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上,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記得春天開始時,意味著我渴望地望著學校的窗外,學生們懇求在戶外上課。在大學裡,我的同學們會與教授討價還價,在四方院裡進行討論,坐在草地上,假裝天氣足夠暖和,不需要穿外套。甚至我的兒子,他年紀還太小,不會說話,也會把車門推開,仰面躺著,沐浴在飄落的雪花中——在被繫上安全帶之前,多逗留一會兒。這與我現在的同事們截然不同,他們甚至把下雨的威脅作為午餐時不去散步的理由。這與現在充斥我收件箱的育兒建議專欄更加遙遠,這些專欄講述如何引誘不情願的孩子放下電子裝置,去戶外活動。為什麼去戶外從值得付出任何努力的事情,變成了本身就太費勁的事情?
根據美國人與自然進行的一系列調查,要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要從另一個問題開始:你去哪裡體驗大自然?根據一項調查,孩子們通常認為大自然就在門外。後院、小溪、花園和附近的樹林都提供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即使孩子們更喜歡樹木或樹林而不是整齊的草坪,那些修剪整齊的草坪仍然是創造美好回憶的理想場所。另一方面,成年人對大自然的願景,就像旅遊雜誌封面上的場景一樣。為了尋找“真實的”或“純粹的”自然體驗,不僅拋棄了後院,甚至連附近的公園也被拋棄了,轉而追求遙遠的土地和一生一次的體驗。雖然 82% 的受訪成年人認為國家公園是大自然,但只有 52% 的人對當地公園有同樣的看法。當然,如果你必須旅行數小時才能體驗大自然,那它看起來就非常費勁了。
美國人與自然指出了另一個誤解,它與那些徒步旅行者站在山頂俯瞰原始山谷的 Instagram 美照非常吻合:大自然是你獨自體驗的東西。當被問及他們在自然界中最美好的回憶時,成年人更傾向於描述與他人一起發生的經歷。但是,如果問這些成年人關於大自然是一種社交場所的想法,他們會回答說,獨自一人更“真實”。將自然體驗視為孤獨的體驗,再加上戶外不安全的認知,會產生令人擔憂的影響。在調查中,近三分之一的白人成年人和超過一半的非白人成年人回答說“戶外不安全”是阻礙他們對自然產生興趣的原因之一。一個遙遠、不安全且意味著獨自體驗的戶外,當然不如一個安全、就在你家門口並且意味著與朋友一起體驗的戶外更具吸引力。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那些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下去。
即使有所有這些關於戶外相對安全或可及性的看法,成年人和兒童都對在戶外度過時間的好處有堅定的信念。一項針對 771 名 8-12 歲兒童的調查提出了一個問題:“你認為在戶外和大自然中玩耍對你的成長中的各個方面有多大幫助?” 超過 90% 的孩子認為在自然界中度過的時間幫助他們“在悲傷時變得快樂”,其中大多數人回答說幫助很大。85% 的人認為這對“在學校學習”有幫助,96% 的人認為這對“想出新的嘗試想法”有幫助。難怪孩子們會懇求在戶外上課。成年人被問及:“親近大自然對你的情緒前景有多重要?” 在不同種族和民族中,66-83% 的人認為親近大自然非常重要。超過 70% 的人認為親近大自然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或極其重要。
許多組織正在努力鼓勵公眾優先考慮戶外活動的時間,但這些調查至少提供了一些在家中開始改變的小方法。與其問自己停車場旁邊的河邊小路是否真的是大自然,不如問自己是否想“在悲傷時變得快樂”或“想出新的嘗試想法”。我們可以提醒自己,身處大自然並不總是必須是一次宏大的體驗。我們可以引導我們的小學時的自己懇求:“我知道天氣還不太暖和,但是拜託啦!你仍然可以喝你的早茶,和珍妮絲聊天,但是你不能在外面樹林旁邊做這些嗎?拜託??” 也許如果我們能夠提醒自己大自然很容易到達,就更容易說服不情願的孩子加入我們。畢竟,大自然就在門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