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斷開

我們日常生活中無形技術的臨時提醒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住在每年至少幾次因暴風雨而停電的地區。大多數時候,整個過程可能只持續幾個小時。我們會找一些蠟燭,用火柴點燃爐子,甚至用手電筒燒烤。如果持續到晚上,我們會點亮科爾曼燈籠,玩棋盤遊戲。我們會在睡覺前設定舊的雞蛋定時器。早上,我們會重置時鐘,然後去上學。不方便,當然,但只有在持續超過一天的情況下,才會造成重大中斷。

本週,紐約的降雨導致我們停電,我們的開始情況也差不多。我們用火柴點燃爐子,從冰箱裡拿出任何會先變質的東西,然後在燭光下吃飯。但後來我和丈夫意識到,我們的手機電量已經快耗盡了,而且像今天的許多人一樣,我們沒有固定電話的備用選項。我們的手機是我們與人、資訊甚至我們早晨鬧鐘的連線渠道。我們甚至無法聽音樂,因為我們沒有電池供電的收音機(我們通常線上聽音樂)。我們鄰居的街道上到處都是汽車和前一天晚上的垃圾桶,被自動車庫門開啟器拋棄。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它是一個視覺上的提醒,表明今天的房屋比我長大的房屋更依賴電力。

謝天謝地,電力在晚上結束前恢復了,我們和鄰居一起爭先恐後地插上我們的裝置。但即使電力恢復了,網際網路也沒有恢復。半小時內,我的鄰居發簡訊詢問我們的網際網路是否也斷了。人們開始使用他們的資料套餐在鄰居的 Facebook 頁面上發帖,看看網際網路中斷是否影響了其他人。鄰居們正在檢視誰給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打了電話報告中斷,希望我們的地區能排在名單的前面。只有一隻非常大的狐狸的出現才激發了社交媒體頁面上如此活躍的活動,而該頁面通常僅限於車庫銷售和兒科牙醫的推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第二天早上——電力仍然供應,但網際網路仍然斷線——遠端工作的人群突然面臨著需要做出的決定。找一家幾個城鎮之外的咖啡店並在那裡安營紮寨?休一天病假?找到快閃記憶體盤並親自傳遞檔案?透過網路平臺進行的電話會議正在透過並非每個人都會收到的電子郵件進行重新安排。隨著美國遠端工作的持續增加,一些估計接近一半,即使是工作日中很短一段時間的網際網路中斷也可能導致職業上的複雜情況。那些(像我一樣)無法搭上大型個人資料計劃的人不得不外出尋找有足夠的 Wi-Fi 和隱私來開展業務的地方。被迫斷開連線顯然讓人們手忙腳亂。

但是,就像我童年時在燈籠旁玩棋盤遊戲的夜晚一樣,也發生過一些意想不到的停電導致職業生涯順利發展的情況。幾年前,我們辦公室所在的建築物停電了一整天。管理人員正在考慮讓人回家,但有人想起一個內部資料庫已經亂七八糟。由於有成千上萬的條目需要組織和更新,該資料庫已經荒廢了一年多。每個人都覺得這對任何人或任何團體來說都太多工時了。該列表被分解並分配給整個部門。在五個小時內,每個條目都得到了清理。更新後的資料庫如此令人欣慰,以至於同事們開玩笑說,每月關閉一次網際網路,以幫助我們清理所有內部積壓。

意外的中斷,那些足夠不方便但又不足以造成重大風險的中斷,可以成為重新評估的有益機會。我記得十多年前,當我在另一個國家時,我的手機(以及其他一些東西)被偷了。我能夠獲得一張國際電話卡,並開始用光我的錢,以聯絡到美國的人。當我站在電話旁時,我意識到我只記住了三個人的電話號碼,這些號碼從我小時候起就沒變過。即使這些人不是我會選擇求助的人,他們也是我不得不輪流撥打的號碼,直到有人接聽。此後多年,我堅持透過手動撥號的方式撥打我生活中的主要號碼,以便我有一些備用計劃。就像斷電或斷網的情況一樣,中斷可以提供一種視角,讓我們看到技術在多少地方已經成為柺杖而不是支援,並且它可以暴露需要備用計劃的地方。

Amanda Baker is a science communicator and outreach advocate. She has a geoscience PhD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and has managed open-access, academic journals as well as the outreach journal 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 She is currently writing and editing science content for kids, from curriculum materials to magazines like Smore. She has served as a Science Olympiad national event supervisor and taught a first-year writing seminar on sustainable earth systems while at Cornell.

More by Amanda Bak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