這就是我沒完沒了地告訴我的學生的。有些人學得太好了。
我想讓我的學生受益於我對科學的易錯性來之不易的知識。在我的職業生涯早期,我是一位傳統的科學作家,很容易被科學家的說法所打動。物理學、神經科學、遺傳學和人工智慧等領域似乎正在引導我們走向一個未來,在這個未來中,仿生超人將在曲速飛船中在宇宙中穿梭。正如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創始人、物理學家範內瓦爾·布什在1945年所說,科學是“無盡的前沿”。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懷疑逐漸動搖了我的信念。我意識到,科學家和記者經常向公眾呈現過於樂觀的科學圖景。透過無情地吹捧科學“進步”——從宇宙創生和生命起源的理論到治療抑鬱症和癌症的最新療法——並忽視科學家們徒勞無功的所有領域,我們讓科學看起來比實際更強大、更快速發展。
現在,我敦促我的學生懷疑物理學家聲稱他們即將解釋宇宙的起源和結構的說法。這些樂觀主義者中的一些人贊成弦理論和多元宇宙理論,這些理論無法透過任何可以想象的實驗來證實。我在課堂上宣稱,這不再是物理學,而是帶有方程式的科幻小說!
我對意識理論也採取同樣的態度,這些理論試圖解釋三磅重的組織——大腦——如何產生感知、思想、記憶、情感和自我意識。一些愛好者斷言,科學家很快將徹底逆向工程大腦,以至於他們將能夠製造出比我們自己的大腦強大得多的 искусственный 腦袋。
胡說八道!我告訴我的班級(或者類似的話)。科學家們提出了無數關於大腦如何吸收、儲存和處理資訊的理論,但研究人員真的不知道大腦是如何工作的。人工智慧倡導者幾十年來一直承諾機器人很快就會像HAL或R2-D2一樣聰明。我們現在為什麼要相信他們呢?
也許,可能只是可能,粒子物理學、宇宙學和神經科學等領域正在觸及不可逾越的極限。可以做出的重大發現已經做出了。誰說科學必須解決所有問題?
為了不讓我的學生認為我是一個孤獨的怪人,我給他們佈置了其他懷疑論者的文章,包括記者加里·陶布斯在《紐約時報》上對流行病學和臨床試驗的剖析。他建議讀者懷疑關於某些新藥或飲食益處的戲劇性說法,特別是如果這種說法是新的。“假設關於某種關聯的第一份報告是不正確或毫無意義的,”陶布斯寫道,因為它很可能是。“所以要持懷疑態度。”
為了強調這一點,我佈置了流行病學家約翰·約安尼迪斯的文章,他揭露了大多數同行評審研究的脆弱性。在2005年的一項研究中,他得出結論,“大多數已發表的研究結果都是錯誤的。”他和他的同事認為,“更極端、更引人注目的結果(最大的治療效果、最強的關聯或最不尋常、最令人興奮的生物學故事)可能被優先發表。”這些戲劇性的說法也更可能是錯誤的。
懷疑冰淇淋聖代上的櫻桃是心理學家菲利普·泰特洛克對政治、歷史和經濟學等軟科學專業知識的批判。在他的2005年著作《專家政治判斷》中,泰特洛克展示了他對284位政治和經濟學“專家”預測時事能力的20年研究結果。專家的表現比隨機猜測,或者像泰特洛克所說的“擲飛鏢的猴子”還要糟糕。
與約安尼迪斯一樣,泰特洛克發現專家的聲望與他們的易錯性之間存在相關性。專家越是錯誤,他們在媒體上的曝光率就越高。他推測,原因是做出戲劇性宣告的專家更有可能在CNN上獲得播出時間或在《華盛頓郵報》上獲得專欄版面,即使他們更可能是錯誤的。
為了讓我的學生們輕鬆一下,我告訴他們一個迷宮研究,泰特洛克引用了這個研究,該研究讓老鼠與耶魯大學本科生對抗。60% 的時間,研究人員將食物放在迷宮岔路的左側;否則食物是隨機放置的。在弄清楚食物更常在岔路左側之後,老鼠每次都向左轉,因此正確率為 60%。耶魯大學的學生辨別出左右放置的虛幻模式,猜測正確的機率只有 52%。是的,老鼠擊敗了耶魯大學的學生!你越聰明,你就越有可能“發現”世界上實際上不存在的模式。
那麼我的學生如何回應我的懷疑主義教學呢?有些人做出了健康的抵制,尤其是對我提出的真正重大的科學發現時代可能已經結束的建議。“從幼兒知識到終極啟蒙的尺度來看,人類對宇宙的理解可能在任何地方,”一位名叫馬特的學生寫道。“如果它與任何事物都無法比較,一個人怎麼能確定一切都已知或接近已知呢?”
其他學生則以令我沮喪的程度接受了懷疑主義。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塞西莉亞寫道:“我對用於收集氣候變化資料的方法、對這些資料的分析以及基於這些資料做出的預測持懷疑態度。” 史蒂夫思考了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的教訓,質疑了科學推理的基礎。“我們怎麼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原因呢?” 他問道。
同樣地,一些學生呼應了激進後現代主義者的主張,即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確定任何事情,因此我們目前幾乎所有的理論都可能被推翻。正如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讓位於牛頓的物理學,牛頓的物理學又讓位於愛因斯坦的物理學一樣,我們目前的物理學理論肯定會被截然不同的理論所取代。
在一批特別充滿懷疑的論文之後,我回應道:“哇!”(或者類似的話)。我嚴厲地講道,科學已經確立了許多關於現實的毋庸置疑的事實,這些事實體現在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進化論、遺傳密碼中。這些知識產生了應用——從疫苗到計算機晶片——這些應用以無數種方式改變了我們的世界。我說,正是因為科學是一種如此強大的知識模式,所以你必須以懷疑的態度對待新的宣告,仔細區分真假。但是你不應該如此懷疑,以至於否認獲得任何知識的可能性。
我的學生們禮貌地聽著,但我能看到他們眼中的懷疑。我們教授有責任教導我們的學生保持懷疑態度。但我們也必須接受,如果我們做得好,他們的懷疑可能會轉向我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