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達·蓋弗特的終極現實派對

昨晚我很榮幸參加了阿曼達·蓋弗特的圖書釋出會,慶祝《擅闖愛因斯坦的草坪》的發行。十年前,當我認識蓋弗特時,她大膽地聯絡了《大眾科學》,推銷她的第一個科學故事,後來我帶著欽佩之情關注了她在《新科學家》的職業生涯。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昨晚我很榮幸參加了阿曼達·蓋弗特的圖書釋出會,慶祝《擅闖愛因斯坦的草坪》的發行。十年前,當我認識蓋弗特時,她大膽地聯絡了《大眾科學》,推銷她的第一個科學故事,後來我帶著欽佩之情關注了她在《新科學家》的職業生涯。但是沒有什麼能讓我為這本書做好準備。哇。讀這本書時,我的情緒在沮喪(我們這些其他科學作家怎麼能與之匹敵?)和興奮之間交替。

科學類商業書籍中的傳統假設是科學家可以講述他們的個人故事——因為他們是真正的權威——而科學作家則保持低調。在我的整個職業生涯中,我一直秉持著一個原則,即我自己的發現過程除了我自己之外,對任何人都沒有什麼興趣。但是,蓋弗特的書,就像吉姆·霍爾特的《世界為何存在?》一樣,打破了這種模式,表明非專家的旅程可以和科學家的旅程一樣引人入勝。

她透過自己的方式進入科學會議,幾乎沒有任何正式資歷就開啟了職業生涯,並在智力尋寶活動中從一個想法奔向另一個想法。宇宙暴脹、規範理論、人擇原理、黑洞防火牆:蓋弗特以狂放的熱情講述了現代物理學中最令人興奮的概念。她這樣轉述玻爾在與愛因斯坦的著名辯論中的立場:“當然,量子理論擾亂了現實,但這是你先開始的。”在描述墜入黑洞會是什麼樣子時,她稱墜入的受害者為“倒黴”,而遠處的旁觀者為“安全”。然後,在一個美麗的轉折中,她談到了加速宇宙中的宇宙視界,並得出結論:“我們都倒黴了。”有時很難理解一個主題與下一個主題有什麼關係,但我認為大多數讀者已經閱讀過關於現代物理學的更直白的描述,如果沒有,他們肯定會受到啟發去閱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整本書中,她都受到她與父親(上圖)共同發展的一種獨特的物理現實概念的驅動——這是一系列難以歸類的想法,但基本上是一種本體結構實在論。最後一章拋開了敘事,併為一個激進的關係物理學論證,這種物理學完全依賴於觀察者,以至於沒有任何客觀性存在。不僅世界的許多特徵是視角的產物,而且所有特徵都是如此。我不確定我是否認同。那麼,什麼是真實的呢?為什麼我踢到石頭時腳會疼?蓋弗特沒有解決對結構實在論的哲學反駁。但這幾乎無關緊要。在我看來,她論點的真正意義在於她提出了這個論點。她並沒有假裝自己是新聞空白。她的書是教育理論家所謂的“建構主義”的案例研究:學習不是將酒倒入空瓶子,而是將新知識複雜地融入現有思想。

照片:沃倫和阿曼達·蓋弗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