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意識的超簡單非量子理論

一位昏昏欲睡的哲學家引發了關於意識如何永恆存在的思考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心靈和物質哪個更根本? 你可能會認為,在我們這個極端物質主義的時代,這場辯論應該已經塵埃落定。但令人驚訝的是,仍然有很多哲學家和科學家反對心靈只是物質的副產品的觀點。貝爾納多·卡斯特魯普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位計算機工程師,也是幾本書的作者,包括《為什麼唯物主義是胡說八道》。

在《量子異常是否應該讓我們重新思考現實?》一文中,該文最近由《大眾科學》發表,卡斯特魯普認為,量子力學——以及認知科學,後者表明心靈構建而非被動地反映現實——削弱了物理世界獨立於我們的觀察而存在的假設。他呼籲建立一種新的正規化,使心靈成為“我們觀察周圍世界時所感知到的本質——認知上也是物理上的”。

在推特上,物理學家肖恩·卡羅爾抨擊卡斯特魯普的“關於量子力學的糟糕文章”,而科學記者邁克爾·莫耶稱其為“巫術”。 這有點苛刻。卡斯特魯普對量子力學的解釋讓我想起了偉大的物理學家約翰·惠勒的解釋。 幾十年前,惠勒指出了量子力學和資訊理論之間深刻的共鳴。 電子的行為就像粒子或波,取決於我們如何詢問它。 類似地,資訊理論認為,所有資訊都可以簡化為“二進位制單位”,或位元,即對是或否問題的答案。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惠勒提出,物理學應該用資訊理論來重新定義,他用“位元生萬物”這個短語概括了這個想法。 他在 1989 年提出,“每一個‘物’——每一個粒子,每一個力場,甚至時空連續體本身——都完全地——即使在某些情況下是間接地——從儀器引發的對是或否問題的答案、二進位制選擇、位元中獲得其功能、其意義、其存在的全部意義。” 惠勒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參與式宇宙”中,它從意識和物理現實、主觀和客觀領域的相互作用中產生。

科學家和哲學家已經提出了許多其他挑戰嚴格唯物主義的假設。 它們包括“有組織的客觀還原”,這是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和麻醉學家斯圖爾特·哈梅羅夫發明的一種量子意識理論;整合資訊理論,它暗示意識瀰漫宇宙,並受到神經科學家克里斯托夫·科赫的吹捧;現實即模擬假設,尼爾·德格拉斯·泰森津津樂道於此;以及人擇原理,肖恩·卡羅爾也支援它

我曾批評過這些想法,指責倡導者自戀,將人類的品質——意識——投射到整個宇宙中。 我諷刺地稱這種觀點為新地心說(這仍然沒有“巫術”那麼糟糕)。 但我理解為什麼即使是非宗教人士也會對硬核唯物主義感到反感,後者將意識描繪成一種偶然出現的副現象。 如果我們是宇宙中唯一真正有意識的生物,而我們滅亡了,宇宙將變得死寂、黑暗、毫無意義。 沒有心靈,物質就毫無意義。

但我想到了一種意識可能永恆存在的方式,即使唯物主義是正確的。 這個想法是在 2015 年秋天我參加紐約大學關於整合資訊理論的研討會時產生的。 在會議即將結束時,我注意到組織者哲學家大衛·查爾默斯在打盹。 那個稱意識為“難題”的人竟然難以保持清醒! [請參閱下文查爾默斯的回應。]

在我的竊笑中,我想起了我和我的女友艾米麗之間反覆發生的對話。 當我們躺在床上看電視節目,比如《權力的遊戲》時,艾米麗會說,你睡著了! 我會生氣地回應,我才沒有! 你在打鼾! 她堅持說。 只有當我無法告訴她上一幕龍做了什麼時,我才不得不承認我實際上睡著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開始拒絕相信她的原因。 每當艾米麗說,你睡著了!,我就會醒來,我的大腦會將我當前的意識與我之前打盹之前的意識拼接在一起。 主觀上,我沒有睡覺的意識,除非我做夢並記得夢。

看著查爾默斯打盹,並反覆思考與艾米麗的這些對話,我對永恆意識的想法就產生了。 我想,如果意識在宇宙中出現過一次,那麼在永恆的歲月中,它肯定會再次出現。 當它再次出現時,也許在某種意義上,這種新的意識會與舊的意識拼接在一起,彷彿中間的黑暗從未存在過。 因此,意識在主觀上是永恆的,即使在客觀上不是。 這個概念可能不如“位元生萬物”、基督教、佛教和其他將心靈視為根本的計劃那樣令人欣慰,但這就是我所擁有的全部。

披露: 兩年前,我和貝爾納多·卡斯特魯普在一次由替代醫學和靈性大亨迪帕克·喬普拉組織的會議上都發了言,那時我認識了他。 我是會議上唯一的懷疑論者(還有邁克爾·舍默)。 卡斯特魯普和我成了朋友,即使我們在現實的本質上存在分歧(以及對喬普拉的看法)。 如果我只與那些與我觀點相同的人交朋友,我就不會有任何朋友了。

查爾默斯的回應: 在我將這篇專欄文章透過電子郵件傳送給大衛·查爾默斯後,他回覆說:“碰巧的是,我和凱爾文·麥奎因最近開發了一種量子意識理論,但我們不得不拒絕它,理由是該理論使得從午睡中醒來變得不可能! 這個想法是,意識狀態永遠無法進入量子疊加態。 這就好像它們 постоянно 被測量,所以它們總是坍縮成確定的狀態。 但現在量子芝諾效應告訴我們,任何 постоянно 被測量的狀態都永遠不會改變。 如果一個人從無意識狀態開始,那麼一旦任何意識的閃光可能即將出現,系統就會坍縮回無意識狀態。 因此,午睡過後,一個人永遠無法恢復意識!”

延伸閱讀

新地心說的興起

為什麼資訊不可能是現實的基礎

身心問題、科學倒退和“巫術”"

整合資訊理論能解釋意識嗎??

斯蒂芬·霍金“新”萬物理論仍然是老一套的垃圾

科學唯物主義“幾乎肯定是錯誤的”嗎??

我在迪帕克·喬普拉會議上的揭穿謬論的謾罵

為什麼我不喜歡佛教

信仰和科學可以共存嗎??

意識是真實的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