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讀到的和看到的有趣的東西

這是我的每月專題 “近期讀到的有趣的東西” 的第三期。(第一期和第二期在這裡。)本月我稱之為“近期讀到和看到的有趣的東西”,這樣我可以加入一部電影和一個藝術展覽。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是我的每月專題 “近期讀到的有趣的東西” 的第三期。(第一期和第二期在這裡。)本月我稱之為“近期讀到和看到的有趣的東西”,這樣我可以加入一部電影和一個藝術展覽。正如我上個月在加入小說時所說:這是我的部落格,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奇妙的糖寶寶”,卡拉·沃克的一個藝術展覽。

上週末我的女朋友說我們必須乘地鐵去布魯克林,當她解釋原因時,我有點走神,這是我的習慣,只聽到幾個令人費解的詞:“工廠”、“獅身人面像”、“糖”。但我還是順從地跟著她去了——結果被震撼了。展覽在一個古老的布魯克林地標,多米諾糖廠舉行,該工廠在19世紀後期是美國最大的煉糖廠。這座古老的工廠毗鄰東河,從上到下都覆蓋著巨大的、呈黑褐色的糖蜜狀殘留物。你漫步經過真人大小的黑色男孩雕塑——用琥珀色的糖製成——他們拖著籃子,然後你抬頭看到一個巨大的、閃閃發光的白色雕塑,超過35英尺長。這是一個典型的黑人女奴形象,像獅身人面像一樣蹲伏著,戴著頭巾,全部用精製糖製成。由藝術家卡拉·沃克創作的“奇妙的糖寶寶”是對食糖貿易與奴隸制——以及虛擬奴隸制——歷史聯絡的尖銳評論,但它也令人驚歎地美麗。我們在我的學校,史蒂文斯理工學院,有一個新興的科學和技術研究(STS)專案,該專案探索科技的文化、經濟、政治、歷史背景。“糖寶寶”比一書架的STS論文更能說明工業化——甚至字面上最甜蜜的商品生產——是如何長期以來與殘酷的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和勞動力剝削交織在一起的。沃克作品的全名是“細微之處,或奇妙的糖寶寶,向那些為提煉我們的甜蜜口味,從甘蔗田到新世界的廚房,付出無償和過度勞動的工匠致敬,值此多米諾煉糖廠拆除之際。” 如果你住在紐約附近,你一定要去看這個展覽,它將於7月7日閉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觀點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斯派克·瓊斯編劇和導演的電影

自從去年上映以來,我就一直聽到人們談論,我終於在電視上看到了它。我不記得有哪部電影比它更讓我感動、著迷和引發思考。比奇點大師雷·庫茲韋爾的所有著作更能直觀地體現人工智慧改變我們生活的潛力。(請參閱我對他的其中一篇評論這裡。)它也是一個關於任何兩個時代任何兩個生物之間孤獨、愛情和心碎的令人心碎又有趣的故事。我甚至比瓊斯的怪誕電影《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更喜歡,後者是我一直以來最喜歡的電影之一。

你失去理智了嗎?”,邁克爾·金斯利,《紐約客》,2014年4月28日。

超級評論員金斯利在20年前,43歲時被診斷出患有帕金森病,在這篇文章中,他向我們更新了他的健康狀況——尤其是他的精神健康。事實證明,帕金森病不僅僅是一種運動障礙;它還對記憶力、決策能力和其他認知成分產生深遠的影響。根據測試,金斯利顯示出“認知弱點”的跡象,但許多讀者在閱讀這篇聰明而幽默的文章後可能會想:“我們都應該擁有像金斯利一樣‘虛弱’的頭腦。” 讀他的文章,我突然想到,幽默可以說是我們最偉大的認知天賦。臨床醫生能衡量我們開玩笑和識別他人幽默的能力嗎?

記憶如何說話”,傑羅姆·格魯普曼,《紐約書評》,2014年5月22日

格魯普曼是一群傑出的作家之一——其中還包括奧利弗·薩克斯、瑪西婭·安吉爾、弗里曼·戴森、史蒂文·溫伯格、H·艾倫·奧爾、理查德·萊溫頓、科林·麥金——他們為紐約書評撰寫科學文章。在這篇文章中,哈佛大學醫學教授格魯普曼評論了五本關於記憶及其障礙的書籍,特別是阿爾茨海默病。格魯普曼指出,儘管科學取得了無數進步,但記憶仍然非常神秘。我最喜歡這篇文章的是格魯普曼的框架。他以對記憶的平凡而又“奇妙”的功績的反思開頭和結尾,這些功績支撐著我們醒著的每一刻。

記者與殺人犯,珍妮特·馬爾科姆著,Vintage Books,1990年。

“每個不太愚蠢或自負到足以注意到正在發生的事情的記者都知道,他所做的事情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腳的。” 這是珍妮特·馬爾科姆對傑弗裡·麥克唐納訴訟案的著名開場白,麥克唐納被判犯有謀殺妻子和兩個孩子的罪行,起訴他的傳記作者喬·麥金尼斯,麥克唐納指控他背叛了他。1990年,當馬爾科姆的書在紐約客上連載時,我就讀過這本書,並在紐約時報和其他地方引起了有趣的抱怨。這本書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影響了我1996年出版的《科學的終結》一書中對科學家的刻畫方式。最近有人給了我一本,我又讀了一遍。這本書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事實上,這次我更喜歡它了。像馬爾科姆的所有作品一樣,《記者與殺人犯》探討了真理的難以捉摸的、“構建的”本質,她的見解不僅適用於新聞業,也適用於包括科學在內的所有知識模式。馬爾科姆是那些真正會寫作的罕見後現代主義者之一。每個記者——事實上,每個從事知識生產行業的人——都應該讀讀馬爾科姆的書,即使他們愚蠢而自負,或者尤其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