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本文由傑羅姆·L·辛格和多蘿西·G·辛格共同撰寫]
許多人通常認為遊戲是年幼兒童在課間休息時玩捉人遊戲、球類運動、使用滑梯、鞦韆和身體探索環境的畫面。但身體遊戲不是唯一的遊戲型別。我們經常使用“假裝遊戲”或“幻想遊戲”(表演涉及多種視角和對想法和情感的有趣操控的故事)這些術語,這反映了兒童認知和社會發展的關鍵特徵。在過去的七十五年中,許多理論家和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這種富有想象力的遊戲的價值,認為它是兒童正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產生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系統研究越來越多地證明,兒童從大約兩歲半到六歲或七歲參與假裝遊戲有一系列明顯的益處。實際研究已經證明了認知益處,例如語言使用量的增加,包括虛擬語氣、將來時和形容詞。“心智理論”的重要概念,即意識到一個人的想法可能與他人的想法不同,並且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從各種角度看待問題,這與富有想象力的遊戲密切相關(Jenkins & Astington,2000;Leslie,1987;Singer & Singer,1990;Singer & Singer,2005)。
心理學家桑德拉·拉斯(2004)確定了許多與假裝遊戲相關的不同認知和情感過程。她的遊戲研究涉及幻想、假想、象徵主義、組織、看似獨立內容的認知整合和發散思維(提出許多不同想法、故事主題和符號的能力)。假裝遊戲允許表達積極和消極的情感,並調節情感,即整合情感與認知的能力(Jent、Niec和Baker,2011;Seja和Russ,1999;Slade和Wolf,1999)。
Berk、Mann & Ogan(2006)以及Hirsh-Pasek、Golinkoff、Berk & Singer(2009)回顧的研究表明,幻想遊戲是自我調節重要能力的前兆,包括減少攻擊性、延遲滿足、文明和同情心。當孩子們使用玩具來引入可能的場景或朋友時,多種視角的呈現自然而然地發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孩子們有獨特的機會學習社交技能,如溝通、解決問題和同情心(Hughes,1999)。
早期假裝遊戲的一個重要好處可能是它增強了兒童的認知靈活性,並最終促進了創造力(Russ,2004;Singer & Singer,2005)。例如,Russ在縱向研究中發現,早期的想象力遊戲與多年後創造性表現的提高有關(Russ,2004;Russ & Fiorelli,2010)。Root-Bernstein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獲得者等具有明顯創造力的人的研究表明,在這些人的早期童年遊戲中,關於幻想世界的遊戲比他們所在領域的對照組參與者更頻繁(Root-Bernstein,2012)。
兒童環境中哪些來源促進了早期和頻繁的想象力遊戲?研究表明,經常與孩子交談、解釋自然和社會問題特徵或在睡前閱讀或講故事的父母似乎最有可能培養假裝遊戲(Shmukler 1981;Singer & Singer 2005)。鼓勵假裝遊戲,甚至只是在課程或兒童課間休息遊戲中容忍假裝遊戲的學校氛圍也被證明可以導致更大的想象力和增強的好奇心,並能讓學齡前兒童或小學低年級兒童學習技能(Ashiabi,2007;Singer和Lythcott 2004)。事實上,教育工作者正在使用假裝遊戲來教授數學和閱讀(Clements & Sarama,2009;Ginsburg,2006)。
文獻中出現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家長和教師在“引導式遊戲”方面的培訓如何影響識字能力。辛格及其同事進行了一系列關於透過遊戲學習有效性的研究,這是一個旨在教導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如何與孩子進行以學習為導向的、富有想象力的遊戲干預計劃(Singer、Plaskon和Schweder,2003)。在該計劃的初步評估中,參與干預的低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的幼兒園兒童在學業準備評估中表現出比未參與干預的兒童顯著的進步。在測試的子組成部分中發現了適度的改進,包括詞彙量、自然知識、一般資訊知識和禮儀知識。在另一個受維果茨基理論啟發的課程思維工具中,認知控制的支架被編織到幾乎所有的課堂活動中(Bodrova,2008)。例如,教師鼓勵複雜的假裝遊戲,指導孩子們在表演之前共同計劃遊戲場景。教師還引導規則轉換遊戲,其中常規的運動模式經常變化,需要注意力的靈活性。
也許在正常的上課日中設定一個內建的“假裝遊戲休息時間”的想法——孩子們可以在一起探索無限可能的想法、情感和視角的組合——有一天會像傳統的,但同樣重要的休息和遊戲形式一樣被接受。
關於聯合作者
傑羅姆·L·辛格博士是耶魯大學心理學榮譽退休教授。他於1950年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並接受過精神分析師培訓。他是想象和白日夢心理學研究專家。辛格博士撰寫了關於思維過程、意象、人格和心理治療以及兒童假裝遊戲和電視影響的文章。
