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冰島創作型歌手比約克出生併成長於一個被構造力撕裂的島嶼。冰島是中大西洋海嶺的一部分,它分隔了亞歐板塊和北美板塊。這兩個板塊正以每年約 2.5 釐米(1 英寸)的速度相互漂移。中大西洋海嶺的大部分仍位於水下,但冰島在大約 1800 萬年前被抬升到海平面以上,很可能是由巨大的蘑菇狀岩漿柱造成的。冰島岩漿柱也可能是該島嶼強烈火山活動和間歇泉的原因。
多年來,冰島獨特的地質和多樣的景觀以各種方式出現在比約克的藝術作品中。在她最近的一首歌曲“共同核心”中,比約克將地質活動用作親密關係動盪的比喻——比喻親密關係中的摩擦、衝突和裂痕,以及在熾熱的激情中鑄就的看似牢不可破的紐帶;比喻試圖重新安排自身的一部分以更好地適應另一方;以及相對平靜的時期被情感爆發所打斷。本週釋出的“共同核心”音樂影片是對構造運動的華麗、爆炸性和感性的想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比約克和她的團隊選擇了洛杉磯的電影製作人安德魯·托馬斯·黃來執導“共同核心”的音樂影片。黃在倫敦為該影片撰寫了初步方案,他在那裡參觀了地質博物館以尋求靈感,研究了岩石收藏的調色盤,並觀看了海底火山噴發岩漿的影片。
影片以破碎的土層開場,讓人聯想到沙畫。比約克戴著藍色假髮,穿著金色連衣裙,戴著她自己設計的胸針,站在沙坑中央,手裡拿著一塊石頭——黃的 crew 在冰島當地收集的熔岩石塊。黃和他的團隊從當地的礦場收集沙子:“在冰島,到處都是黑沙,”黃解釋說,“但我們去尋找我們認為更合適的溫暖的橙色沙灘沙子。”
比約克揮舞著熔岩石塊在沙子上,沙子移動著,彷彿隱藏的海豚在沙粒中游動。她埋下岩石,岩石出現時變成了更大的漂浮巨石,閃爍著重疊的綠松石色、粉色和黃色石頭的舌頭。懸停的岩石是用泡沫製成的木偶,覆蓋著石膏、化石化的藤壺和各種裝飾性紡織品;舌頭都是電腦動畫。“我儘可能多地使用實景特效和木偶,”黃說。“如果太數字化,就會感覺死板。比約克和我不僅在研究構造俯衝[當一個板塊移動到另一個板塊之下]的行為,還在研究它在科學教育中的表現方式。我們總是看到地層[沉積層]被排列成彩色的圖形帶。這就是彩虹色彼此層疊的推動力。”
漂浮的岩石木偶以一種親吻的方式擁抱,它們的舌頭像構造板塊一樣相互推擠,以至於一個潛到另一個之下。它們分開,更多的岩石從沙子中升起,在比約克周圍翻滾。這些岩石大多是電腦動畫。“我們必須計算數百萬沙粒如何從岩石上傾瀉下來,這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動畫製作,”黃說。“我們的技術總監花了兩個月的時間開發了一個讓岩石揚起沙子的系統。”
當岩石色彩鮮豔的舌頭再次融合時,比約克的臉出現在其中,這次更加猛烈,爆發出火焰,噴出岩漿,並長成一座火山,在歌曲達到第一個高潮時噴出熔岩。在下一個場景中,比約克在沙坑中在柔和的灰燼雨下跳舞,岩石木偶再次出現,它們的層理中帶有更完整的比約克面孔。它們再次猛烈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共同核心”,並變形為一個更大的火山,兩側是兩個背靠背的比約克巨石,就像門口和過渡的雙面羅馬神雅努斯的雕像。“對於這個場景,我們拍攝了化著灰色妝容的比約克,她的臉上粘著鵝卵石以增加紋理,並在 CG 中跟蹤了她面部的運動。她還戴著一位藝術家用水晶和寶石製作的頭飾,”黃說。“她服裝的其餘部分是圖形。我們想讓她看起來像一位大地女神。我們研究了很多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服裝和雕像。”
在一些場景中,比約克似乎從嘴裡吐出岩漿。實際上,她吐出的是番茄醬和蛋糕糊的混合物,後來經過修改使其看起來像熾熱的熔岩。“岩漿有一定的稠度,它的飛行和爆炸方式。劇組嘗試了各種材料,並認為蛋糕糊和番茄醬是最好的方法,”黃說。劇組還用空氣壓縮機拍攝了黏糊糊的混合物,並以慢動作拍攝了由此產生的飛濺和噴濺。
“共同核心”屬於專輯Biophilia,這是比約克對科學、人類生物學和自然界最公開的讚頌:歌曲標題包括“病毒”和“暗物質”。但這並不是自然和科學第一次在比約克的作品中佔據突出地位。在“Joga”中,比約克唱著“情感景觀”和隨附的音樂影片,該影片由米歇爾·岡瑞執導,帶領我們進行了一次令人歎為觀止的冰島空中之旅。計算機動畫將該國的地殼分裂開來,露出下方的岩漿。在“Oceania”中,比約克從海洋的角度歌唱,所有生命都在海洋的水域中開始:“你的汗是鹹的/我就是原因。”
“你可能會想,誰會寫一首關於構造板塊的歌呢?”黃說,“但使比約克如此天才的原因之一是,她是極少數嘗試從科學加音樂中創作詩歌的藝術家之一。通常我們將火山活動與憤怒或狂暴聯絡起來。比約克一想到火山就會感到高興;她認為火山也可以是積極的。我希望這在影片中得到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