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來自物理還是物理來自資訊?基礎問題研究所第五屆論文競賽公告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發現和塑造當今世界的思想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本週開局真是個好訊息:基礎問題研究所剛剛宣佈了其第五屆論文競賽。 主題是資訊的物理學。 這再及時不過了,而且不僅僅是因為文化潮流。 如今參加物理學會議就像降落在老電視劇《囚徒》中的村莊,每個人都在談論資訊。 資訊理論解釋了熱力學第二定律量子力學的形式主義的大部分內容。 黑洞之所以厲害,不是因為它們摧毀物質本身,而是因為它們摧毀資訊全息原理認為,宇宙儲存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出乎意料地有限,這或許表明空間和時間不是自然界的基本成分,而是從更深層次衍生出來的。 資訊可能比攜帶它的物質事物更基本嗎? 正如物理學家約翰·惠勒 (John Wheeler) 的名言,我們能從“位元”中得到“它”嗎? 這個想法有意義嗎? 資訊總是關於某物的資訊,不是嗎? 有很多問題需要理清。 我預計物理學家和哲學家的名人錄會參加比賽,更不用說帶著挑釁性想法的新聲音了。《大眾科學》是本次比賽的聯合贊助商,實際上,這意味著一位編輯將擔任官方評審團成員,雜誌將考慮發表排名靠前的獲獎作品。 大衛·童 (David Tong) 12 月發表的文章“非量子量子”,就來自第三屆論文競賽“現實是數字的還是模擬的?”。 編輯們現在正在考慮第四屆論文競賽的論文,“我們哪些基本的物理假設是錯誤的?”。 比賽將接受截至 6 月底的參賽作品。 有趣的是,您無需提交論文即可參與。 所有論文都可以線上閱讀、評論和評分。 FQXi 使用社群排名為官方評審團入圍作品,該研究所計劃在 10 月份宣佈獲獎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