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晦澀的詞語掩蓋清晰的觀點

有時候,需要一點幽默感才能發現,清晰的觀點可能會被埋藏在複雜的句子中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你很可能認識一些人,他們認為科學既複雜又無聊。一個學科同時具備這兩種特性,真是了不起的成就,而且要說服這樣的人,讓他們覺得科學值得花時間和精力,也是一項挑戰。有些人試圖透過強調新成果有多酷或多相關來克服這些障礙,但這些方法的意外副作用可能會加深隔閡,而不是彌合它。如果一位科學家覺得他們的研究被誇大和歪曲了,他們可能會感到被利用而封閉起來。讀者面對過於複雜的語言和過於簡單的想法,最終會覺得科學只是一個隨機概念的迴圈,最終會自相矛盾。結果是許多沮喪的科學家,訊息不靈通的讀者,以及大量關於巧克力奇特之處的文章。

但是,當科學家被要求為公眾提煉自己的研究成果時,可能會發生很多事情。僅僅要求研究人員向公眾解釋他們的工作——或者要求任何專家向新手解釋他們的熱情——往往會因基於詞彙的脫節而受阻。坦率地說,記住那些對你來說似乎很常見的詞實際上是專業詞彙,這真的很難。借鑑一些成功案例,可以展示去除這些詞語的力量。考慮兩種從光譜相反的兩端來解決問題的方法:一種只限制可以使用的詞語數量,另一種只限制允許使用的詞語。兩者都為科學家提供了一個有趣且低風險的理由,讓他們從學術幕後走出來。

限制長度:搞笑諾貝爾獎24/7講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搞笑諾貝爾獎(對著名的全球獎項的戲謔)是一年一度的活動,旨在表彰不可能的研究。雖然活動本身暗示了研究生活中更奇怪的一面,但 24/7 講座才是真正的亮點。研究人員被要求進行兩次講座:第一次是 24 秒的技術性描述他們的工作,第二次是任何人都能理解的 7 個字的總結。將時間限制在 24 秒似乎足以激發人們將想法提煉成核心,但運用技術語言的全部力量表明,專家們如何將 24 秒的時間也變成一個挑戰,挑戰聽眾能多快地吸收和處理新資訊。這對於科學家來說足夠徹底,但對於任何新手來說也足夠短,可以嘗試參與而不會走神。但最精彩的時刻出現在技術部分的結尾,當轉為直接的 7 字總結時,一切都融為一體,並使後者像一個令人滿意的笑點一樣落地。

考慮一下 2017 年關於機器人的 24 秒總結,其中包括諸如“恐怖谷”和“將 EDA 通道與數字輸入通道並列”之類的短語。然後享受這七個字的力量:“會說話的機器人被認為很愚蠢。” 2016 年關於流體動力學的講座揭示了一個大多數人甚至都沒有意識到的主題:“如果它可以流動,我們就可以研究它。” 不過,我最喜歡的是 2012 年關於肌肉電擊失效的總結。結論:“你真的不想被電擊。”

圖片來源:xkcd.com (CC BY-NC 2.5)

限制詞語選擇:Up Goer Five

最初是一個驚人的 xkcd 漫畫,它提供了對土星五號火箭的無行話描述,現在已經成為各地研究人員面臨的挑戰。最初的漫畫描述了一些通常是笑點——火箭科學——的東西,並試圖用最簡單的語言來描述它。更具體地說,只使用英語中最常見的 1000 個詞。當然,千這個詞不是其中之一,因此該描述創造性地將其稱為“人們最常用的十百個詞”。

任何玩過禁忌遊戲的人都能理解這個前提。如何在不說郵寄、郵局、傳送、貼上或信封等詞的情況下,讓你的團隊猜到郵票這個詞?我的兄弟覺得“放在你家車道末端盒子裡的白色矩形右上角的小彩色正方形”非常有效。對於 Up Goer Five 來說,分級火箭部件的概念被解釋為“第一個掉落的部件”和“為人們提供空氣、水、計算機和其他東西的部件。它和他們一起回家,但在不著陸的情況下燒燬。”它還解釋了警告說,“另一個糟糕的問題是,如果你飛向太空,而你的太空車上的部件開始以錯誤的順序脫落。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意味著你今天可能無法進入太空,或者可能永遠無法進入太空。”

這個想法已經從第一個漫畫傳播開來,現在有了書籍、標籤,甚至還有會議,在這些會議中,科學只用最常見的十百個詞來解釋。甚至還有一個文字編輯器可以突出顯示任何禁止使用的詞語,以便任何人都可以嘗試這種交流方式。為了投入其中,我甚至使用了文字編輯器來為這篇文章寫結論

用不長的詞語來解釋事情可能看起來真的很難。但太多人認為被詞語困擾和被想法困擾是一回事。讓自己使用你可能不常用的詞語可以表明,有時問題出在詞語上,而想法本身就很好。也許這個新想法將有助於阻止你和其他上過很多學的人認為其他人不如他們聰明或能幹。

Amanda Baker is a science communicator and outreach advocate. She has a geoscience PhD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and has managed open-access, academic journals as well as the outreach journal 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 She is currently writing and editing science content for kids, from curriculum materials to magazines like Smore. She has served as a Science Olympiad national event supervisor and taught a first-year writing seminar on sustainable earth systems while at Cornell.

More by Amanda Bak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