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舊金山—站在精神科醫生、臨床醫生和科學家面前的講臺上,菲爾道斯·達巴爾在大投影螢幕上播放了他兒子的影片,然後按下播放鍵。達巴爾的兒子面帶微笑,扭動著身體,躺在醫生辦公室的床上——非常滿足。“注意看他立即的反應,”達巴爾告訴觀眾。一位護士熟練地在他兒子的腿上注射了疫苗。半秒鐘,什麼都沒改變。然後孩子停止了活動;他的眼睛睜大了;他的臉因痛苦而扭曲,開始哭泣。與此同時,護士並沒有停下,又注射了幾支疫苗。她離開時對著鏡頭說:“很抱歉我沒能讓他哭得更厲害。”
達巴爾喜歡拍攝嬰兒打針時哭泣的畫面;他知道哭泣是個好兆頭——在他經常光顧的醫院裡的護士也知道。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員達巴爾和他的同事們研究壓力如何改變身體,他們發現,在給小鼠接種疫苗前施加輕微的壓力可以增強免疫系統,使疫苗更有效。在接種疫苗前受到壓力的小鼠比在接種疫苗前保持平靜的小鼠更容易克服隨後的感染。類似的情況似乎也發生在人類身上。例如,在對膝關節手術患者進行的一項研究中,達巴爾和他的團隊發現,在手術前的幾天裡,預期手術會增加血液中迴圈的免疫細胞的數量。諸如此類的研究使達巴爾相信,壓力並不完全像人們認為的那樣壞,這也是他最近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年會上的主要資訊之一。某些型別的短期壓力(與慢性壓力相反)可以改善健康。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短期壓力可以增強免疫系統是有道理的。想想一隻逃離母獅的瞪羚。一旦瞪羚的眼睛和耳朵向大腦發出威脅警報,大腦的某些區域會立即啟用著名的“戰鬥或逃跑”反應,沿著神經系統向肌肉和包括內分泌腺(身體的激素工廠)在內的許多其他器官傳送電訊號。皮質醇、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水平迅速增加;心跳加快;酶加速將葡萄糖和脂肪酸轉化為細胞能量。所有這些迅速的生物變化都使瞪羚有最大的逃生機會。與此同時,達巴爾和其他人的研究表明,大腦識別到威脅會促使免疫系統為潛在的傷害做好準備。脾臟和其他器官釋放出專門用於識別和摧毀入侵者並修復受損組織的免疫細胞。畢竟,即使瞪羚僥倖逃生,它也可能需要治癒逃跑過程中造成的傷口,並防止傷口感染。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有點矛盾的是,皮質醇——“戰鬥或逃跑”反應期間釋放的激素之一——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會抑制免疫系統。同樣,許多長期處於持續壓力之下的人的免疫活動水平異常低下。但話說回來,慢性壓力會加劇過敏、哮喘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這些疾病中,免疫系統已經過度活躍。那麼,壓力到底是會激發還是抑制免疫系統呢?這裡的事情變得更加複雜,就像生物學中經常發生的那樣。簡要的答案是,這完全取決於具體情況和個人。通常,短期壓力會啟用免疫系統的某些部分,但並非所有組成部分;總的來說,慢性壓力會抑制免疫系統,但也可能使其更容易攻擊良性組織。在對膝關節手術患者進行的研究中,人們的免疫系統對預期手術的反應並不相同。有些人表現出適應性反應:在手術前的幾天裡,他們血液中的免疫細胞數量增加,然後隨著這些免疫細胞遷移到皮膚、淋巴結、黏膜和其他重要的戰鬥和修復場所而減少。其他患者則有不良反應:他們迴圈的免疫細胞水平幾乎沒有增加,甚至低於基線水平。正如您可能預料的那樣,具有適應性免疫反應的人比具有不良反應的人從手術中恢復得更快、更徹底。
近幾十年來,越來越清楚的是,壓力以微妙和明顯、暫時和持久的方式改變著人們的健康。事實上,抑鬱症和相關疾病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處理壓力的障礙。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都繼承了部分決定我們處理壓力能力的基因。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的經歷會增強或削弱我們天生的韌性。對於某些人來說,一系列輕微的壓力事件可能足以引發抑鬱症或其他疾病;其他人則將在多年的慢性壓力下保持韌性。可能需要數十年的新研究才能詳細瞭解這些差異。不過,現在我們至少可以確定,當您打針時感到壓力是可以的——事實上,這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