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百無聊賴的上帝隨手寫下的“輕快詩”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去年春天,我對《無中生有的宇宙》(自由出版社,2012年)提出了嚴厲的評價,物理學家勞倫斯·克勞斯在書中提出,物理學家最終、可能、也許、算是回答了所有問題的問題:為什麼存在著存在,而不是虛無?我加上這些限定詞是因為克勞斯在回覆我的帖子時評論說:“我沒有做出任何明確的宣告……當人們聲稱我做出這樣的宣告時,我會感到冒犯。” 然而,克勞斯大概並沒有被他自己書的後記冒犯,生物學家、宗教抨擊者理查德·道金斯在後記中宣稱:“即使是神學家的最後一張王牌,‘為什麼存在著存在,而不是虛無?’,當你讀到這些頁時,也會在你眼前萎縮。” 這對我來說聽起來相當明確。

在我的帖子中,我讚揚了一本即將出版的關於同一主題的書,記者吉姆·霍爾特的《世界為何存在?》(W.W.諾頓出版社,2012年)。霍爾特的書終於出版了,我剛剛為加拿大主要報紙《環球郵報》寫了書評。以下是我書評的修改版

1981年,在一次我稱之為內在遊歷的過程中,我弄明白了現實的謎題。上帝——如果真有上帝的話——被他自身存在的浩瀚所淹沒,以至於他創造了我們這個怪異而奇妙的宇宙來分散注意力。我曾在幾本書提到過這個假設,但沒人把它當回事。我也不確定我自己是否當真。但我確實認真對待我喜歡稱之為“問題”的問題:為什麼存在著存在,而不是虛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吉姆·霍爾特是一位專門研究科學、哲學和數學的記者,他和我一樣對“問題”著迷。他的痴迷可以追溯到 1970 年代早期,當時他還是弗吉尼亞州鄉村的一名“想成為叛逆高中生”的學生。他在家鄉圖書館裡鑽研“看起來令人印象深刻的大部頭”哲學著作,偶然發現了一部海德格爾的作品,該作品提出了霍爾特稱之為“超級終極為什麼問題”的問題。

“問題”從此一直困擾著霍爾特。他閱讀了他能找到的關於這個問題的各種資料,包括神學家、哲學家、數學家和科學家的著作,從柏拉圖和斯賓諾莎到哥德爾和愛因斯坦。在過去的十年左右,霍爾特還找到了並採訪了許多在世的“問題”思考者,並將他的調查和思考提煉成了一本精彩的書。

霍爾特將“問題”思考者分為樂觀主義者(他們相信“問題”將會得到解答)、悲觀主義者(他們心存疑慮)和拒絕主義者(他們認為“問題”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偽問題)。在霍爾特書中一個特別有趣的部分,他前往匹茲堡,與哲學家阿道夫·格倫鮑姆對質,霍爾特將格倫鮑姆描述為“偉大的拒絕主義者”和“丹尼·德維託和愛德華·G·羅賓遜的八十歲結合體”。格倫鮑姆堅持認為世界的存在“完全不足為奇”,而我發現這種觀點,嗯,完全令人震驚。

另一個色彩鮮明的人物是思想豐富的俄羅斯物理學家安德烈·林德,他幫助普及了我們的宇宙只是永無止境的“多元宇宙”中的一個的概念。林德半開玩笑地向霍爾特吐露了他的懷疑,即一個平行宇宙中的“物理學家駭客”在實驗室實驗中炮製了我們的宇宙。林德認為,這種假設可以解釋現實“遠非完美”這一事實。林德等人還推測,時空可能是量子機率的必然結果;量子骰子擲得足夠多次,遲早會從虛空中彈出一個完整的宇宙。

當然,量子力學不能像上帝一樣作為最終解釋。正如諾貝爾獎獲得者史蒂文·溫伯格向霍爾特指出的那樣,如果你將存在歸因於物理定律,你仍然必須問,為什麼定律是這樣的,而不是其他的方式?“我認為我們永遠註定要感受到這種神秘感,”溫伯格沮喪地說。(我很高興霍爾特在他的關於溫伯格的部分引用了我在《科學的終結》中對他的描述,稱他為“一個身材高大、舉止莊重的精靈”。)

霍爾特善於輕鬆地對待沉重的話題,他並不假裝他或任何其他人對“問題”有明確的答案。作為一本關於笑話哲學的書的作者,霍爾特的預設風格是聰明、幽默、諷刺。但他也可以是辛酸的——例如,當回憶起他母親去世時,他的母親在一家臨終關懷醫院因癌症去世,霍爾特握著她的手。畢竟,死亡使我們對不存在的思考變得過於個人化。

如果我們永遠無法回答“問題”,那麼思考它的意義何在?對我來說,我懷疑對霍爾特來說也是如此,意義在於提醒我們這個世界是多麼的奇怪、不可思議,甚至是奇蹟。偏愛一個答案勝過另一個答案——或者,更確切地說,聲稱一個答案比另一個答案更真實,甚至可能是絕對真實的——在我看來是一種範疇錯誤,類似於爭論艾米莉·狄金森比威廉·布萊克或詹姆斯·喬伊斯——或者聖經——更真實。即使是對“問題”最科學的回應,用數學語言寫成的,也應該被視為藝術創作,想象力的作品,應該根據它們對我們的感動程度來判斷。

毫無疑問,為了認識到這個真理,霍爾特找到了小說家約翰·厄普代克,他對“問題”的即興思考至少與霍爾特審問的那些專業邏輯學家和經驗主義者一樣深刻。厄普代克(他於 2009 年去世,就在與霍爾特會面一年後)說,也許上帝出於無聊而創造了宇宙,只是為了打發時間,“幾乎就像一首輕快詩”。這還不錯。但我仍然更喜歡我自己的假設,因為它暗示上帝,如果他存在,也像我們一樣被“問題”所困擾。

後記:安大略省敦達斯的一位讀者最近寄給我一首他寫的詩,探討了與上面帖子相同的主題。

存在或虛無

作者:布萊恩·格里夫斯-2008年4月1日

存在或虛無,我真的不知道

存在或虛無,我很久以前就明白了

有些人聲稱,他們知道真相

但他們缺乏邏輯,也缺乏證據

要求提供事實,他們什麼也拿不出來

存在或虛無,我真的不知道

存在或虛無,我疑惑了很久

存在或虛無,無需糾結

五五開,所以選擇感覺更好的那個

兩者之一,真的無關緊要

存在帶來慰藉,但感覺不強烈

我相信存在,但我可能是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