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認知是否被高估了?

科學家和哲學家懷疑古老的說法,即認真審視自己和他人能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蘇格拉底在他臨終的床上認為,審視自己和他人會讓你更快樂、更有美德。 現代哲學家和專注于思想和道德的科學家對此說法表示懷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東西方思想傳統的公理是,審視自己和整個人類會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也就是說,更好、更快樂、更明智。 正如蘇格拉底在 2400 年前所說:“審視自己和他人是最大的善。”

這種假設,我稱之為蘇格拉底原則,支撐著廣泛的意識形態,從佛教、儒家思想和斯多葛主義到精神分析、認知行為主義和進化心理學。 它也是心理治療冥想人文學科課程的基本原理。

自我審視帶來自我認知,這使你更道德,因此更快樂,因為根據蘇格拉底的說法,善良意味著快樂。 深入、持續的探究甚至可能幫助你達到被稱為開悟的至高智慧境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蘇格拉底原則是正確的,那麼身心問題(包括思想、道德、意義和人類狀況的其他方面)的專家應該特別有美德和寧靜,因為他們的知識特別淵博。 對嗎?

但是,我為一本關於身心問題的書採訪過的科學家和人文學科學者對這一說法表示懷疑,至少當它適用於他們自己和他們領域中的其他人時是這樣。 以意識哲學家大衛·查爾默斯為例,我去年與他交談過

“我不確定我在哲學上的思考方式與我的生活方式之間有多麼深入的整合,”查爾默斯說。“我很想說,‘這就是我對意識的洞察如何改變了我的生活。’……我基本上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而不一定在實踐層面進行反思。”

查爾默斯認為,專業和個人之間的這種脫節是哲學家的典型特徵,即使是那些關注道德問題的哲學家也是如此。 他向我提到了哲學家埃裡克·施維茨格貝爾和約書亞·拉斯特的研究,該研究表明,倫理哲學家並非特別合乎倫理。

近十年來,施維茨格貝爾和拉斯特將倫理學家的自我報告和觀察到的行為與其他學者的行為進行了比較。 行為包括投票、與母親保持聯絡、吃肉、器官和血液捐獻、對學生電子郵件的響應、慈善捐贈以及在別人講課時說話。

施維茨格貝爾和拉斯特在2014 年的一篇論文中得出結論,倫理學家的行為與“其他教授的行為“沒有區別”。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思考這些發現,施維茨格貝爾似乎對自己和他的同事感到失望。 他指出,蘇格拉底和其他古代聖賢認為,“研究倫理學的主要目的是自我完善”,並且“哲學家應該根據他們的行為而不是言語來評判”。

相比之下,施維茨格貝爾認為,許多現代哲學家認為倫理學不是生活的指南,而是一系列“抽象問題”,與“日常生活無關”。 如果倫理學家在他們的個人生活中利用他們的訓練,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證明在道德上可疑的行為是正當的。 施維茨格貝爾承認,我們“擅長合理化和找藉口”。 換句話說,倫理學家是詭辯家,就像律師一樣。

施維茨格貝爾-拉斯特研究的主要弱點在於它將倫理學家與其他學者進行了比較。 我想看到將人類狀況專家與外行人(如機械師、消防員、工程師、銀行家、芭蕾舞演員、籃球運動員、整形外科醫生和記者)進行比較。

正如我們應該詢問經濟學家是否比平均水平更富有,醫生是否更健康一樣,我們也應該調查身心專家——包括科學家、精神衛生工作者和人文學科學者——是否更快樂、更友善。

此類研究可能表明,身心專家並不特別擅長管理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他們甚至可能更糟,因為他們一開始就更麻煩。 這對於流行的觀點,即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比我們其他人更糟糕”是一種常見的解釋,正如《今日心理學》曾經指出的那樣。 (考慮到這一說法的含義,應該更徹底地調查它。)

正如我在上面提到的,查爾默斯和我最近與之交談過的其他身心問題專家似乎對蘇格拉底原則持懷疑態度。 以下是一些其他回應

迪爾德麗·麥克洛斯基,經濟學家

迪爾德麗·麥克洛斯基是經濟學、歷史和哲學教授,她自稱為“一位來自波士頓的中西部女性,曾經是男性,具有文學、定量、後現代、自由市場、進步的聖公會教徒的特點。”

