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7月26日星期四,SciLogs.com,一個新的英語科學部落格網路正式上線。SciLogs.com 是《自然》網路部落格作者的全新家園,是 SciLogs 國際部落格系列的組成部分,該系列已在德語、西班牙語和荷蘭語中存在。為了慶祝 NPG 科學部落格家族的這一新成員,一些 NPG 部落格正在釋出以“開始”為主題的文章。
參與此次跨網路部落格節日的有 nature.com 的 Soapbox Science 部落格、Scitable 的 Student Voices 部落格以及來自 SciLogs.com、SciLogs.de、Scitable 和《大眾科學》部落格網路的博主。加入我們,一起探索對“開始”的多樣化解讀——從幹細胞等科學例子到發表你的第一篇論文等初次體驗。您還可以使用 #BeginScights 標籤在社交媒體上關注和參與對話。
在接受培訓成為一名生物人類學家,專攻女性生殖生態學和生命史理論,或者說是“女性事務”專家 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關於流產的知識。但它不只是流產,而是自然流產。只不過有些人不喜歡“自然流產”這個詞,而是使用宮內死亡(Wood,1994)。或者胎兒丟失。“胎兒丟失”可能是最常見的說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還有妊娠丟失(Holman 和 Wood,2001)。您也可以使用這個術語。哦,或者 a-受孕(a 代表流產),與 l-受孕(l 代表活產)相比(Wood,1994)。
大量胎兒丟失發生在植入之前或臨近植入時。對於其中的許多情況,除非母親因為想要(或不想要)懷孕而透過妊娠測試測量她的 hCG 水平,否則她最多隻會注意到經期延長一兩天,也許經期時間稍長但量較少。大多數發生極早期胎兒丟失的女性永遠不會知道她們曾經懷孕。
因此,胎兒丟失雖然對我的研究很重要,但從文化或情感角度來看,對我來說似乎從來都不是什麼大事。而且有很多種談論它的方式,有很多術語可供選擇。
它們都不夠充分。
* * *
我第一次和別人談論她的流產是在她告訴我她懷孕後一兩週。“我知道傳統做法是等待十二週,但將這麼長時間的秘密保守起來似乎很傻。” 我當時可能二十五歲,仍然對孩子不感興趣,以至於對她想要孩子感到困惑,但仍然為她感到高興。我們在她的汽車的換擋桿上擁抱了一下。
然後,稍後,她分享說胎兒自上次超聲波檢查以來就沒有生長,而且幾乎可以肯定已經死亡。我們再次擁抱,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我從未 выяснить 她是否需要進行刮宮術,還是自然流產。幾天後,我們在當地一家咖啡館開一個重要的會議。她沒有完成一些關鍵的事情。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正確的事情是催促她,表現得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還是給她時間悲傷?我這個混蛋,問了她關於她的工作部分。
她停頓了一下。“我只是感到……迷失了。”
然後她開始哭泣。
我們會議中的第三個人,我們的老闆和朋友,說:“我們不會催促一個剛剛流產的女人。” 於是我們三個人就坐在那家咖啡館裡,在試圖忍住眼淚的尷尬的半沉默中。我們誰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
* * *
幾年後,我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非常不同的人,不再對想要孩子的想法感到困惑。我喜歡嬰兒的氣味和感覺。我想在我的肚子裡孕育一個嬰兒。謝天謝地,在稍加幫助後,我懷孕了。
植入後不久,我經歷了大約一週幾乎持續不斷的經期痙攣。我感覺自己隨時都會來月經,幾乎每天都在家半工作,恐慌自己即將流產。在與我的護士的後續通話中,她告訴我痙攣實際上是健康妊娠的正常現象,而且我的 hCG 濃度——這是胎兒傳送給母親以告知她其存在的訊號——非常高。在那一週的第無數次,我像個嬰兒一樣哭了。
在妊娠早期剩下的時間裡,我一直噁心到幾乎吃不下東西。我瘦了六磅,這對於像我這樣的大胃王來說是聞所未聞的。然而,儘管我感覺很糟糕,但我珍惜每一秒的噁心,因為我知道這意味著胎兒很可能還活著並且茁壯成長。
據我所知,我從未流產過。
流產仍然讓我感到恐懼。
* * *
有一個婦女懷了雙胞胎,直到其中一個停止生長。有一個婦女直到她懷孕二十週後才告訴任何人,因為害怕為似乎能保住的那個孩子帶來厄運。還有一些婦女對此聳聳肩,眼角泛起淚光,即使她試圖微笑,肩膀也垮了下來。
