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認知功能何時達到頂峰?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當然感覺好像我們的智力正在迅速下降。(至少我是這麼覺得!)然而,關於這個主題的細緻研究表明一些非常有趣的細微差別。正如最近的一篇論文指出,“人類不僅在所有認知任務上都沒有達到頂峰的年齡,而且在大多數認知任務上可能也沒有達到頂峰的年齡。”
在一項大型系列研究中,約書亞·哈茨霍恩和勞拉·傑爾曼妮展示了來自 48,537 人的標準化智商和記憶力測試的證據。結果顯示,處理速度和家庭照片及故事的短期記憶在高中畢業前後達到頂峰並開始下降;一些視覺空間和抽象推理能力在成年早期趨於穩定,在 30 多歲時開始下降;而另一些認知功能,如詞彙和一般資訊,要到 40 多歲或更晚才會達到頂峰。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智力的暗物質
然而,一旦我們將智力的“暗物質”考慮在內,情況就會變得更加複雜。正如菲利普·阿克曼指出的那樣,我們真的應該用評判兒童智力的相同標準來評判成人智力嗎?年輕時的認知潛力在何時轉變為成年後的專業知識?
在智力領域,存在“流體”智力(透過抽象推理和模式識別測試來衡量)和“晶體”智力(透過詞彙和一般知識的衡量標準來衡量)之間的區別。但是,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智力的暗物質——與流體智力或晶體智力都不相同。大多數智商測試最初只為測試學童而設計,並不包括我們在深入某個領域後才獲得的豐富的知識深度。當然,按照年輕人的標準衡量,中年人的智力平均水平可能不如年輕人。但是,也許一旦將暗物質考慮在內,中年人的智力也能達到標準。
為了更深入地探討這個問題,菲利普·阿克曼對 288 名年齡在 21 歲至 62 歲之間的受過教育的成年人進行了各種特定領域的知識測試。領域包括藝術、音樂、世界文學、生物學、物理學、心理學、技術、法律、天文學和電子學。阿克曼發現,總的來說,與年輕人相比,中年人在許多領域都更有知識。至於這一發現的意義,我喜歡論文中的這句話
“[M]在現實世界中,許多需要智力的任務如果沒有大量的陳述性知識和程式性技能就無法完成。與中年專家相比,最聰明(就智商而言)的新手在進行心血管手術時不會被期望表現良好,正如最好的大學新生與同一學生在經過多年的學術研究和實證研究經驗後相比,不能被期望給出完美的博士論文答辯一樣。 在這種觀點看來,知識並不能彌補成年人智力的下降;知識就是智力!”
然而,阿克曼的發現有一個重要的例外。所有三項與科學相關的測試(化學、物理和生物學)都與年齡呈負相關。具有啟示意義的是,這三項測試與流體智力的相關性最強。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科學天才往往在早期達到頂峰。
儘管如此,總的來說,這些結果對老年人來說應該被認為是好訊息。除非您想在非常年老時贏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否則您可以在一生中繼續學習許多知識領域。更重要的是,阿克曼發現,某些性格特徵,例如求知慾,與特定領域的知識相關,甚至超過了標準智力測量的影響。
即使您確實想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您的流體智力,最近的研究表明,擁有更崇高的生活目標可以幫助防止老年人的認知能力下降。Giyeon Kim 及其同事結合了七個專案,研究了目標的各個方面,包括未來計劃、日常活動的重要性、致力於確保未來計劃得以實現的奉獻精神、對人生願望的良好認識、是否已經完成人生願望、是否關心未來,以及是否對生活有方向感和目標感。他們發現,在調整協變數後,生活目標可以作為防止認知能力下降的保護因素。*研究人員認為,生活目標可以用作臨床環境中認知能力下降的治療技術。
他們的研究增加了一篇不斷增長的文獻,該文獻顯示了保持生活目標對健康和福祉的諸多益處。更崇高的生活目標與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問題、延長壽命、維持一般身體機能、降低中風風險和降低睡眠障礙發生率有關。一項為期 10 年的縱向研究發現,生活意義的增加與較低的異速負荷(“身體的磨損”)有關。考慮到異速負荷也與疾病、死亡率和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增加呈正相關,這一點非常重要。
對老年人來說,好訊息是,我們不僅可以在老年時繼續獲得特定領域的知識,而且生活目標也是可以改變的。 “智力何時達到頂峰?”這個問題似乎實際上是一個相當沒有意義的問題。不僅我們各種認知功能達到頂峰的時間不同,而且超過某個年齡後,透過年輕時的一般處理速度和推理能力來看待成人智力可能不再有意義,而應該透過專業知識、智慧和目標的視角來看待。
--
* 有趣的是,結果在老年人和黑人中尤為明顯,並且他們沒有發現任何基於性別的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