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翻閱舊檔案的文章提醒我為何如此 критичен 科學

我即將搬家,因此我正在翻閱我作為科學作家幾十年間積累的檔案,並扔掉那些我(希望)永遠不需要的檔案。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即將搬家,因此我正在翻閱我作為科學作家幾十年間積累的檔案,並扔掉那些我(希望)永遠不需要的檔案。 在對我職業生涯的地層進行考古挖掘的過程中,我再次震驚於所有未能實現其炒作的“突破”和“革命”:弦理論和其他所謂的“萬物理論”、自組織臨界性和其他複雜性理論抗血管生成藥物和其他潛在的“癌症療法”、可以使抑鬱症患者“比健康更好”的藥物、“酒精中毒、同性戀、高智商和精神分裂症的基因”

我於 1983 年從新聞學院畢業,希望讚揚科學進步,但從一開始,現實就阻礙了我的意圖。 我在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一個行業協會)找到了一份工作人員的工作。 我的首批任務之一是介紹傑羅爾德·S·彼得羅夫斯基,他是賴特州立大學的一位生物醫學工程師,他試圖透過使用計算機控制的裝置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刺激肌肉來幫助癱瘓患者行走。

彼得羅夫斯基是 IEEE 備受尊敬的明星,據報道,他的研究使賴特州立大學的癱瘓學生納內特·戴維斯能夠在 1983 年 6 月的畢業典禮上走上舞臺並領取畢業證書。 他的工作受到了包括 BBC、《時代週刊》、《新聞週刊》、《諾瓦》和《60 分鐘》在內的主要媒體的讚揚。 1985 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製作了一部電視電影《第一步》,由賈德·赫希飾演彼得羅夫斯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寫了一篇關於彼得羅夫斯基的吹捧文章——主要基於對他以及他和賴特州立大學提供的材料的採訪——發表在 1983 年 11 月號的 IEEE 月報《研究所》上。 我從未想過要質疑彼得羅夫斯基的說法。 我是誰,一個新手,去質疑他、賴特州立大學和像《60 分鐘》這樣的媒體?

然後,其他生物醫學工程師寫信給我抱怨說,對彼得羅夫斯基工作的報道正在引起癱瘓患者的虛假希望。 起初,我以為這些批評家只是嫉妒彼得羅夫斯基的名聲,但當我調查他們的投訴時,它們似乎有實質內容。

我最終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 1985 年 5 月的《研究所》上,提出了彼得羅夫斯基幫助癱瘓受試者的方法不如他聲稱的有效性的證據。 我最初的 1983 年 11 月的文章(彼得羅夫斯基在發表前批准了該文章)指出,戴維斯在畢業典禮期間在彼得羅夫斯基的陪同下,控制了自己肌肉的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刺激,不需要他的幫助。

實際上,彼得羅夫斯基拿著刺激戴維斯肌肉的裝置,他和另一位教授不得不在儀式期間支撐著戴維斯,因為該裝置發生故障。 戴維斯還告訴我,在她遇到彼得羅夫斯基之前,她已經訓練自己穿著腿部支架站立數小時。 換句話說,她的畢業壯舉不如看起來那麼令人印象深刻。 肌肉刺激方法也並非沒有風險;戴維斯在 1984 年的一次訓練中摔斷了腳踝。

在我的 1985 年的文章中,我認為彼得羅夫斯基的工作提出了超越他案例的問題:“彼得羅夫斯基是否在為他的工作尋求宣傳方面走得太遠,正如他的一些同行所暗示的那樣? 或者他應該因成為有效的溝通者而受到讚揚嗎? 在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問題也在其他研究領域得到呼應)時,也許可以為更廣泛和更重要的問題提供一些答案:工程師和科學家可以做些什麼來向公眾宣傳他們的工作,同時確保它不被曲解?”

