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怪異和疏離

一本關於迷幻藥的新書傳達了它們顛覆性的、疏遠的怪異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剛剛讀完陶林的新書《旅行:迷幻藥、疏離和改變》,我對此有一些話要說。我是陶林的粉絲。他在2013年寄給我他的小說《臺北》時首次引起我的注意,書中提到了《科學的終結》中一個迷幻的場景。

臺北》是一部輕度虛構的回憶錄,詳細描述了一位年輕作家對毒品的消費,包括興奮劑、鎮靜劑、海洛因、大麻和少量的迷幻藥,有時是所有這些的組合。陶林的寫作風格是冷淡的超現實主義,非常敏銳,以至於他讓其他小說和非小說作品看起來很虛假。

即使在他幽默的時候,陶林也是陰鬱的,但他描述世界、他人以及他思想和情感的漩渦時,那種精確度令人振奮。他就像嗑藥後的美國版挪威回憶錄作家/小說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我的奮鬥》的作者。陶林也讓我想起傑克·凱魯亞克,他在《在路上》《達摩流浪者》中拼命追逐頓悟,試圖逃離他被折磨的自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當我讀完《臺北》時,我開始擔心這位作者,他似乎處於一種絕望的狀態。顯然陶林也很擔心。《旅行》講述了他如何透過沉浸在迷幻藥先驅特倫斯·麥肯納的著作和線上演講中,將自己從“殭屍般和抑鬱”的狀態中拉出來。

麥肯納是我最喜歡的思想家之一。我在1999年採訪了他,不到一年後,腦瘤奪走了他的生命,我在《理性神秘主義》中用了一章專門寫他。麥肯納是一位反哲學哲學家,一位反大師的大師,一位強調語言侷限性的作家。麥肯納讓陶林相信,生命充滿了意義,儘管這些意義難以或不可能表達。

在麥肯納的啟發下,陶林減少了興奮劑和鎮靜劑的攝入,並服用了更多的迷幻藥,特別是蘑菇、LSD、DMT和鼠尾草。他開始寫一本名為《超越存在主義》的書,這本書最終變成了《旅行》。在解釋他寫這本書的原因時,陶林說

對我來說,世界仍然是一個糟糕的地方,值得我過去所稱的所有負面屬性。但現在我感激地確信,它也是令人敬畏的、令人興奮的怪異和複雜的神奇,一個充滿容易獲得的奇蹟和普遍存在的、可探索的、可感知的神秘的地方。我想解釋為什麼。

陶林的書於去年五月出版,但被邁克爾·波倫關於迷幻藥的暢銷書《改變你的想法》所掩蓋。我喜歡波倫的書,我在這裡評論過,但波倫試圖馴服迷幻藥,使其更容易被主流受眾接受。陶林更公正地對待了迷幻藥的可怕、狂喜、不可預測和顛覆性的本質。

我喜歡告訴那些有志成為科學作家的作者,這種型別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玩弄形式,實驗,不要只是模仿專業人士。如果有抱負的人要求提供實驗性科學寫作的例子,我會推薦《旅行》。這本書從極其坦誠的自傳到傳記(關於麥肯納)到調查性新聞報道(關於殺蟲劑對天然存在的DMT以及我們的精神福祉的影響)到基於採訪的新聞報道到哲學思辨再到關於DMT和鼠尾草影響的第一人稱敘述,內容變化多端。

你永遠不會忘記你是在陶林的腦袋裡。他很容易產生妄想症,懷疑給他提供DMT的女人實際上是不是告密者。一個問題浮現在腦海。妄想症、藥物引起的幻想(我們在其中成為陰謀的焦點)與世界上的偉大宗教(它們瘋狂地堅持認為整個宇宙都是為了我們的利益而構想的)之間有什麼區別?

這本書以一段意識流式的敘述結尾,講述了陶林與麥肯納的前妻和兒子的會面,在其中陶林焦慮地思考如何將這些材料融入他的書中。陶林引發我們思考,你想用這個表達什麼?你的重點是什麼?

重點是破壞陶林剛剛給我們的敘述,即在麥肯納的幫助下,陶林開始理清頭緒。重點是記錄普通生活中隨機的、唯我論的怪異,這與傳統的敘事方式背道而馳。即使你沒有迷幻,生活也是一次迷幻之旅,它是怪異的

這也是麥肯納的資訊。他在1999年告訴我:“我的職能主要是教學,首先是試圖教導人們,世界是一個非常非常奇怪的地方。然後,你對此有什麼反應呢?你會成為一名科學教徒嗎?你會回到你的愛爾蘭天主教根源嗎?對於發現世界真的是完全奇怪的,你有什麼反應呢?”

迷幻藥讓我們直面一個大問題:什麼是現實?當我們看到事物的真實面目時,我們看到了什麼?縱觀歷史,佛陀和其他主流神秘主義者向我們保證,一切都是一體的,一切都應該如此,一切都真的、真的很好。事物之間所有明顯的差異都是虛幻的。你就是那個,等等等等。終極現實,上帝,無論你想怎麼稱呼它,都是完美的,你是它的一部分,所以放鬆點。

放屁,麥肯納和陶林說。他們拒絕了令人安慰的合一教義,即終極現實是超越幸福的海洋。他們在幻覺中瞥見的是奇異的、無法解釋的。這就是我在我最大的迷幻之旅中發現的,陶林在《臺北》中提到的那次。即使是上帝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怪異之路與合一之路截然不同。如果你感受到合一,你會感受到與萬物和他人的幸福、愛的聯絡。 如果你感受到怪異,你可能會瞪大眼睛感到驚奇,但你也會感到疏遠、隔閡,甚至與自己疏遠。

陶林的作品甚至比他的老師麥肯納的作品更具顛覆性。 陶林的預設狀態是疏離,與合一對立。他試圖透過迷幻藥逃離他的疏離感,但他只是轉移到更復雜的疏離感。疏離不是一個容易忍受的狀態。但是,如果你沒有感到疏離,至少在某些時候,你就沒有注意到。

延伸閱讀:

怪異是我新書《身心問題:科學、主觀性與我們是誰》的主要主題,該書可在mindbodyproblems.com上免費線上閱讀。另請參閱我最近與俄羅斯作家/藝術家尼基塔·彼得羅夫在meaningoflife.tv上進行的對話“身心問題與迷幻故事”,其中我提到了陶林的新書。

怪異的怪異

是的,讓迷幻藥合法化,但不要忘記風險

元帖子:霍根釋出關於迷幻藥的文章

理性神秘主義:在啟蒙探索中,靈性與科學相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