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他的《大眾科學》帖子附錄中(滾動到底部),傑西·貝林非常寬容。這篇文章實際上不是關於那個現在聲名狼藉的建議專欄,而是關於更廣泛地質疑人們提出的論斷的方法。
這篇文章是思考Sci和我的#scio12會議關於“性別、性別和社會爭議”的另一種方式(參見我們的其他會議帖子此處和此處)。我們何時使用證據?我們何時質疑論斷?我們應該何時激怒人們,又應該何時安撫他們?也許從我們的後續帖子中剖析優點和缺點(因為Sci也有一個很棒的帖子)將為週四的對話提供更多素材。
正如Scicurious在她自己的帖子中所做的那樣,我將深度思考戀童癖者的原始信件貼上在開頭作為參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我是一個非實踐的異性戀戀童癖者——而且我認為大多數男人都是——並且發現在這個社會中生活特別困難,因為清教徒式、女權主義和父母的力量反對正常的男性性慾。如果性行為通常對身體和大腦都有好處,那麼青少年與成年人(而不是另一個青少年)發生性行為對他們的思想有什麼壞處呢?我覺得圍繞當前同意年齡法的心理學論證需要被挑戰。我的重點是首先要挑戰合意行為總是被認為是有害的觀點。既然關於同意的法律概念是基於軟科學的發現,那麼在這些情況下,我們是否應該更謹慎地對待毀掉成年人的生活呢?—深度思考戀童癖者”
“——而且我認為大多數男人都是——”
深度思考戀童癖者(DTH)提出了“大多數男人都是”異性戀戀童癖者的觀點。但這與我們所知的異性戀男性最常見的偏好和行為是否一致?此外,這種行為是否在自然性偏好範圍內,還是病態的?
首先明確定義:戀童癖是對青春期兒童的性偏好。不是青少年,而是青春期兒童。在工業和後工業人口中,這意味著對十到十二歲兒童的性偏好,在農業人口中是對十一到十四歲兒童的性偏好,而在狩獵採集人口中,可能更接近十三到十五歲。Scicurious已經提醒我們注意一些研究,這些研究否定了DTH關於大多數男人都是戀童癖者的說法。其他透過可測量的陰莖反應(儘管在某些方面是一種有問題的評估)來評估性偏好的研究表明,不僅男性對青春期兒童的明確偏好與他們對這些兒童影像的反應高度一致,而且這些男性數量非常少(Blanchard et al. 2009)。
“……正常的男性性慾。”
在“大多數男人”實踐戀童癖的這種想法中,隱含著它屬於“正常男性性慾”的一部分的假設。如果DTH認為戀童癖是正常的男性性慾,那就意味著他認為男人偏愛青春期女孩是自然狀態。
對於自然發生的某件事來說,它不必被人口中的每個人實踐,因此早先關於戀童癖不常見的證據並不一定否定接下來的這個論斷。但是,為了使這種行為在後代中以一定的頻率持續下去,它需要是一種進化上穩定的策略。因此,讓我們回顧一下說服我戀童癖是一種進化上穩定策略的主要條件
戀童癖是一種適應:性偏好必須是可變的和可遺傳的,並且戀童癖本身需要在合理的條件下促進生殖成功。此外,我們需要證據表明選擇作用於對青春期兒童的性偏好,而不是對不同特徵的相關反應。
戀童癖至少與替代性生殖策略相當,理想情況下是對其具有抵抗力的——它需要足夠成功才能擊敗大多數其他策略。
條件 1:戀童癖是自然選擇的嗎?
我認為可以提出這樣的論斷,即性偏好既是可變的又是可遺傳的——這是性狀被自然選擇的最初兩個必要條件。例如,儘管對“同性戀基因”的支援非常薄弱,但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性偏好既是可遺傳的,又受環境影響(傑里米·約德的《大眾科學》客座部落格文章就此主題做了很好的解釋)。所以我同意將這一論斷擴充套件到戀童癖,即它很可能是性偏好變異的一部分,並且可能是可遺傳的。請記住,戀童癖作為性偏好變異範圍的一部分,並不一定使其保持在正常、適當、健康或社會可接受的範圍內。
自然選擇的第三部分——性狀必須促進相對於其他策略的生殖成功——是該論斷崩潰的地方。DTH的第一個觀點,即他認為大多數男人都是異性戀戀童癖者,表明這是一種進化上穩定的策略,它產生了足夠的生殖成功,以在其他現有策略(例如,對成年女性的性偏好)中繼續成功。也許戀童癖無法擊敗對成年女性的偏好(儘管我在這裡非常慷慨,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這正是DTH試圖論證的),但它至少可以擊敗其他性偏好嗎?
