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不僅僅聰明,它們還是愛開玩笑的傢伙

鴉科動物的聰明才智最近成為了新聞。我最喜歡的兩位科學作家莎倫·貝格利和詹姆斯·戈爾曼描述了紐西蘭研究人員在《PLOS One》上報告的各種實驗——在這些實驗中,烏鴉模仿了伊索古代寓言“烏鴉與水罐”中的英雄。透過將物體投入裝水容器中,烏鴉提高了水位 [...]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鴉科動物的聰明才智最近成為了新聞。我最喜歡的兩位科學作家,莎倫·貝格利詹姆斯·戈爾曼,描述了各種實驗—紐西蘭研究人員在PLOS One上報告--在這些實驗中,烏鴉模仿了伊索古代寓言“烏鴉與水罐”中的英雄。透過將物體投入裝水容器中,烏鴉提高了水位,以便它們能夠抓取漂浮的食物。大多數人類兒童直到五歲或更大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我曾經和一個女人結婚,她會在將受傷和成為孤兒的鳥類放回野外之前照顧它們,所以我對烏鴉的智力和幽默感有第一手的經驗。例如,喬治,一個孤兒,是我的前妻蘇西十幾年前夏天撫養長大的。

在喬治掌握了室內飛行後,蘇西把他放到了外面。像她養大的許多鳥類一樣,他喜歡他的家人,所以他在附近待了一段時間。喬治很調皮,就像鴉科動物通常那樣。如果我在外面,比如說在剪草坪,喬治喜歡直接朝我的臉飛來,並在我畏縮的時候在最後一秒轉向飛走。如果我坐在俯瞰我們草坪的平臺上,看報紙或吃午飯,喬治會突然衝下來啄我的食物或報紙,以此來取樂。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有一天我在屋子裡,聽到外面傳來吵鬧聲。我下樓,發現蘇西和我們的兩個孩子——八歲的麥克和七歲的斯凱——在我們後院的大鳥籠外轉來轉去。籠子是一個立方體,每邊長八英尺,由木頭和雞絲網製成。

籠子有一個門,外面有一個螺栓閂。麥克和斯凱經常為了好玩而把對方鎖在籠子裡。麥克和斯凱聲稱,當喬治在他們身後關上門並把他們鎖在裡面時,他們正在籠子裡玩耍。蘇西聽到麥克和斯凱的喊叫聲,剛剛開啟門把他們放了出來。

當蘇西、麥克和斯凱告訴我這個故事時,喬治站在草地上看著我們,歪著頭,看起來很得意。

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這個故事難以置信,尤其是我妻子和孩子們喜歡捉弄我。所以我把蘇西、麥克和斯凱送到大約30英尺遠的平臺上。然後我進了籠子。我背對著門和喬治,片刻後我聽到翅膀拍打的聲音。我及時轉過身,看到喬治飛到門中間,門是我留了一條縫的。他用爪子鉤住門閂正下方的雞絲網,拍打翅膀直到門緩緩關上,然後用喙滑動門閂,把我鎖在裡面。然後,我發誓,喬治笑了。

正如貝格利所說,烏鴉的認知天賦提出了關於智力進化的問題,“並表明對因果關係的理解進化得相當早”。

與喬治和其他烏鴉相處也讓我對幽默的進化感到好奇。幽默是趨同進化的一個例子嗎?趨同進化是指一種特質在不同的譜系中獨立進化?如果是這樣,幽默是拱肩(spandrel)嗎?拱肩是智力的非適應性副作用,還是最初服務於某種繁殖目的?

哲學家大衛·羅滕伯格曾暗示,鳥類鳴叫不僅僅是為了吸引配偶,也是為了好玩。也許烏鴉捉弄其他生物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米洛·溫特於1919年為《烏鴉與水罐》繪製的插圖,來自維基共享資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The_Crow_and_the_Pitcher_-_Project_Gutenberg_etext_19994.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