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個月我發帖有點多,所以我的月度“精彩內容”帖子會簡短一些。(檢視上個月的候選文章此處。)以下是三篇文章,由聰明、見多識廣的作者就重要議題提出富有啟發性的觀點。
“轉型:是否有可能在不殺死癌細胞的情況下控制癌症?”,作者:傑羅姆·格魯普曼,《紐約客》,2014年9月15日。格魯普曼是一位醫生,也是哈佛大學的教授,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醫學記者。他描述了治療癌症的新型方法,這些方法涉及對癌細胞進行基因重程式設計,而不是像傳統療法那樣殺死它們。格魯普曼難以掩飾他的興奮,他指出對這些療法的研究“為科學家在治癒癌症方面取得進展帶來了希望”,但他負責任地提到了過去令人失望的教訓。(另請參閱我最近的文章,“抱歉,但到目前為止,抗癌戰爭已經失敗。”)
“你的電腦無法知道什麼”,作者:約翰·塞爾,《紐約書評》,2014年10月9日。這位脾氣暴躁、固執、直率但又不知何故充滿魅力的哲學家塞爾駁斥了兩本書,這兩本書分別聲稱“現實由資訊組成”,以及超智慧計算機“很可能崛起並摧毀我們所有人”。塞爾令人信服地論證說,這兩本書“對意識、計算、資訊、認知和許多其他現象之間的關係存在誤解”。(另請參閱我對塞爾著名的中文房間實驗的評論,對萬物皆資訊迷因的評論,以及對奇點的評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為什麼希望在75歲去世”,作者:以西結·伊曼紐爾,《大西洋月刊》,2014年9月17日。我的父親90歲了,仍然熱愛生活,如果我能保持像他一樣健康,我也會很樂意活到那麼久。儘管如此,我還是被伊曼紐爾(一位57歲的醫生和醫療保健權威人士)關於活到80歲及以上弊端的這篇文章所困擾和感動。他的許多揭示性統計資料之一指出,患有殘疾的美國老年人的比例正在急劇上升。在延長生命的同時,現代醫學往往也在延長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