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暗果蠅: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式果蠅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現在,寫一篇關於我為什麼要拍攝這種小棕色蒼蠅的文章。

入門生物學的學生會認出黑腹果蠅(見下圖)是著名的實驗室果蠅,它的突變教會了早期遺傳學家關於基因和染色體的知識。但這篇文章不是關於黑腹果蠅的。畢竟,這個物種不是唯一的果蠅。事實上——離題一下!——果蠅甚至不是真正的果蠅。這個名稱正式保留給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科,實蠅科(Tephritidae),而數千種果蠅科(Drosophilidae)在技術上是醋蠅。

不,這篇文章是關於另一個物種,頂端照片中那個黑色的物種。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20世紀早期,黑腹果蠅在遺傳學的基本研究方面表現出色。但它並不適合所有問題。到20世紀30年代,新的進化綜合理論已經萌芽,像加利福尼亞州的西奧多西烏斯·多布贊斯基這樣的生物學家正在超越簡單的遺傳,研究基因在現實世界中的行為。實驗室蒼蠅不行;他們需要自然種群。黑腹果蠅與人類商業聯絡過於緊密,無法可靠地揭示野外進化模式。

所以生物學家尋找一種野生蒼蠅。他們在北美西海岸各地發現了一種常見的深色近親,擬暗果蠅。當該物種的野生種群顯示出不同地方的遺傳差異跡象時,擬暗果蠅作為進化實驗品的命運就此註定。如果說黑腹果蠅是標誌性的實驗室遺傳學動物,那麼擬暗果蠅就成了標誌性的野外遺傳學動物。黑腹果蠅教會了我們關於基因和遺傳的知識,而擬暗果蠅教會了我們關於新物種進化的知識。

作為衡量該動物重要性的一種方法,Google 學術現在列出了超過 12,000 篇關於“擬暗果蠅”的學術文章。您可能會認為這應該是一種被充分拍攝的物種。但你錯了。想象一下,當我對這種動物進行圖片搜尋時,只找到少量照片,而且很多都是錯誤的物種,我有多麼驚訝

在為數不多的真正擬暗果蠅的插圖中,有被錯誤標記為擬暗果蠅D. persimilis黑腹果蠅,以及一個完全不同的蠅科中的有瓣蠅。大多數其他照片都很小、模糊,或者顯示的是死蒼蠅而不是活蒼蠅。

為什麼這樣一種進化標誌的體面照片如此之少?這是昆蟲攝影師的工作!

我弄到了活的擬暗果蠅實驗室種群,這些照片是結果。

我希望您喜歡這些新影像,我也希望它們能讓人們稍微認識到,不僅僅只有一種果蠅存在。


附加資訊

Alex Wild is Curator of Entom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where he studies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nts. In 2003 he founded a photography business as an aesthetic complement to his scientific work, and his natural history photographs appear in numerous museums, books and media outlets.

More by Alex Wil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