妊娠的開始,如果你想懷孕,那是一個喜悅的時刻,但也充滿了緊張。新懷孕的婦女收到的大部分建議都與否認有關:不喝咖啡因,不喝酒,不吃生魚或生牛奶或金槍魚或箭魚或熟食肉或未洗的水果或蔬菜。不要清理貓砂。不要讓你的心率過高。不要舉重物。不要體重增加太多,或太少。
當然,不要有壓力。它會傷害嬰兒。
影響胎兒丟失的大部分因素可能不受母親控制,這意味著它們與上述任何因素都無關。據我們所知,遺傳異常佔極早期胎兒丟失的大部分。這些胚胎可能無法正常發育為胎兒。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身體可能會拒絕發育不良的胚胎,或者胚胎本身 просто 無法生長。但這是一種我們知之甚少的機制。
母親的年齡也很重要,因為胎兒丟失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35 歲以後更甚)。至少有三個因素促成了這一點:卵子、卵巢和子宮內膜。衰老的卵子可能導致遺傳異常問題。衰老的卵巢和子宮內膜可能越來越難以支援胎兒,因此較低的激素水平或較薄或營養不良的子宮內膜可能有助於解釋一些胎兒丟失(關於這一點我可以說的還有很多,所以我們假設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詳細闡述)。例如,低孕酮濃度,即卵巢和胎盤分泌以維持妊娠的激素,與流產風險有關(Arck 等人,2008 年)。30 歲之後,孕酮濃度開始下降,但在 35 歲左右仍處於峰值範圍(Ellison 等人,1993 年;O'Rourke 等人,1996 年)。另一項研究發現,母親的年齡會降低受孕的機會,但捐贈者的年齡會增加接受試管嬰兒的婦女流產的風險(Levran 等人,1991 年)。這些婦女正在接受孕酮補充劑,因此我最好的猜測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們的子宮內膜對激素控制的反應變得越來越差(Clancy,2009 年)。然而,母親無法控制自己的年齡,只能部分控制自己懷孕的機會。
可控因素可能仍然與孕婦在懷孕期間應該避免的所有事情關係不大。在一些臨床樣本中,研究人員發現,自然受孕的體重不足的婦女流產的風險更高(Arck 等人,2008 年),超重和肥胖婦女則不然(Turner 等人,2010 年),但複發性(三次或更多次)流產的肥胖婦女(Metwally 等人,2010 年)和接受試管嬰兒的超重婦女也是如此(Dokras 等人,2006 年)。在母親體重方面,存在一個將風險降至最低的甜蜜點。然而,體重是遺傳、社會經濟地位和營養狀況的有力結合,而營養狀況又建立在所謂的最大罪魁禍首——意志力之上。
在孕婦應該避免的所有事情中,壓力是證據越來越多的一個因素。一項前瞻性研究——意味著他們開始在參與者懷孕之前研究他們——發現,來自瑪雅農村樣本的經歷極早期胎兒丟失的婦女皮質醇濃度較高(Nepomnaschy 等人,2006 年,他恰好是一個不同專案的合作者)。皮質醇經常在對心理壓力的通俗解釋中被錯誤地稱為“壓力激素”。但皮質醇是生理或體質壓力的訊號。它表明我們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已被啟用,這意味著身體至少正在嘗試分配給維持努力或壓力反應。因此,這項研究——同類研究中的第一項,而且我認為,以高技術標準進行的——向我們表明,碰巧流產的自由生活婦女也碰巧具有升高的壓力反應。這是否是因果關係尚不清楚。
為了從不同的角度瞭解壓力,一些研究人員探索了炎症,我在 9 月份出版的《Building Babies》一書中的一章中對此進行了回顧(Clancy,2012 年)。全身炎症,通常透過 C 反應蛋白 (CRP) 測量,與心理壓力相關(Danese 等人,2009 年;Miller 等人,2005 年;Miller 等人,2002 年)。並且有跡象表明,全身和區域性炎症都會影響妊娠。但這裡有一個有趣的事情:你實際上需要一些炎症來支援妊娠。因此,極高和極低濃度的 CRP 都與早期胎兒丟失風險增加有關(Sacks 等人,2004 年)。又一次出現了甜蜜點。
為了使一切更加令人困惑,許多這些研究採用了不同的方法來理解胎兒丟失。前瞻性或回顧性研究設計,確定妊娠的不同方法,對構成早期胎兒丟失、極早期胎兒丟失等的不同界限。因此,這些因素對胎兒丟失影響程度的實際估計值各不相同。任何給定妊娠的最安全總體估計值可能約為 30%,儘管一項研究,即使對妊娠和胎兒丟失進行保守估計,也將其定為 60%(Holman 和 Wood,2001 年)。這意味著,儘管如此,對於婦女的每一次活產,她至少會經歷一次流產。而這並不是因為她做了什麼特別的事情而應得的。
