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汽車格柵:你看起來像你的車(你的車看起來像你的狗)

在Slate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我回顧了來自日本的一組驚人的新發現,這些發現表明,當只給出少量身體線索時,受試者可以正確地將人和他們的寵物配對。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Slate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我回顧了來自日本的一組驚人的新發現,這些發現表明,當只給出少量身體線索時,受試者可以正確地將人和他們的寵物配對。中島定彥的研究表明,顯然是眼睛洩露了秘密:當在參與者選擇的影像中遮住狗或狗主人的眼睛時,他們將正確的跨物種配對匹配的能力降至偶然水平。令人難以置信?你肯定猜對了。但現在我有一些東西真的能讓你感到震驚。在今年早些時候發表在《瑞士心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維也納大學心理學家斯特凡·施蒂格和馬丁·沃拉切克發現,我們不僅以這種模糊但經驗上可證明的方式長得像我們的狗,我們的臉也與我們汽車的前臉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更重要的是,我們狗的正面照顯然也與我們汽車的“臉”有著客觀的相似性。

人類學家索尼婭·溫德哈格和其他人之前的研究表明,當我們從正面看汽車時,我們會隱含地感知到面孔在回望著我們。擋風玻璃讓人聯想到額頭,前燈讓人聯想到眼睛,後視鏡是耳朵的替代品,格柵起到了鼻子的作用,而額外的進氣口則傳達了嘴巴。當然,我們這些神志清醒的人——甚至我們大多數神志不清的人——實際上並不相信汽車有臉。但這並不能阻止我們以這種方式處理它們。事實上,溫德哈格發現,就像我們對人臉所做的那樣,由於不同汽車型號獨特的正面設計,我們將不同的特徵和個性特徵歸因於不同的汽車型號。例如,大眾甲殼蟲被認為是“快樂的”,本田思域具有“神經質”的外觀,而寶馬645ci則散發出“霸道”和“憤怒”的怒容。

由於汽車固有的物理特性而將汽車擬人化是一回事。任何看過迪士尼《汽車總動員》電影的人都知道這有多容易。但是,因為我們的汽車在外形上與我們相似而選擇它們,則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然而,這正是施蒂格和沃拉切克發現我們所做的事情。他們的初步研究非常簡單。首先,作者拍攝了30位隨機人士的黑白麵部照片(中性表情),以及這些人的汽車前端影像,並將其轉換為基本灰度。這裡的關鍵是,車主必須親自為自己選擇汽車,而不是作為配偶的禮物或親戚的舊車而收到。接下來,作者製作了40組不同的影像,每組影像頂部包含一張汽車照片,底部包含6位可能的車主的面孔,包括三名男性和三名女性。(每位車主在整個影像集中只出現一次。)實際車主在這六張照片中,但隨機放置在目標中。然後向160名參與者展示了這些影像集,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在1到6的等級(最有可能到最不可能的車主)中,他們被要求對給定汽車的可能車主進行排名。正如我們人類在不知不覺中傾向於選擇外貌與我們相似的浪漫伴侶一樣——這是一個相當引人注目的事實,屬於同類交配原則——施蒂格和沃拉切克預測,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偏見也適用於我們選擇駕駛的汽車。當您將此與溫德哈格早期關於我們根據獨特的前端風格將某些類人特徵歸因於不同汽車型號的發現結合起來時,作者懷疑他們研究中的評判者將能夠在高於偶然水平的情況下將汽車與其正確的車主進行匹配。而這就是他們發現的。“事實上,真正的車主最常被分配到第1名,”他們寫道,“而最不常被分配到第6名。” 無論受試者的性別和年齡如何,這都被證明是正確的。 男性和女性評委的人數相等,他們的年齡範圍也很廣——從16歲到78歲。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萬一這些資料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還沒有完全被理解,讓我更直白地告訴你:普通人可以檢測到汽車的“臉”及其車主的面孔之間存在物理相似性。為了排除對這些效應的替代、更簡單的解釋,例如關於駕駛某些型別汽車的人的文化或性別刻板印象,施蒂格和沃拉切克進行了第二項研究,其中他們包括了汽車側面和後部的影像,以及正面圖像。畢竟,大多數汽車型號都可以從這三個角度中的任何一個角度輕鬆區分開來(例如,想想Corvette),因此,如果受試者使用純粹的刻板印象來告知他們的排名,我們希望無論向他們展示的汽車角度如何,他們都能同樣出色地將汽車與其正確的車主進行匹配。同樣,這批新的評委(年齡在14歲至79歲的男性和女性志願者)能夠以高於偶然水平的水平將汽車與其正確的車主聯絡起來,但僅限於汽車的前端。換句話說,實際上是車主的面孔與他們的汽車的面孔之間的物理相似性驅動了這種超自然的匹配技能。

這一結果暗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即大多數車主在不知不覺中購買了看起來像他們的汽車。施蒂格和沃拉切克認為,如果是這樣,那麼評委是否有可能更進一步,正確地將狗與其主人的汽車匹配起來?畢竟,這不是神話:狗真的長得像它們的主人。如果我們選擇的汽車和狗在外形上都與我們相似,那麼我們的狗和我們的汽車不應該看起來相似嗎?在這裡,坦率地說,資料變得很奇怪。然而,它們是真實且可重複的。在他們的第三項也是最後一項研究中,作者在組合中添加了36張狗的肖像。其中一半是純種狗,另一半是雜種狗。與之前的研究不同,一組新的評委看到了汽車的影像(再次,正面、側面或背面檢視),並在其下方看到了六隻單獨的狗。受試者根據每隻狗的主人成為所示汽車車主的可能性對其進行了排名。令人驚訝的是,參與者也能夠完成這一壯舉。

嗯,算是吧。就像之前一樣,評委只有在看到車輛前端時才能將汽車與正確的狗匹配起來。這告訴我們,人和他們的寵物之間潛在的身體相似性——面部的相似性——也延伸到了寵物和他們主人的汽車。然而,評委只能對純種狗做到這一點,而不能對雜種狗做到這一點。為了解釋這種差異,施蒂格和沃拉切克推測,雖然從小狗時期就獲得最好朋友的狗主人並不確切知道這種動物長大後會是什麼樣子,但純種狗的面孔比雜種狗的面孔更可預測。

我對這一切的意義不太確定。就我個人而言,我開的是菲亞特500,養了兩隻邊境梗。我從未注意到我的汽車和我的狗之間有任何明顯的相似之處,也沒有注意到上述任何一種與我每天早上在鏡子裡看到的東西有任何相似之處。我們都有點煩人,但並非沒有可取之處。而且,經濟限制在其中起作用的地方也完全不清楚。我不瞭解你,但我的真實分身——顯然——是一輛法拉利。我只是負擔不起我膨脹的自我,呃,我的意思是,我的車輛形象。

傑西·貝林是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科學傳播學副教授。他是《信仰本能》(2011)、《為什麼陰莖是那個形狀?》(2012)和《變態》(2013)的作者。要了解更多關於傑西的工作,請訪問www.jessebering.com或在Facebook上新增他(https://#/jesse.bering)。

更多作者:傑西·貝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