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播客回顧(2019年5月):資優教育、希望、男性無能和情境進化

2019年5月心理學播客回顧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本月在心理學播客中,我們與斯科特·彼得斯討論了資優教育的新模式,與馬克·曼森討論了為什麼一切都搞砸了,與托馬斯·查莫羅-普雷穆西奇討論了為什麼這麼多無能的男性成為領導者,以及與大衛·斯隆·威爾遜和史蒂文·海耶斯討論了我們如何整合進化和情境行為科學。

與斯科特·彼得斯重新思考資優教育

斯科特·彼得斯博士是威斯康星大學惠特沃特分校的教育基礎副教授,也是理查德和維羅妮卡·泰勒教育捐贈教師研究員,他在那裡教授測量和評估、研究方法以及資優教育課程。他的研究重點是教育評估、資優學生識別、K-12教育中的比例失調以及教育政策。他是《超越資優教育:設計和實施高階學術專案》的第一作者,也是(與喬納森·普盧克合著)《教育中的卓越差距:擴大有天賦學生的機會》的合著者,該書由哈佛教育出版社出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這一集中,我們討論了

  • 資優教育領域的倡導者與科學家

  • 資優教育方面的教師培訓對課堂上的自我報告教學有任何影響嗎?

  • 對資優教育良好倡導的渴望如何會使好的科學產生偏見

  • 真正需要為那些在普通課堂上沒有受到挑戰的孩子們辯護

  • 僅僅根據孩子的年齡來教他們的荒謬之處

  • 資優教育領域中是否所有不同的觀點都有空間?

  • “資優”標籤的問題

  • 如何平衡卓越與公平?

  • 如何縮小資優教育中的“卓越差距”

  • 資優教育應該包括哪些領域?

  • 學校中“預先載入”機會的重要性

  • 加速與豐富

  • 當解決代表性不足是資優教育的主要目標時會發生什麼?

  • 使用當地規範進行資優學生選拔的價值

  • 完全縮小卓越差距是否是資優教育的合理目標?

  • 斯科特解決資優教育中卓越差距的計劃

與馬克·曼森討論希望已搞砸

“無論你認為自己比別人好還是比別人差,你仍然假設你與別人不同。”——馬克·曼森

馬克·曼森的部落格markmanson.net每月吸引超過兩百萬的讀者。馬克是紐約時報和國際暢銷書《不在乎的微妙藝術》(僅在美國的銷量就超過600萬)的作者,他的最新書名為《一切都搞砸了:一本關於希望的書》

在這一集中,我們討論了

  • 為什麼我們的文化需要希望

  • 進步的悖論

  • 自制力如何是一種錯覺

  • 如何學會有效地與自己溝通

  • “情緒牛頓”的情感定律

  • 馬克對成長的定義

  • 如何開始你自己的宗教

  • 希望的悖論

  • 如果我們不小心,希望如何會極具破壞性

  • 康德的人性公式

  • 如何長大

  • 政治極端主義與成熟度

  • #虛假自由與真正自由之間的區別

  • 為什麼我們是糟糕的演算法,以及為什麼我們不應該那麼害怕人工智慧

  • 馬克敢於希望的是什麼

與托馬斯·查莫羅-普雷穆西奇討論為什麼這麼多無能的男性成為領導者

“有魅力的領導者,卻有著迷人的黑暗面,這樣的人過剩。”——托馬斯·查莫羅-普雷穆西奇

托馬斯·查莫羅-普雷穆西奇是ManpowerGroup的首席人才科學家,倫敦大學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商業心理學教授,也是哈佛大學創業金融實驗室的助理。他是《為什麼這麼多無能的男性成為領導者?(以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作者,以及其他9本書和160多篇科學出版物的作者。他是DeeperSignals和Metaprofiling的聯合創始人,也是HBR、FastCompany和BusinessInsider的定期撰稿人。你可以在Twitter上找到他@drtcp或在www.drtomas.com找到他。

  • “向前一步”方法的侷限性

  • 托馬斯對領導力方面性別差異存在的另一種解釋

  • 人們如何更關注自信而非能力

  • 我們如何強調魅力勝于謙遜

  • 我們如何更傾向於選擇自戀的人擔任領導職位,而不是選擇有正直品格的人

  • 自戀方面的性別差異

  • 男性氣質一定是負面的嗎?

  • 為什麼我們在無意識偏見培訓上浪費這麼多錢

  • 我們如何才能讓更多女性擔任領導角色?

  • 在工作場所選擇有才華的人比使用性別配額更好的方法

  • 好人會輸到最後嗎?

與大衛·斯隆·威爾遜和史蒂文·海耶斯討論進化和情境行為科學

大衛·斯隆·威爾遜是進化研究所的總裁,也是賓厄姆頓大學的傑出生物學和人類學教授。斯隆·威爾遜除了生物世界外,還將進化論應用於人類的各個方面。他的著作包括《達爾文的教堂》、《每個人的進化》、《社群專案》和《利他主義存在嗎?》史蒂文·C·海耶斯是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心理學系的基金會教授。他撰寫了四十四本書和600多篇科學文章,他的職業生涯專注於對人類語言和認知的本質進行分析,並將此應用於理解和減輕人類痛苦以及促進人類繁榮。海耶斯獲得了多個獎項,包括行為分析促進學會頒發的科學應用影響獎,以及行為和認知療法協會(ABCT)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他們共同編輯了最近的書籍《進化和情境行為科學:理解、預測和影響人類行為的綜合框架》。

在這一集中,我們涵蓋了很多內容,包括

  • 史蒂文對語言和認知的看法

  • 進化科學與進化心理學之間的區別

  • 斯金納如何將自己視為進化心理學家

  • 進化論如何需要退後一步並考慮變異選擇

  • 進化科學如何需要成為一門應用學科

  • 正確完成的進化心理學如何承認先天適應性成分

  • 為什麼史蒂文·海耶斯認為我們在心理學方面所做的98%的研究可能是錯誤的

  • 史蒂文對心理測量研究的批評(他認為它正在“走下坡路”!)

  • 史蒂文第一次接觸大衛的作品以及它如何讓他哭了

  • 史蒂文對心理學文獻中使用“遺傳”一詞的批評

  • 將“流行進化心理學”與良好的進化科學區分開來

  • 蕾妮·達克沃思的骨架隱喻

  • 進化變化與穩定性之間的張力

  • 為什麼我們需要關注功能、情境和縱向發展,以便真正平衡靈活性和結構

  • 接受與承諾療法(ACT)作為管理進化過程

  • 多維度和多層次思維如何使我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管理進化過程

  • 他們即將出版的關於親社會性的書籍

Scott Barry Kaufman is a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exploring the depths of human potential. He has taught courses on intelligence, creativity and well-being at Columbia University, N.Y.U.,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nd elsewhere. He hosts the Psychology Podcast and is author and/or editor of nine books, including Transcend: The New Science of Self-Actualization, Wired to Create: Unraveling the Mysteries of the Creative Mind (with Carolyn Gregoire), and Ungifted: Intelligence Redefined. Find out more at http://ScottBarryKaufman.com. In 2015 he was named one of "50 groundbreaking scientists who are changing the way we see the world" by Business Insider. He wrote the extremely popular Beautiful Minds blog for 大眾科學 for close to a decade. Follow him on X.

More by Scott Barry Kaufm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