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伯粉還是風格竊取者:誰先出現,是比伯還是這位科學家?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海報是初級科學家學習交流資訊的首要方式之一。在高中,學生們使用三折海報板參加科學展覽。在本科生研究研討會及更高層次的會議中,科學家們製作單張平面海報,尺寸因會議而異,但通常為橫向佈局。研究海報展示了大量研究成果,並且是獲得同事反饋的好方法,因為當你站在海報旁邊,他們仔細閱讀文字和影像時,你可以考慮是否是向著名的“名人博士”自我介紹的合適時機。

海報很難做好。多少文字才算過多?什麼配色方案會吸引人們到你的海報前,而不是讓他們退避三舍?Zen Faulkes 博士在他的部落格 演示禪道 上釋出了一系列文章,提供了一些很棒的見解;我經常把我的學生介紹給他。但我也想為我的學生開發一種動手實踐的方式,讓他們思考如何以海報的形式交流他們的科學。

本學期早些時候,受到 Neal Lerner 關於科學傳播的演講的啟發(他在演講中做了一個類似的海報練習),我用了一半的高年級生殖生態學研討會的時間,與我的學生一起研究如何展示研究成果。首先,我讓他們去我們大樓的主要走廊,那裡展示著生物人類學和考古學的海報,讓他們找到視覺上最引人注目、最有趣以及最不引人注目或有趣的海報,並將這些資訊帶回來。顯然進展非常順利,因為我最終不得不去找他們,把他們帶回教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回到教室後,我讓學生們分享他們喜歡和不喜歡的地方。為什麼一張海報成功了,而另一張卻沒有?在少數情況下,學科偏見影響了他們喜歡的海報,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的偏好是由設計特徵驅動的。那些引人注目、自信且易於理解的海報顯然是大家的最愛。

在他的演講中,Lerner 描述了在海報展示中必須考慮的四個主要設計特徵:對比(顏色、空間或大小的對比)、重複(重複視覺元素)、對齊(每個元素都應彼此具有視覺聯絡)和鄰近性(彼此相關的專案應彼此靠近)。我們討論了那些成功運用這些特徵的海報,以及如何製作一張尊重這些特徵的海報。

然後,有趣的事情開始了。

賈斯汀·比伯的頭髮

當我確信我的學生理解了海報設計的重要性後,我將班級分成兩組。他們的任務是什麼?根據這個相當有趣的關聯性,提出一個論點並設計一張海報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實驗室裡一直流傳著一個玩笑,那就是生物人類學研究員達娜·阿赫恩(現在是伊利諾伊大學的畢業生!)和多次獲得白金唱片的流行巨星賈斯汀·比伯之間存在驚人的外形(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毛髮)相似性。我認為這種觀察到的關聯性將為幫助學生思考如何展示因果關係、提出令人信服的論點以及直觀地表達他們的想法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我給了兩組大約十分鐘的時間來討論和草擬他們的海報。

以下是他們的成果。

第一組不僅為比伯和阿赫恩頭髮之間的關係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論點,而且這張海報還代表了新成立的伊利諾伊大學名人研究系的開創性研究,這些學生當然是該系的創始聯合主席。

這些聯合主席認為阿赫恩和比伯是失散多年的雙胞胎。他們繪製了這兩個人的主要人生事件(注意比伯何時遇到亞瑟小子,以及他何時“獲得了性感的嗓音”),他們聲稱兩人以驚人相似的方式成熟(好吧,除了阿赫恩從未遇到過亞瑟小子,據我們所知,但她的聲音肯定很性感)。

不過,就本次練習而言,設計特徵是最重要的。海報作者想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標題,在頂部角落使用了大學標誌,並採用了傳統的三欄格式。作者在影像方面也做得很好:時間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他們的論點是關於失散多年的雙胞胎,並且將其放在海報中心能夠吸引眼球。總而言之,這是對本次練習的周到貢獻。

第二組的專案存在利益衝突,因為阿赫恩是參與者,但我還是放任了,因為他們的評分再次更多地基於海報的設計特徵。這一組認為賈斯汀·比伯一直在秘密監視達娜·阿赫恩並竊取她的風格。他們證明,阿赫恩的每一次理髮都比比伯早一週左右。他們還聲稱,比伯竊取的髮型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他的成名,並暗示阿赫恩應該分享他的利潤。

至於設計特徵,這一組也選擇了很棒的標題,採用了三欄格式,並且也有時間軸,儘管它沿著海報底部延伸。這張海報的影像也位於海報中心。我希望看到阿赫恩和比伯的影像並排排列,而不是被詞彙表隔開,並且詞彙表被移到不那麼顯眼的位置。但是,我再次認為這些學生在短短幾分鐘內就能思考格式和風格,從而製作出海報,這非常了不起。

這次練習最令人欣慰的部分是,這個班級七名學生中有三名學生繼續在我們大學的本科生研究研討會上張貼了海報(唉,沒有關於賈斯汀·比伯的),並且我們在後來的幾周裡研討了這些海報的早期版本。最終版本都清晰、有力,並且引人入勝地展示了他們的作品。

試想一下,一個偉大的科學傳播學習課程,竟然始於賈斯汀·比伯!

I am Dr. Kate Clancy, Assistant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On top of being an academic, I am a mother, a wife, an athlete, a labor activist, a sister, and a daughter. My beautiful blog banner was made by Jacqueline Dillard. Context and variation together help us understand humans (and any other species) as complicated. But they also help to show us that biology is not immutable, that it does not define us from the moment of our birth. Rather, our environment pushes and pulls our genes into different reaction norms that help us predict behavior and physiology. But, as humans make our environments, we have the ability to change the very things that change us. We often have more control over our biology than we may think.

More by Kate Clanc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