我問她,正如古希臘人所相信的那樣,知識分子的生活是否會讓你更有美德。 “我只是不認為有很多證據支援它,”她回答說。“我認識無知的人,他們是聖人。 我也認識博學的人,他們是魔鬼。”

她指出,黨衛軍(納粹政權最可怕的工具之一)的軍官中“驚人地高比例”的人擁有人文學科的高階學位。 麥克洛斯基補充說,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戲劇化地展現了這種諷刺意味。 在一個場景中,一名逮捕家中猶太人的德國軍官坐在他們的鋼琴旁,彈奏了一首“美妙的莫扎特樂曲”。

歐文·弗拉納根,哲學家

歐文·弗拉納根是一位專門研究思想、道德和意義的哲學家。 我問他,哲學家或其他專業的真理追尋者是否比其他人更快樂或更有美德。

在我完成問題之前,弗拉納根就開始搖頭。 “絕對不是,”他說。“學者——哲學家,我們暫且這麼說——比普通人更不成形。 我的意思是,我們開玩笑說學者的自閉症潛力很高。”

弗拉納根笑了笑。 “你如何區分哲學家和數學家? 哲學家是在和你說話時看著你的鞋子的人。” 當我感到困惑時,弗拉納根解釋說,數學家在和你說話時看著自己的鞋子。

弗拉納根(具有高超的社交技巧)曾讚賞地撰寫關於佛教和其他東方傳統的文章。 我問他是否相信開悟,一種至高無上的幸福和道德完美的境界。 “不,”他說,好像我問他是否相信大腳怪。

克里斯托夫·科赫,神經科學家

克里斯托夫·科赫是一位神經科學家,他負責艾倫腦科學研究所,並且是意識方面的權威(請參閱我們的問答)。 他說,瞭解大腦和思維的工作方式不一定會讓你更有自制力。 “你擁有更抽象的自我知識,”他解釋說。 “這對於自我管理來說是必要的,但還不夠。 你必須內化知識。 它如何應用於我?”

更有知識通常意味著你更擅長自我欺騙。 “你有這些不同的衝動,你很難控制它們,你會以某種方式合理化這一點,因為你非常聰明。”

科赫說,生活——而不是科學知識——讓他成為一個更好、更快樂的人。 艱難的經歷幫助你“瞭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但他承認,即使在婚姻破裂時,他一直都很幸福。 “我從未經歷過抑鬱症,”他說。

我懷疑這些專家對專業知識的個人益處是否謙虛。 他們的懷疑似乎是真誠的,並且似乎被關於弗洛伊德的虛偽、詹姆斯的焦慮、榮格的精神病、維特根斯坦的怪異、海德格爾的法西斯主義的熟悉故事所證實。

但是我們不應該僅僅基於意見和軼事就否定蘇格拉底原則。 我們需要對人類狀況專業知識的影響進行嚴格的研究。 以下是我預測此類研究將顯示的結果

長期研究思想、道德和人生意義可能對某些人產生積極和消極的影響。 它幫助一些專家變得更善良、更滿足,同時也使另一些人更加焦慮或傲慢。

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專業知識並不會顯著改變氣質。 如果你 20 歲時是一個痛苦的混蛋,那麼即使你接受過哲學、精神分析或神經科學的訓練,你 40 歲或 60 歲時仍然會是這樣。 如果你像克里斯托夫·科赫一樣天生樂觀,那麼深入研究人類狀況不會讓你感到不悅。

如果經驗測試證偽了蘇格拉底原則,像我這樣的人文學科教授是否應該停止告訴學生“未經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 讓我更廣泛地提出這個問題:如果深入研究人類狀況不能使我們成為更好的人,或產生明確的答案,那又何必呢?

附錄:請參閱我的後續文章:關於自我認知是否被高估的再思考

延伸閱讀:

哲學的意義是什麼?,第 1 部分(提示:不是發現真理)

哲學的意義是什麼?,第 3 部分——也許它應該堅持倫理

為什麼要學習人文學科?

我關於解決“人生意義問題”和減少全球衝突的適度建議

為什麼弗洛伊德仍然沒有過時

為什麼我不喜歡佛教

元冥想:懷疑論者冥想冥想

身心問題、科學倒退和“巫”"

來自意識研究沙漠的報道,第 1 部分

元帖子:霍根釋出關於大腦和思想科學的文章

元帖子:霍根釋出關於抗抑鬱藥、腦植入物、迷幻藥、冥想和其他精神疾病療法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