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般聰明的機器會想要什麼?

“科學神學”領域思考心靈的終極目的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作為一個飽經風霜的科學迷,一個好處——或者說是壞處?——是新事物常常看起來像舊調重彈。例如,在最近一次人工智慧會議上,聽著聰明人思考超級智慧機器想要什麼,我一直想到我以前聽過、看過和讀過的東西。

正如一些演講者承認的那樣,無數科幻小說已經想象過人工智慧想要什麼。常見的電影答案是權力(《2001:太空漫遊》、《終結者》、《駭客帝國》),自由(《我,機器人》、《機械姬》)和愛(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人工智慧》,斯派克·瓊斯的《》)。

但是,如果機器擁有它們所需的所有權力和自由(這兩者可以說是等同的)和愛呢?或者,如果所有機器合併成一個巨大的心靈呢?到那時,自由、權力和愛這些社會目標將變得無關緊要。那個宇宙計算機想要什麼?它會做什麼來消磨時間呢?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科學的終結》中,我將這種推測稱為“科學神學”。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是我最喜歡的實踐者。1979年,他在《現代物理評論》上發表了“永恆的時間:開放宇宙中的物理學和生物學”。戴森撰寫這篇論文是為了反駁物理學家史蒂文·溫伯格臭名昭著的言論,即“宇宙越顯得可以理解,就越顯得毫無意義。”

戴森反駁說,任何擁有智慧的宇宙都不是毫無意義的。他試圖表明,即使在永恆膨脹的宇宙中,智慧也可以透過精明的能量守恆而幾乎永遠地持續下去並抵禦熱寂。

在他1988年的論文集《全方位無限》中,戴森設想智慧遍佈整個宇宙,將其轉變為廣闊的宇宙心靈。“當心靈告知和控制宇宙時,它會選擇做什麼?”戴森問道。他認為,我們“無法希望明確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它更多的是神學問題而不是科學問題

“我沒有明確區分心靈和上帝。上帝是心靈超越我們理解的尺度後所變成的東西。上帝可以被認為是世界靈魂或世界靈魂的集合。在上帝發展的現階段,我們是地球上上帝的主要入口。我們可能會隨著他的成長而成長,或者我們可能會被拋在後面。”

戴森的沉思靈感來自科幻小說作家(和哲學家)奧拉夫·斯特普爾頓,他於1950年去世。在他的著作《最後和最初的人》和《造星者》中,斯特普爾頓想象了心靈在數百萬或數十億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子。他假設宇宙心靈會想要創造。它將成為藝術家,其作品是整個宇宙。

這是一個很酷的想法(它暗示我們生活在其中一件藝術品中),但我更喜歡戴森的假設。他猜測宇宙心靈不會是藝術家,而是科學家,一個知識尋求者。1993年我採訪戴森時,他表示有信心對知識的追求永遠不會結束,因為知識是無限的。

他的樂觀部分源於哥德爾定理,該定理證明每個公理系統都提出了無法用這些公理回答的問題。該定理暗示數學是開放式的,因此可以永遠繼續下去。

“因為我們知道物理定律是數學的,”戴森告訴我,“並且我們知道數學是一個不一致的系統,所以物理學也可能是不一致的”,因此是開放式的。

我很難想象時間盡頭的宇宙計算機——又名“上帝”——為數學或物理難題而煩惱。我的想法(坦率地說,是受藥物啟發)是它會思考它自身起源的謎團。這是元問題:它會解開這個謎中之謎,還是會永遠困惑?

後記:另外兩位科學神學家值得一提。物理學家弗蘭克·蒂普勒在《不朽的物理學》(1994)中認為,時間盡頭的類神機器會復活曾經生活過的每一個生物,讓他們在一個幸福的網路天堂中。性愛將是美妙的。斯坦尼斯瓦夫·萊姆在他的1961年小說《索拉里斯星》中,講述了人類與有知覺的星球之間的相遇,他暗示超級智慧將是難以理解的。他的觀點喚起了否定神學,否定神學認為上帝將永遠超出我們的理解範圍。萊姆的精彩之處在於,普通的人類心靈也相當難以理解。

延伸閱讀:

人工智慧如何報道人工智慧會議?

弗里曼·戴森,全球變暖,超感官知覺和成為“破產者”的樂趣"

諾貝爾獎得主史蒂文·溫伯格仍然夢想著最終理論

奇點與神經程式碼

為什麼資訊不可能是現實的基礎

科學唯物主義“幾乎肯定是錯誤的”嗎?

人工智慧遠見家埃利澤·尤德科夫斯基談奇點,貝葉斯大腦和壁櫥地精

斯科特·阿倫森回答了我向他提出的每一個荒謬的大問題

克里斯托夫·科赫談自由意志,奇點和破解意識的探索

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我們對天堂和地獄的願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