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並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一直試圖(但未成功)拿到一臺 Lytro 新型且據稱是革命性的光場相機的演示模型。 這是一種相機,其感測器除了記錄入射光的強度和顏色外,還記錄入射光的方向,這使得相機能夠“看到”很廣的景深。 使用者只需拍攝一張照片,事後即可對焦。
不清楚? 這是一個 Adam Gould 創作的昆蟲主題 Lytrograph(這是個詞嗎?)。 點選影像的不同部分即可重新對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你可以叫我老頑固,但我認為 Lytro 不會顛覆我們所知的攝影技術。 我發現 Lytro 與其說是成像技術的革新,不如說更像是一個為了尋找問題而生的解決方案。 我無意貶低這項技術成就——Lytro 能夠經濟高效地構建出一種真正新穎的拍照方式,這確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靜態影像的重新對焦確實很有趣。 甚至不僅僅是有趣。 我很樂意使用 Lytro 的影像來教授對焦和構圖的原理。
然而,光場革命的根本問題在於,對焦並不是大多數攝影師的限制因素。 解決對焦問題並不能為攝影師的工具包增加太多東西。 感光度、放大倍率、動態範圍、防抖、解析度——這些都是技術進步能夠解決不同攝影型別中迫在眉睫的障礙的領域。 對焦? 沒那麼重要。
然而,至少在一個科學攝影領域,Lytro 具有巨大的潛力:野生動物相機陷阱。 這是一種技術,將相機放置在野外,並帶有某種觸發器,當動物走過時,觸發器會觸發快門。 相機陷阱對於在最小程度干擾的情況下收集關於野生動物的資料非常有用。
由於捕捉者不在場來構圖理想的照片,因此一臺能夠處處對焦的相機可能相當有用。 有了光場相機,陷阱的設定可以比傳統陷阱更廣泛,覆蓋更大的森林區域並撒下更廣闊的網。 照片可以在事後重新對焦,以突出顯示主體的相關細節。
如果 Lytro 真的寄給我一臺演示樣機,我希望他們不會介意我把它放在樹林裡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