我之前談論過這個問題,但剛剛經歷初潮(即她的第一次月經)的女孩通常被稱為“生育力低下”——這意味著與成年女性相比,她的週期中排卵的週期更少(當她有周期時)。事實上,最穩定的排卵週期和最高的激素濃度出現在25-35歲的女性身上,這打破了年輕女性實際上是最肥沃的神話(Ellison et al. 1993)。*
因此,如果您剛剛經歷初潮,則更難懷孕。而且由於戀童癖的定義是對青春期兒童的吸引力,這包括對甚至還沒有月經的女孩的吸引力和性行為——完全不育的女孩。如果您要將您的生殖成功押在一個伴侶年齡上,那麼青春期女孩可能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第二個問題是非常年輕的少女懷孕會帶來相當負面的健康結果。十六歲或十七歲以上生育的女孩所經歷的負面分娩結果並不比十八歲以上的女孩多,但十四歲以下的女孩——這再次符合戀童癖對青春期的偏好——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的風險增加(Kramer 2008)。此外,在那些十四歲以下首次生育的女孩中,嬰兒死亡率較高,因此可以預期她們所生育的存活子女總數會更少(Kramer 2008,圖 1)。
現在請記住,這些資料並非來自“清教徒式、女權主義”的美國文化,而是來自農村的傳統瑪雅文化。但這些資料確實支援在工業化人口中透過簡單的 Google Scholar 搜尋發現的資料。這項搜尋揭示了大量資料,表明非常年輕的女孩生孩子的情況並不多見,而且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通常結局並不好(Chen et al. 2007,Duenhoelter et al. 1975,Felice et al. 1981,Fraser et al. 1995,Haiek and Lederman 1989,Merritt et al. 1980,Olausson et al. 1999)。
條件 2:戀童癖對替代性策略具有抵抗力嗎?
為了使戀童癖成為一種進化上穩定的策略,它需要擊敗其他策略。我們已經面臨這種策略失敗的危險,因為年輕少女懷孕遠不如年長少女和成年人懷孕成功。但讓我們再給棺材釘上幾顆釘子。
我們知道過去和現在的文化中,年長的男人娶青春期甚至青春期前的女孩為妻。然而,戀童癖被定義為成年人想要與青春期兒童發生性關係。這與一個成年男人想要娶一個十二歲的女孩,但在她長大之前不與她發生性關係,目的是為了獲得嫁妝或一塊土地或與她的家人建立更好的關係是不同的。這在人類歷史上很常見。我們不能以中世紀(或傳統狩獵採集社會中的夥伴關係)中少數涉及青春期女孩的婚姻作為理由,因為它們很少(如果有的話)涉及與兒童的性行為,直到她長大。
我最熟悉的例子來自馬喬裡·肖斯塔克(Marjorie Shostak)1983年創作的經典!Kung民族誌《尼薩》(Nisa)。在這本書中,尼薩敘述了她在初潮前被迫嫁給一個年長的男人。她多次逃回孃家,她的家人對這種行為非常寬容。過了一段時間,他們要求她長大並與他同住。她或多或少地照做了。尼薩最終來了她的第一次月經,月經慶典開始了。正是在這一點之後,她才被迫與她的丈夫發生性關係。最終,她這樣做了。
與青春期女孩發生性行為似乎非常罕見。在克萊默關於傳統瑪雅人口少女懷孕分娩結果的論文中,她回顧了完全相同的文獻(2008)。她發現
“在自然生育人口中,初潮和接觸受孕之間的時間間隔差異很大,可能持續一到兩年,甚至超過十年(Whiting et al.,1986;Schlegel,1995)”(Kramer 2008:346)。
是的,她說的很委婉,但克萊默所說的“接觸受孕”指的是直接的性行為。因此,在傳統的自然生育人口中(自然生育通常意味著不避孕),女孩傾向於在初潮後幾年才發生性行為,在頻譜的低端。那是青春期後,這意味著非戀童癖。
最後,肯定有擊敗戀童癖的策略。如果你是男性,有兩種主要的交配策略可以確保較高的生殖成功機會:儘早控制女性的生育能力,或者找到一個已經有可證明的生殖成功的女性——一位母親。我們最親近的靈長類親屬通常選擇後者:雄性黑猩猩不會對青春期雌性黑猩猩垂涎三尺,事實上,它們經常拒絕將它們作為性伴侶。相反,雄性靈長類動物和其他動物爭奪與已經生育一兩個孩子的年長雌性的性交(Anderson 1986,Muller et al. 2006,Nichols et al. 2010,Proctor et al. 2011,Robbins 1999)。