這一事件也教會了我一些關於科學新聞報道的教訓,我後來的經歷也加強了這些教訓。 首先,研究人員在被指責為炒作時,喜歡將責任歸咎於媒體。 但媒體炒作通常可以追溯到研究人員自己。

我還了解到, критичен 新聞報道比讚揚性新聞報道更難、更耗時且風險更高。 我 1985 年對彼得羅夫斯基的調查,我為此辛勤工作了幾個月,讓我的編輯非常緊張,以至於他想把它埋在《研究所》的後頁; 我不得不越過他的頭去說服出版商我的文章應該得到頭版待遇。 文章發表後,IEEE 成立了一個小組來調查的不是彼得羅夫斯基,而是我。 小組證實了我的報道的準確性。

從那時起,我一直在努力在讚揚和質疑所謂的科學進步之間找到正確的平衡。 畢竟,我成為一名科學作家是因為我熱愛科學,所以我一直努力不變得過於憤世嫉俗和懷疑研究人員。 我有時擔心我變得過於下意識地 критичен。 但我不斷一遍又一遍地學到的教訓是,如果說有什麼的話,那就是我 критичен 得還不夠。

可以說,過去幾年科學界最大的元故事——也是讓我感到驚訝的故事——是大部分同行評議的科學文獻都腐爛了。 揭露這個巨大問題的先驅是斯坦福大學統計學家約翰·伊奧安尼迪斯,他在 2005 年在PLOS Medicine 上發表的轟動性論文中提出了“當前已發表的大部分研究結果都是錯誤的”的證據。

伊奧安尼迪斯在兩年前的《大眾科學》中討論他的發現時寫道:“近年來,同行評議的科學研究中的假陽性和誇大結果已達到流行病的程度。 這個問題在經濟學、社會科學甚至自然科學中都很猖獗,但在生物醫學中尤為突出。”

在他最近為科學主義辯護的文章中(我在本部落格上批評過),史蒂芬·平克讚揚了科學克服偏見和其他人類缺點以及糾正錯誤的能力。 但伊奧安尼迪斯和其他人的工作表明,這種能力被大大高估了。

《經濟學人》在其最近的封面故事“科學如何出錯”中指出:“學術科學家很容易承認他們經常犯錯。 “但他們也堅持認為,隨著其他科學家試圖進一步推進這項工作,這些錯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糾正。 越來越多的不可靠結果被髮表,但隨後被糾正或撤回的證據使這種備受讚譽的自我糾正能力受到質疑。 正在發表、撰寫和採取行動的科學論文中存在比任何人通常認為或願意相信的更多的錯誤。”

那麼彼得羅夫斯基後來怎麼樣了? 據報道,他於 1987 年離開賴特州立大學,最終去了加利福尼亞州的羅馬琳達大學。 我在網上能找到的唯一一篇提到批評他在賴特州立大學的工作的文章是1985 年的《紐約時報》報道,內容是生物醫學研究人員對電影《第一步》的憤怒反應。 至於納內特·戴維斯,在她 1983 年著名的畢業“行走”之後,她“回到了輪椅”,根據2010 年《代頓每日新聞》的報道。 她現在是一位母親和老師。

附錄:幾位科學家博主對這篇文章發表了評論。 為《紐約客》撰寫部落格的心理學家加里·馬庫斯同意我的觀點,即科學家“有時承諾的比他們能交付的更多”,但批評我沒有報道“解決”科學文獻不穩固性的“大規模、快速增長的運動”。 Neurologica 的神經學家史蒂夫·諾維拉也覺得我“有點太消極了”。 絕大多數科學家和撰寫科學文章的記者——更不用說在大學、以科學為導向的公司和其他機構工作的無數宣傳人員——都以積極的眼光看待科學。 除了我自己的新聞報道缺點外,我相信科學一直受到所有這種積極性的不良影響。

圖片來源:賴特州立大學國家康復工程中心,http://www.wright.edu/~aja.ash/publicity.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