隨機性、缺乏控制、它甚至可以在一個女人身上連續發生幾次而 просто 是運氣不好,這就是流產的恐怖之處。試圖給它起一個不同的名字,或限制婦女的攝入或活動,這些只是試圖在很大程度上不可控制的事情中建立控制的方法。
所以,開始是美好的。但開始也可能是殘酷的。而且我沒有什麼話可以說可以讓流產的經歷不再那麼痛苦或難以解釋。
參考文獻
Arck PC, Rücke M, Rose M, Szekeres-Bartho J, Douglas AJ, Pritsch M, Blois SM, Pincus MK, Bärenstrauch N, Dudenhausen JW. 2008. 早期流產的風險因素:孕婦的前瞻性佇列研究。《生殖生物醫學線上》17(1):101-113。
Clancy KB. 2012. 炎症、生殖和 Goldilocks 原則。載於:Clancy KB, Hinde K, Rutherford JR, 編輯。《Building Babies:近端和終極視角下的靈長類動物發育》。紐約:施普林格出版社。
Clancy KBH. 2009. 生殖生態學與子宮內膜:生理學、變異和新假設。《體質人類學年鑑》52:137-154。
Danese A, Moffitt TE, Harrington H, Milne BJ, Polanczyk G, Pariante CM, Poulton R, Caspi A. 2009. 不良童年經歷與成人年齡相關疾病的風險因素:抑鬱症、炎症和代謝風險標誌物的聚集。《兒科和青少年醫學文獻》163(12):1135-1143。
Dokras A, Baredziak L, Blaine J, Syrop C, VanVoorhis BJ, Sparks A. 2006. 肥胖和病態肥胖女性體外受精後的產科結局。《婦產科學》108(1):61。
Ellison PT, Panter-Brick C, Lipson SF, O'Rourke MT. 1993. 人類卵巢功能的生態背景。《人類生殖》8(12):2248-2258。
Holman D, Wood J. 2001. 婦女的妊娠丟失和生育能力。載於:Ellison P, 編輯。《生殖生態學與人類進化》。紐約:Aldine de Gruyter 出版社。
Levran D, Ben-Shlomo I, Dor J, Ben-Rafael Z, Nebel L, Mashiach S. 1991. 子宮內膜和卵母細胞的衰老:關於卵子捐贈模型中受孕率和流產率的觀察。《生育與不育》56(6):1091-1094。
Metwally M, Saravelos SH, Ledger WL, Li TC. 2010. 身體質量指數與複發性流產婦女流產風險的關係。《生育與不育》94(1):290-295。
Miller GE, Rohleder N, Stetler C, Kirschbaum C. 2005. 臨床抑鬱症和急性應激期間炎症反應的調節。《身心醫學》67(5):679-687。
Miller GE, Stetler CA, Carney RM, Freedland KE, Banks WA. 2002. 臨床抑鬱症和冠心病炎症風險標誌物。《美國心臟病學雜誌》90(12):1279-1283。
Nepomnaschy P, Welch K, McConnell D, Low B, Strassmann B, England B. 2006. 人類皮質醇水平與極早期妊娠丟失。《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103(10):3938-3942。
O'Rourke MT, Lipson SF, Ellison PT. 1996. 生殖壽命後半期的卵巢功能。《美國人類生物學雜誌》8(6):751-759。
Sacks GP, Seyani L, Lavery S, Trew G. 2004. 孕 4 周時孕婦 C 反應蛋白水平升高。《人類生殖》19(4):1025-1030。
Turner MJ, Fattah C, O'Connor N, Farah N, Kennelly M, Stuart B. 2010. 身體質量指數與自然流產。《歐洲婦產科和生殖生物學雜誌》151(2):168-170。
Wood JW. 1994. 《人類生殖動力學:生物學、生物統計學、人口統計學》。Hrdy SB, 編輯。紐約州霍桑:Aldine de Gruyter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