在人類中,我們看到很多人在這兩種策略之間做出選擇,而且這兩種策略都可能非常成功。前一種策略與尼薩的丈夫採用的策略非常相似:娶他想要的女孩,但在她成年之前實際上不與她發生性關係。當然,DTH會很傷心地知道,許多人認為這種控制女性生育能力的策略是一系列行為的一部分,這些行為有助於我們理解父權制的演變(Smuts 1995)。
歸根結底,這兩個條件都不成立。戀童癖不是自然選擇的直接產物,也不是與其他現有策略相比成功的策略。DTH無法獲得他如此渴望的滿足和認同,因為無論他多麼想向自己證明其合理性,在科學證據的背景下,它都是不合理的。即使這些證據某種程度上被大量相反的資料推翻,戀童癖仍然不是一種被允許的行為,重要的是要記住區分我們在人類行為中可以觀察到的東西和什麼是正確的。
致謝
我要感謝Scicurious和查爾斯·羅斯曼對這篇文章早期草稿提出的意見。
註釋
*生育力低下仍然是生育,基於年齡的機率仍然是機率。不要讓這些資料欺騙任何人,讓他們認為當女性處於初潮後和絕經前時,無保護的異性性行為幾乎沒有或沒有生育方面的牽連!
參考文獻
Anderson, C. 1986. 女性年齡:靈長類動物的雄性偏好和生殖成功。《國際靈長類動物學雜誌》7:305-326。
Blanchard, R., A. D. Lykins, D. Wherrett, M. E. Kuban, J. M. Cantor, T. Blak, R. Dickey 和 P. E. Klassen. 2009. 戀童癖、戀童癖和 DSM-V。《性行為檔案》38:335-350。
Chen, X.-K., S. W. Wen, N. Fleming, K. Demissie, G. G. Rhoads 和 M. Walker. 2007. 少女懷孕和不良分娩結果:一項基於大型人群的回顧性佇列研究。《國際流行病學雜誌》36:368-373。
Duenhoelter, J. H., J. M. Jimenez 和 G. BAUMANN. 1975. 15 歲以下患者的妊娠表現。《婦產科》46:49。
Ellison, P. T., C. Panter-Brick, S. F. Lipson 和 M. T. O'Rourke. 1993. 人類卵巢功能的生態背景。《人類生殖》8:2248-2258。
Felice, M. E., J. L. Granados, I. G. Ances, R. Hebel, L. M. Roeder 和 F. P. Heald. 1981. 年輕的懷孕少女*,**:綜合產前護理的影響。《青少年健康護理雜誌》1:193-197。
Fraser, A. M., J. E. Brockert 和 R. H. Ward. 1995. 年輕產婦年齡與不良生殖結果的關聯。《新英格蘭醫學雜誌》332:1113-1118。
Haiek, L. 和 S. A. Lederman. 1989. 青少年和成年女性的孕婦身高體重與足月出生體重之間的關係。《青少年健康護理雜誌》10:16-22。
Kramer, K. L. 2008. 委內瑞拉普梅覓食者的早期性成熟:少女母親身份的適應性影響。《美國體質人類學雜誌》136:338-350。
Merritt, T. A., R. A. Lawrence 和 R. L. Naeye. 1980. 青少年母親的嬰兒。《兒科年鑑》9:100。
Muller, M. N., M. E. Thompson 和 R. W. Wrangham. 2006. 雄性黑猩猩更喜歡與年老的雌性交配。《當代生物學》16:2234-2238。
Nichols, H. J., W. Amos, M. A. Cant, M. B. V. Bell 和 S. J. Hodge. 2010. 在合作繁殖的貓鼬中,頂級的雄性透過保護更成功的雌性獲得高生殖成功。《動物行為》80:649-657。
Olausson, P. O., S. Cnattingius 和 B. Haglund. 1999. 少女懷孕與晚期胎兒死亡和嬰兒死亡率的風險。《BJOG:國際婦產科雜誌》106:116-121。
Proctor, D. P., S. P. Lambeth, S. J. Schapiro 和 S. F. Brosnan. 2011. 雄性黑猩猩的梳理頻率因雌性年齡、胎次和生育狀況而異。《美國靈長類動物學雜誌》
Robbins, M. M. 1999. 野生多雄性山地大猩猩群體的雄性交配模式。《動物行為》57:1013-1020。
Smuts, B. 1995. 父權制的進化起源。《人類本性-跨學科生物社會視角》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