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一直在試圖想出一些關於桑迪颶風的說法,但這些說法還沒有被斷言和質疑以及再次斷言等等。所以我認為我應該談談核電站在風暴中的表現。
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那樣,我所在家鄉以及整個紐約的環保主義者希望永久關閉印第安角核電站,他們認為該核電站可能成為“哈德遜河上的福島”,正如環保組織“河流守護者”所說。類似的擔憂導致德國和其他國家計劃逐步淘汰核能。桑迪颶風對印第安角核電站(距離我家不到10英里)以及東北部人口稠密地區的其他核電站的安全性構成了一次重大考驗。那麼,核電站的表現如何呢?
以下是核能研究所(一個行業組織)總結的事實。桑迪颶風襲擊了從北卡羅來納州到佛蒙特州的 34 個反應堆。其中,7 個在風暴前因加油或檢查而關閉;24 個在整個風暴期間持續發電(儘管在某些情況下發電量減少);3 個在風暴期間因水位過高或電網出現異常而關閉。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中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核管理委員會還對新澤西州萊西鎮的牡蠣溪核電站釋出了“警報”,該核電站因加油而關閉,原因是該設施的水位過高。印第安角 3 號反應堆是因電網問題而關閉的反應堆之一。另一個印第安角反應堆在整個風暴期間全功率執行。
不同的觀察者以不同的方式解讀了這些事實。核能研究所所長馬文·費特爾說:“桑迪颶風再次證明了核能設施的堅固結構,這些設施的建造目的是為了承受超出每個地區歷史記錄的極端洪水和颶風。”
“‘弗蘭肯風暴’僅在受影響的核電站造成輕微的異常,”比爾·斯威特在IEEE Spectrum(一本工程雜誌)中寫道。“總而言之,安全和保護系統似乎都按預期工作,”斯威特總結道。
另一方面,前核工業高管、後來的批評家阿尼·岡德森在廣播節目“現在民主”中辯稱,牡蠣溪核電站的潮汐湧浪距離淹沒該電站的冷卻泵僅有六英寸的距離,而這些冷卻泵是防止燃料棒過熱所必需的。岡德森辯稱,全球變暖對核電站的安全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牡蠣溪事件就像千年一遇的洪水,而它發生了,”岡德森說。他補充說,“我們需要重新評估這些核電站是否能夠承受”全球變暖帶來的日益增長的風險。
斯坦福大學政治學家菲利普·利普西和他的兩位同事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類似的評估。他們說,桑迪颶風“重要地提醒人們,美國東海岸有幾座地勢較低的核電站,對洪水淹沒的防護措施極少。特別是隨著氣候變化增加了極端天氣的可能性,這種對公共安全的隱患應該得到補救。”
接下來,我查看了羅德·亞當斯(Rod Adams)的部落格,他是一位核能倡導者和前核潛艇軍官,他在福島事件後幫助緩解了我對核能的擔憂。正如預期的那樣,亞當斯聲稱桑迪颶風證明了核能的安全性,並且他表示希望在桑迪颶風之後,更多人將核電站視為資產而不是威脅。更出乎意料的是,亞當斯暗示這些核電站在桑迪颶風期間的表現可能更好,畢竟有三個反應堆在風暴期間停止執行。
亞當斯解釋說:“由於各種原因”,美國核反應堆“如果場外電力或冷卻水進水出現問題,通常必須關閉。我從可靠的訊息來源獲悉,今天構思的至少某些系統包括使它們更具彈性的設計選擇,使其能夠繼續發電,即使在會使我們較舊的反應堆跳閘的事件中也是如此。”這是核能批評者和支持者之間一個重要的匯合點。雙方都認為可以並且應該採取措施,使核能更安全、更可靠。
因此,以下是我從桑迪颶風中得出的教訓。全球變暖正在增加像桑迪颶風這樣的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機率和破壞性。(我不再認為有必要對這種說法進行爭論了。)面對這種威脅,我們最不應該做的就是放棄核能。如果有什麼的話,我們需要更多的核能,而不是更少,來遏制全球變暖。但是,我們還必須採取更多措施來確保反應堆能夠安全地度過未來的“弗蘭肯風暴”。
地圖顯示了邁克爾·米瑟(Michael Meuser),mapcruzin.com繪製的桑迪颶風路徑中的核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