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能拯救我們嗎?

一本新書認為冥想可以使我們個人和全球受益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最初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的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是超級評論員羅伯特·賴特的的朋友和粉絲。我們都痴迷於同樣荒謬的宏大問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上帝存在嗎?人性是什麼?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受生物學的約束?我們還有希望嗎?在《道德動物》、《非零博弈》和《上帝的進化》中,賴特以如此清晰、自信的智慧探索了這些謎題,以至於很難找出他的錯誤之處。但我努力迎接挑戰。

《為何佛教是真:冥想與開悟的科學與哲學》剛剛登上暢銷書榜,是賴特最具雄心的著作。在進化心理學(他的智識燈塔)和佛教的指導下,他對人類的弊病進行了診斷,並開出了治療方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們容易產生過度的情緒,如慾望、恐懼和憤怒,以及自我欺騙,這些都是自然選擇灌輸給我們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冥想來克服這些有害的傾向,冥想可以幫助我們洞察和控制自己。正如賴特在《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冥想療法》中所說,冥想“被證明是應對我們進化史遺留給我們的焦慮和慾望的最佳方法之一”。

他認為,冥想可能幫助我們達到至高的平靜和洞察力的狀態,即所謂的開悟。如果足夠多的人冥想,我們也許可以克服導致戰爭和其他有害行為的部落主義。“我認為,世界的救贖可以透過培養平靜、清晰的頭腦和它們帶來的智慧來獲得,”賴特宣稱。斜體字為後加。

賴特和我剛剛在他的線上討論平臺Bloggingheads.tv上就這個論點進行了辯論。以下是我在我們的對話中提出的一些擔憂,其中一些我在之前的帖子中提到過(見“延伸閱讀”)。

*冥想並沒有那麼有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循證實踐中心2014年的一項綜述審查了17801篇關於冥想心理治療益處的論文,發現41項相對高質量的研究涉及2993名受試者。該綜述得出結論,冥想計劃“減少了心理壓力的多個負面維度”。但益處是低到中度的,並且沒有證據表明冥想計劃“優於它們所比較的任何特定療法”,包括運動、肌肉放鬆和認知行為療法。

*冥想在道德上是中立的。賴特認為冥想讓你變得更好。但你可以透過冥想成為更有效的企業掠奪者。縱觀歷史,戰士們在戰鬥前都會冥想或祈禱,以便更有效地戰鬥。今天,許多美國士兵接受正念冥想訓練,這大概會幫助他們更好地感受執行美國暴力政策。此外,令人不安的是,許多冥想老師的行為更像反社會者而不是聖人。[見“附錄”。]

*開悟是個壞主意。 開悟也稱為解脫、覺醒或涅槃,是一種你洞察事物虛幻本質的狀態,你會感覺非常好。賴特對這個概念過於輕信。人們太渴望開悟了,以至於很容易受到不擇手段的冥想老師的虐待。即使被視為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開悟的概念也弊大於利,應該被拋棄。

*我們不需要冥想來實現世界和平。 賴特認為,正念可以帶來一場“元認知革命”,幫助我們克服我們暴力的部落傾向,這種傾向常常最終演變成戰爭。但要結束戰爭,我們不需要冥想並認識到事物的無形性。我們需要認識到戰爭是愚蠢和錯誤的,並採取措施消除它。我擔心,當知識分子呼籲一場能夠帶來世界和平的“革命”時,他們會使世界和平顯得更加遙不可及。

*從我們的救世主手中拯救我們。 人類從根本上存在缺陷,需要被拯救——無論是被佛陀、摩西、基督、穆罕默德、馬克思還是L·羅恩·賀伯特——這種觀念弊大於利。我們應該徹底摒棄生活是一個問題,並且存在一個唯一正確解決方案的觀點。

挑刺就到此為止。讓我強調一下,我喜歡《為何佛教是真》這本書,即使我不同意其中的觀點。我特別喜歡賴特將他對佛教教義(如空性)的哲學沉思與他對自己冥想經歷的生動描述交織在一起。我猜他的書將成為現代西方求道者理解佛教的首選,正如《道德動物》仍然是理解進化心理學的首選一樣。鮑勃,由於他的正念練習,不再關心這些世俗的事情了,但我希望他的書能在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很長時間。

附錄: 越來越多的證據與冥想讓你變得更好的說法相矛盾。《心理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瑜伽和冥想並不能使自我平靜下來,而是會增強自我提升。”與此同時,薩姜·米龐仁波切是一位冥想老師,也是國際佛教組織香巴拉的負責人,他剛剛辭去了該職位,此前他被指控性行為不端。他的父親,香巴拉的創始人秋陽創巴,行為也很惡劣。另見我最近的帖子《冥想能讓我們變得更好嗎?》。

延伸閱讀:

元冥想:懷疑論者對冥想的冥想

為何我不喜歡佛教.

進化有“更高的目的”嗎?

關於超覺靜坐和其他形式冥想的研究很糟糕.

所有邪教,都像所有心理療法一樣,利用安慰劑效應嗎?

網路療法、安慰劑和渡渡鳥效應:為什麼心理療法永遠不會變得更好.

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我們對天堂和地獄的幻想?

我解決“生命意義問題”和減少全球衝突的適度建議.

理性神秘主義:在尋求啟迪的道路上,靈性與科學相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