多蘿西·G·辛格博士是耶魯大學心理學系高階研究科學家榮譽退休。她還是耶魯大學家庭電視研究和諮詢中心聯合主任;莫爾斯學院院士;以及美國心理學會會士。她與人共同指導齊格勒中心的電子媒體和家庭單元。她的研究興趣包括兒童早期發展和電視對青少年的影響。她為家長團體、電視行業人員和政府機構提供關於電視和教育的諮詢。她編寫和開發了用於日託中心的家長和教師培訓材料,以及用於教育兒童成為電視批判性使用者的媒體素養材料。2006年,她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頒發的傑出校友獎。2009年,她獲得了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媒體心理學傑出終身貢獻獎。
參考文獻
Ashiabi, G.S. (2007). 幼兒園教室裡的遊戲:其社會情感意義和教師在遊戲中的作用。早期兒童教育雜誌,35, 199-207。
Bodrova, E. (2008). 假裝遊戲與學術技能:維果茨基方法看待當今幼兒教育的困境。歐洲早期兒童教育研究雜誌, 16, 357-369。
Berk, L. E., Mann, T.D., & Ogan, A.T. (2006). 假裝遊戲:自我調節發展的源泉。在D. Singer, R.M. Golinkoff, & Hirsh-Pasek (Eds.) 中,遊戲=學習:遊戲如何激勵和增強兒童的認知和社交情感成長。紐約,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
Clements, D.H. & Sarama. J. (2009). 早期數學的學習和教學:學習軌跡方法。紐約,紐約:勞特利奇出版社。
Ginsburg, H. P. (2006). 數學遊戲和有趣的數學:早期教育指南。在D. Singer, R. M. Golinkoff, & K. Hirsh-Pasek (Eds.) 中,遊戲=學習:遊戲如何激勵和增強兒童的認知和社交情感成長(第145-68頁)。紐約,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美國。
Hirsh-Pasek, K. Golinkoff, R.M., Berk, L.E., & Singer. D.G. (2009). 學前教育中趣味學習的任務:呈現證據。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
Hughes, F.P. (1999). 兒童、遊戲和發展(第3版)。尼德姆高地,馬薩諸塞州:Allyn & Bacon。
Jenkins, J.M., & Astington, J.W. (2000). 心智理論和社會行為:縱向研究中檢驗的因果模型。梅里爾-帕爾默季刊,46, 203-220。
Jent, J.F., Niec, L.N., & Baker, S.E. (2011). 遊戲和人際交往過程。在S.W. Russ & L.N. Niec (Eds.) 中,臨床實踐中的遊戲:循證方法。紐約,紐約:吉爾福德出版社。
Leslie, A.M. (1987). 假裝和表徵:“心智理論”的起源。心理學評論,94, 412-426。
Root-Bernstein, M. (2012). 虛構世界的創造。在M. Taylor (Ed.) 中,牛津想象力發展手冊。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
Russ, S.W. (2004). 兒童發展和心理治療中的遊戲。馬瓦,新澤西州:厄爾鮑姆。
Russ, S. & Fiorelli, J. (2010) 創造力的發展方法。在J. Kaufman & R. Sternberg (Eds.) 中,劍橋創造力手冊, 233-249。紐約:劍橋大學出版社。
Shmukler, D. (1981). 母子互動及其與想象力遊戲傾向的關係。遺傳心理學專著, 104, 215-235。
Seja, A.L., & Russ, S.W. (1999). 兒童的幻想遊戲和情感理解。臨床兒童心理學雜誌,28, 269-277。
Singer, D. G. & Singer, J. L. (1990). 幻想之家:兒童遊戲和發展中的想象力。劍橋,馬薩諸塞州:哈佛大學出版社。
Singer, D.G.& Singer, J.L. (2005). 電子時代的想象力和遊戲。劍橋,馬薩諸塞州:哈佛大學出版社。
Singer, D. G., Singer, J. L., Plaskon, S. L., & Schweder, A. E. (2003). 遊戲在幼兒園課程中的作用。在S. Olfman (Ed.) 中,只工作不玩耍:教育改革如何危害我們的學齡前兒童。(第43-70頁)。韋斯特波特,康涅狄格州:普雷格出版社。
Singer, J.L. & Lythcott, M.A. (2004). 透過課堂上的社會戲劇遊戲培養學校成就和創造力。在E. F. Zigler, D.G. Singer & S. J. Bishop-Joseph (Eds.) 中,兒童遊戲:閱讀的根源,第77-93頁。華盛頓特區:Zero to Three Press。
Slade, S & Wolf, D. P.(1999). 遊戲:意義和表徵的臨床和發展方法,牛津大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