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你的愛炫耀的鄰居帶回家一臺新的 3600萬畫素 尼康單反相機,而你之前頂級的 1800萬畫素 小玩意開始顯得……不足。太放肆了!太不公平了!你能買什麼來讓那個混蛋無地自容呢?
用一臺 9.6 億畫素的超級相機將賭注提高一個數量級怎麼樣?
杜克大學和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本週的《自然》雜誌上報告,他們已經構建了一個功能原型千兆畫素級相機。這個聽起來像奧威爾式的 AWARE-2 使用安裝在單個光圈後面的 98 個感測器陣列,一次性捕捉巨大的影像。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什麼這是一個進步?這與資料問題有關。隨著百萬畫素競賽向上擴充套件,技術障礙從如何將更多感測器封裝到晶片上的問題,轉變為如何管理驚人的資料量的問題。超過某個點,電線根本無法處理資訊洪流。千兆畫素相機只有在資料以更小、更易於管理的單元捕獲時才能工作。
以前的千兆畫素系統透過拼接來自機器人驅動相機的連續捕獲來解決這個問題,這些相機在場景中平移,需要幾分鐘甚至幾小時才能合成最終圖片。這些隨著時間的推移分解了問題。非常適合風景,但不太適合需要單一時刻的應用。
像 AWARE-2 這樣的多感測器相機的優勢在於並行化資料捕獲。它在感測器空間中分解了問題。透過 98 個通道同時傳輸資料,資料捕獲問題變得易於處理,並且在單次曝光中實現千兆畫素影像成為可能。
杜克大學有可能給我寄一個演示樣品嗎?
不是為了使用,請注意。我不認為這項技術完全適用於我通常的微距拍攝。我只是想帶著其中一個綁在脖子上在公共場合走來走去。
來源
Brady, D. J. et al 2012. 多尺度千兆畫素攝影. 自然 486: 386–389 doi:10.1038/nature1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