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個人潛力,成就團隊機遇

博通大師賽讓中學生有機會從科學展覽海報背後走到臺前,作為團隊的一部分參與一系列實踐挑戰

琳達·多恩 科學與公眾學會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科學競賽通常需要在表彰個人成就和承認科學很少單獨發生之間找到平衡。博通基金會和科學與公眾學會——廣受認可的科學競賽的組織者——希望發掘非常有能力的孩子的天賦,並將他們的能力放在團隊合作的聚光燈下。與大多陣列織的競賽一樣,博通大師賽從科學展覽開始。但這只是讓學生入門。當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被分組並必須解決一系列實踐挑戰時,比賽才真正開始。

科學與公眾學會總裁兼執行長瑪雅·阿吉梅拉對團隊建設技能的關注感到興奮,因為太多的孩子被灌輸了“孤獨科學家的神話”。阿吉梅拉還認為,將此類挑戰放在過渡性的中學時期具有巨大的潛在影響力。“這是一個不可能的年齡。他們的情緒在變化,身體在變化,他們開始思考未來,”阿吉梅拉說。“這是一個讓他們在更多恐懼和刻板印象形成之前興奮起來的機會。”

最初的合格學生池來自全國各地旗艦科學展覽的數萬名參與者。那些得分在前10%(約 8,000-10,000 名孩子)的學生有資格申請。最近一輪有約 2,300 名申請者。未來,阿吉梅拉希望申請者池將包括每一位合格的學生。評審團選出前 300 名年輕科學家,然後最終將該組縮小到 30 名決賽入圍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這個階段入選顯然是一種榮譽,但這只是決賽入圍者的第一步。然後,他們被空運到華盛頓特區,並分成五人一組參加比賽的實踐部分。與科學展覽不同——大部分工作在幕後進行,學生們分享一個完善的結果——實踐挑戰創造了一個空間,工作本身就是比賽。比賽的教育團隊努力使每個學生團隊儘可能多元化,包括學術重點和經驗。

正如博通大師賽的首字母縮略詞所暗示的那樣——面向冉冉升起的新星的數學、應用科學、技術與工程——這裡的學生主要將技術領域整合到現實世界中。在比賽中,這些方法被轉化為一系列挑戰,從設計一種新型鯊魚標籤到追蹤潛在的殭屍病原體。憑藉如此廣泛的範圍,每個挑戰都需要多個團隊成員的洞察力和專業知識。會有懂 Arduino 的孩子,也會有不懂的孩子。會有接觸過醫療資料的孩子,也會有沒接觸過的孩子。在七個挑戰中,每個人都有機會在他們的深度之內和之外工作。阿吉梅拉說,當面對如此多的多樣性時,學生們“感謝有機會嘗試新事物”。

觀察挑戰的評委不僅僅關注結果。他們在房間裡待全程,他們關注的是領導力、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和應對機制。阿吉梅拉解釋說,經驗幫助他們調整了比賽的實踐部分,使其具有更多更短的挑戰來觀察。在頒獎方面,每項榮譽都授予略有不同的事物。學生們不僅根據他們最初單獨完成的研究進行評估,還根據每個贊助商希望透過其獎項表彰的具體因素進行評估。最終,比賽能夠表彰來自不同學科和具有各種優勢的學生。

許多博通大師賽的獲勝者繼續參加其他比賽並取得學術上的成功,但阿吉梅拉說,最令人欣慰的反饋之一是,有多少學生體驗到與真正的同齡人走到一起的感覺——“終於找到自己人”的解脫。無論這些勝利是否會帶來未來的博通大師賽主題演講或國家獎項,此類比賽都可以為可能正在質疑自己的未來並需要提醒自己並非獨自進入 STEM 世界的中學生提供一個強有力的轉折點。

阿曼達·貝克 是一位科學傳播者和外展倡導者。她擁有康奈爾大學地球科學博士學位,並管理過開放獲取的學術期刊以及外展期刊《青年前沿》。她目前正在為孩子們編寫和編輯科學內容,從課程材料到《Smore》等雜誌。她曾擔任科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賽事主管,並在康奈爾大學教授可持續地球系統新生寫作研討會。

更多作者:阿曼達·貝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