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上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我論證說,記者和其他非科學家 有權,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有責任質疑科學專家的權威;畢竟,“即使是最負盛名的機構中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也常常會提出事後證明是錯誤或誇大的說法。”
我的帖子批評了一篇專欄文章,該文章中記者克里斯·穆尼認為,非科學家應該服從科學專家的權威。為了支援他的立場,穆尼引用了英國社會學家哈里·柯林斯最近對科學專業知識的辯護。
在思考對我的帖子的激烈反應時,我也在為英國華威大學的 另一位英國社會學家史蒂夫·富勒 訪問我的學校斯蒂文斯理工學院做準備。富勒將談論超人類主義,這是他在最近的書中探討過的主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發現和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富勒還寫了很多關於科學和技術研究(STS)的文章。翻閱他 2006 年出版的著作《科學與技術研究哲學》,我偶然發現了一段話——改編自 1998 年的一篇文章——這段話捍衛了 STS 學者經常對科學採取的批判立場。這段話讀起來像是對我最近專欄文章的評論
“對於我們社會稱為‘科學’的活動,似乎沒有什麼獨特‘理性’、‘客觀’或‘以真理為導向’的東西。請不要誤會:這並不是說科學家不如其他人類理性;相反,他們並不比其他人更理性。STS 研究人員普遍認為普通人具有相當大的智慧。
“科學的力量似乎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一是科學獨特的社會組織,它能夠集中進行團隊合作和批評,如今在全球範圍內以相當多的物質資源進行。二是協調一致的政治努力,將科學研究成果應用於社會的各個方面。最後是科學家繼續控制著他們歷史的講述方式。過去的偏差和失敗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被隱藏起來,從而產生了一種在人類事務中原本不存在的‘進步’的粉飾過的景象。
“當然,這些是有爭議的主張,在某種意義上‘揭開了’科學的‘神秘面紗’。但它們的目的是鼓勵科學家在他們的宣告中更加謙虛,以便公眾不會被過度推銷科學可以做的事情。近年來,科學未能達到其自身製造的期望,可能比 STS 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對科學的社會地位造成了更大的損害。”
假設富勒仍然堅持這種立場,他在質疑科學家的理性方面比我走得更遠。否則,我同意他的觀點,尤其是他呼籲科學家“在他們的宣告中更加謙虛”。我期待著星期三與富勒進一步討論這些問題。歡迎您參加他的講座,講座是免費向公眾開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