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首先請問,您對最新的《星球大戰》電影感覺如何?一旦您能夠放慢呼吸並鬆開拳頭,足以滾動頁面,我們就可以繼續了。現在,讓我問一個不同的問題:為什麼那些負責傳播科學的人,常常會認為接觸相同的資訊會在不同受眾中產生統一的反應和理解?如果我們連看同一部電影或讀同一本書都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為什麼我們會認為科學存在於一個特殊的真空環境中,在那裡,我們個人的經歷或過去的知識都不會影響我們處理資訊的方式?
雖然流行文化作品和科學研究在產生方式上根本不同,但人們用來處理它們的技能可能來自同一個地方。你不同意的原因可能不同,但你如何不同意呢?這就是為什麼花時間辯論最新的漫畫改編或各種《星際迷航》系列的優劣可能比你想象的更有價值。
回想一下你經歷過的最令人沮喪的對話。雖然與一堵磚牆說話可能存在細微差別,但我自己的許多挫敗感可以追溯到與孩子爭論——或被像孩子一樣對待的感覺。當我們與孩子們互動時(順便說一句,他們可能也會對同樣的事情感到沮喪),我們有機會培養他們超出小學操場的對話技巧。兩個常見的對話實踐例子,令人沮喪地延伸到了單槓之外,包括“因為我說了算”和“只有失敗者才會這麼想”。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今天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因為我說了算。”
當成年人與孩子打交道時,這句話可以成為結束對話的首選。這就是它的目的。是的,在某些安全情況下,這種權威是必要的。但是使用這句話會傳遞一個非常特殊的資訊:你沒有權利問為什麼。任何因“因為我是你的經理”或“事情就是這樣”而被切斷推理的成年人都知道,被剝奪意見的權利是多麼令人沮喪。
但是,經歷挫敗感只是副作用之一。當你反覆被要求在對方說“因為”時簡單地接受你的論點時,你可能會內化一種信念,即你根本沒有權利提問。即使你確實在沒有失去提出問題的意願的情況下,從這樣的連續打斷中倖存下來,你最終也會被剝奪學習和練習提出和回答有意義的問題的強大技能的機會。
再次想象一下,你問某人為什麼不喜歡一部電影,他們回答說,“因為我就是不喜歡。”這無濟於事。但是,如果能夠跟進問,“你對角色還是情節中的特定點感到沮喪?”或者“你會如何改變結局,你為什麼認為那樣會更好?”可能會開啟他們意見背後的原因的大門。給人們提出和回答好問題的機會可能會迫使他們(或你)闡明你以前甚至在內心都沒有闡明過的觀點。如果你不接受“因為我說了算”作為答案,那麼當你聽到這句話的變體時,提出一個更好的問題或闡明一個更好的答案。
可能是你不同意某個角色做出的決定,或者覺得看人們做出糟糕的決定讓電影變得不那麼有趣。但是找出這些答案會揭示你對特定角色的心態或對某部電影應該有多有趣的義務所做的假設。任何這些都比“我就是不喜歡”更有意義。有機會練習挖掘對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的假設,是更好地願意或能夠提出有關重要事情的更好問題的好方法。
最近我和一些親戚討論關於福利計劃的問題,最終歸結為這種分歧:一方寧願擁有可以惠及任何可能需要它們的人的計劃——即使冒著被一些不需要它們的人利用的風險,而另一方則寧願擁有不可能被任何不需要它們的人利用的計劃——即使這意味著一些真正需要它們的人被排除在外。在這種核心僵局的情況下,任何更瑣碎的分歧都只是裝飾。開啟提出和回答有意義的問題的大門並不意味著你最終會同意,但它意味著你不同意的重要原因可能會變得清晰。這為討論可能難以處理或令人不快的科學概念打開了一個重要的視窗。
“只有失敗者才會這麼想。”
這種對話障礙有多種形式,歸結為語言上的否定和恐嚇。兩者都與證據無關。網路噴子攻擊女性的世界為我們在成年生活中看到這種情況提供了可怕的例子。更微妙的是,“我不喜歡跑步”、“跑步很愚蠢”,甚至“跑步的人一定是受虐狂”之間的區別。
讓我們回到《星球大戰》。我那群非常痴迷的朋友甚至已經淪為“我不知道我是否可以和任何比較《最後的絕地武士》和《帝國反擊戰》的人做朋友”,以及“我認識的所有討厭它的人都只是抱怨者,他們不喜歡大男子主義的男孩做出男子氣概和衝動的決定導致壞事而不是拯救世界。”(為了維護這些人的未來尊嚴,姓名已被省略)。同樣,這些型別的回應切斷了對話。他們告訴對方,他們無權發表意見,或者如果他們想繼續捍衛自己的意見,就必須接受貶義的標籤。
如果我們希望年輕人參與科學資訊——即使面對強大的文化反作用力——他們也需要實踐和工具。當有人侮辱你或你對《龍與地下城》的看法,或者是否應該保留或拆毀已完成的樂高積木時,放棄是一種重要的練習機會。是的,這種分歧需要時間,而與孩子互動時,時間似乎是一種稀缺資源。但是,如果他們不能學會就樂高積木進行巧妙地辯論,那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學會?
想想我的兩個大學老朋友:一個是虔誠的、長期實踐的保守派天主教徒,另一個是自豪的進步派和擁有科學博士學位的 LGBTQ 倡導者。他們在網上的對話是相互尊重和剋制的典範。他們會完整地閱讀他們發給對方的文章,並提取引語或引用研究來支援他們的論點。他們解釋了某些信仰背後的文化歷史和意義,以及特定做法的心理影響。他們可能不會達成共識——事實上,他們很少達成共識——但他們會相互理解彼此立場的根源。自他們大學生涯開始以來,他們還一直在各種遊戲糾紛中練習意見分歧。
因此,雖然寫下年輕人可能擁有的各種熱情——恐龍、我的世界、《冰雪奇緣》、馬,甚至《星球大戰》——似乎很有誘惑力,但這些熱情可以為在人們意見不一致時練習提出好問題提供機會。而且,希望他們能運用這些技能,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僅能感到自己有能力提出問題,而且有能力以富有成效和有意義的方式提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