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在這個部落格上對很多事情高談闊論。就在最近幾個月,我還喋喋不休地談論了自我意識、宗譜焦慮、科學中的多元主義和數學、精神病學和腫瘤學的缺陷。但我開始認為,除了氣候變化之外,寫任何其他事情都是毫無意義的,不負責任的。泰坦尼克號上的乘客在他們的船沉沒時,是否閒聊弗洛伊德?
我女兒的看法比我還要悲觀。她有一顆社會正義戰士的靈魂,但她擔心,在我們能夠帶來有意義的社會變革之前,氣候變化就會摧毀文明。當我問我的學生他們是否和我的女兒有相同的看法時,許多人舉起了手,所有人都顯得不安。
我知道他們的感受。氣候末日就像死亡。它越是逼近,我就越不想去想它。自從去年12月以來,我就沒有寫過這個話題,而且當時只是粗略地表達了絕望。然而,最近,我努力去正視全球變暖。一個推動力是格蕾塔·通貝里和其他年輕活動家的抗議活動。另一個是記者大衛·華萊士-威爾斯撰寫的《不可居住的地球:變暖後的生活》,這是我讀過的關於我們潛在地獄般未來的最引人入勝的書。這是一個真正的恐怖故事,但矛盾的是,它讓我對未來感到更加充滿希望。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華萊士-威爾斯以文學才華描繪了厄運。但讓他特別有說服力的是,他很晚才接觸到氣候變化這個話題,而且是勉強的。他從來都不是特別環保的人。他喜歡肉,不喜歡露營。他更關心人類而不是“自然”,不管那是什麼。他曾經對“環境左派”持懷疑態度,但在幾年前深入研究氣候變化後,他感到害怕。“危言聳聽者”是一個貶義詞,但華萊士-威爾斯欣然接受它。“我很驚慌,”他說,“我們也應該如此。“情況比你想象的更糟糕,糟糕得多。”
早些時候,華萊士-威爾斯列舉了我們用來淡化氣候變化的各種神話:“財富可以成為抵禦變暖蹂躪的盾牌;燃燒化石燃料是持續經濟增長的代價;增長以及產生增長的技術將使我們能夠透過工程技術擺脫環境災難;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沒有任何與這種威脅的規模或範圍相似的例子,可以讓我們有信心去面對它。”
華萊士-威爾斯用殘酷的事實駁斥了這些和其他謊言。2.5億年前,二氧化碳的激增引發了二疊紀大滅絕,“最終導致地球上除了一小部分生命以外的所有生命都死亡”。我們現在向大氣中排放碳的速度比引發那場古老災難的火山爆發快十倍。儘管化石燃料時代開始於兩個世紀前,但我們一半以上的碳排放發生在過去的三十年裡,那時詹姆斯·漢森和其他科學家開始警告我們的行為的後果。
我們的排放已經造成了破壞。自1980年以來,每年的風暴增加了一倍,沿海洪水增加了三倍,危及生命的熱浪增加了五十倍。僅在過去十年裡,南極冰的融化速度就增加了兩倍。多達21億人已經缺乏安全的飲用水,而且短缺情況日益嚴重。情況會變得更糟,這取決於我們。
華萊士-威爾斯說,要讓地球在不久的將來真正變得不適合居住,需要“糟糕的選擇和糟糕的運氣的驚人巧合”。但是,“如果未來三十年的工業活動軌跡與過去三十年相同,那麼到本世紀末,整個地區將按照我們今天的任何標準都變得不適合居住”。即使“大幅減少”排放,到本世紀末,氣溫可能也會上升2攝氏度,海平面也會上升2米。
華萊士-威爾斯將壞訊息塞進了題為“熱死”、“飢餓”、“溺水”、“野火”、“垂死的海洋”、“無法呼吸的空氣”、“經濟崩潰”和“氣候衝突”的章節中。“氣候衝突”探討了移民和其他氣候後果可能會引發爭奪水和其他資源的戰爭的可能性。我曾批判性地寫過關於這個預言的文章,我擔心這個預言可能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但華萊士-威爾斯的分析給我的感覺是非常可信的。
他強調,戰爭會加劇稀缺,反之亦然。這只是許多可能加劇氣候變化影響的負面反饋效應之一。其他效應包括冰蓋的縮小,這使得兩極變暗,從而更容易吸收熱量;永久凍土的融化,這可能會釋放出凍結的甲烷;以及森林的燃燒。“氣溫升高,”華萊士-威爾斯寫道,“意味著更多的森林火災,意味著更少的樹木,意味著更少的碳吸收,意味著大氣中更多的碳,意味著一個更熱的地球——如此等等。”
考慮到美國和其他地方政治的分裂狀態,絕望是可以理解的。華萊士-威爾斯指出,我們正在“退縮到民族主義的角落,並逃避集體責任”,而這恰恰是我們最需要全球合作的時候。但他指出,他和妻子剛剛有了一個孩子,他拒絕“氣候虛無主義”。氣候變化本身的規模應該令人感到鼓舞。“如果人類對這個問題負有責任,”他寫道,“他們就必須有能力解決它。”他堅稱,我們擁有拯救自己所需的所有工具,包括技術和政治工具。我們只需要使用它們的意願。
這種能幹的言論讓我想起了1963年的一篇演講,其中約翰·肯尼迪總統設想了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肯尼迪總統宣稱,“我們的問題是人為造成的,因此它們可以由人類解決”。這讓我想到了我充滿希望的願景。在過去的十年裡,我寫的關於戰爭的文章比關於氣候變化的文章要多得多,因為我認為“戰爭是我們最緊迫的問題”。在讀完《不可居住的地球》後,我想修改這個說法。我現在認為戰爭和氣候變化同樣緊迫。
它們也是相互交織的,不僅僅是因為變暖可能會引發資源戰爭。正如反戰組織世界超越戰爭所指出的那樣,全世界每年在武器和軍隊上花費約2萬億美元,而這筆錢本可以大大用於應對氣候變化。美國佔了這筆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並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創新者、製造商和經銷商。美國軍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化石燃料消費國。
我希望看到像比爾·麥基本和內奧米·克萊因這樣的綠色活動家以及像伯尼·桑德斯和亞歷山大·奧卡西奧-科爾特斯這樣的政治家更多地承認這些聯絡。透過呼籲減少軍事開支以及化石燃料排放,他們可能會催化一個強大的、
進一步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