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建議腦植入可能幫助夫妻解決分歧。誠然,這是一個激烈的解決方案,更不用說用於直接、腦對腦的無線網路通訊的植入物尚不存在。因此,在情人節來臨之際,這裡有一個對夫妻來說侵入性較小的選擇:一起觀看浪漫電影。我從《紐約時報》健康專欄作家塔拉·帕克-波普那裡得到了這個想法,她最近報道了羅切斯特大學的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好萊塢製作的傷感的愛情電影實際上可以幫助鞏固現實世界中的關係。”
研究人員將 174 對訂婚或新婚夫婦分為四組。一組接受了側重於衝突解決的諮詢;第二組接受了培養同理心的諮詢;第三組觀看了浪漫電影(例如:《愛情故事》、《母女情深》、《戀戀筆記本》、《約會之夜》、《她有了寶寶》)並按照研究人員提出的指南討論了這些電影;第四組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在三年後,研究人員在《諮詢與臨床心理學雜誌》上報告稱,自行處理的夫婦中有 24% 的人分居或離婚。其他三組的夫婦表現要好得多;每組只有 11% 的夫婦分手或離婚。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的未來。
這項研究的真正目的是比較兩種諮詢方法。電影選項被作為一種對照組納入;研究人員預計,充其量,它只會對“關係質量產生輕微的改善”,正如帕克-波普所說。“令他們驚訝的是,”她補充道,“在減少離婚和分居方面,電影干預與兩種已建立的治療方法的效果一樣好。”
我驚訝於研究人員感到驚訝。他們剛剛再次肯定了臭名昭著的“渡渡鳥判決”,該判決最初由心理學家索爾·羅森茨維格於1936 年提出。在檢查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競爭療法的研究後,羅森茨維格得出結論,所有療法彼此之間效果大致相同。“渡渡鳥判決”指的是路易斯·卡羅爾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一個情節,其中渡渡鳥在觀看愛麗絲和其他角色繞著島嶼賽跑後,驚呼:“每個人都贏了,而且所有人都必須有獎品!”
儘管一些研究與“渡渡鳥判決”相悖,但許多其他研究證實了它,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樣。“渡渡鳥判決”的含義是,心理治療之所以起作用——當它們起作用時——是因為利用了安慰劑效應,即我們對改善的希望變成自我實現的趨勢。
“渡渡鳥判決”以及羅切斯特大學研究的一個積極含義是,如果您正在尋求心理安慰,您無需依賴專業治療師的昂貴諮詢。如果您認為做某事會讓您感覺更好——或改善您與他人的關係——那麼很有可能會這樣,無論這意味著在樹林里長跑、向聖母瑪利亞祈禱、練習超覺靜坐,還是與愛人一起觀看 1970 年的催淚片《愛情故事》,並討論愛是否真的意味著永遠不必說對不起。*
*附言:我重寫了最後一段,試圖使其更樂觀,為了回應一位親人的批評,即我不應該在情人節這麼消極。
插圖由維基共享資源提供,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Love_stor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