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任何領域真正富有創造力的人,只不過是這樣:一個天生異常、極度敏感的人類生物。對他來說…… 一次觸控就是一記打擊,一個聲音就是一種噪音,一場不幸就是一場悲劇,一份喜悅就是一種狂喜,一位朋友就是一位愛人,一位愛人就是一位神,而失敗就是死亡。再加上這種極其脆弱的生物體對創造、創造、再創造的壓倒性需求——因此,如果不能創造音樂、詩歌、書籍、建築或任何有意義的事物,他甚至會感到窒息。他必須創造,必須傾瀉創造力。由於某種奇怪的、未知的內在緊迫感,除非他正在創造,否則他不算真正活著。
- 珀爾·S·巴克
1997年,伊萊恩和亞瑟 艾倫 提出了高敏感人群的概念:那些傾向於對周圍環境產生強烈體驗和反應的人。他們得出結論,大約15-20%的人口具有這種感覺處理敏感性,這導致他們容易被強烈的感官刺激過度喚醒,例如強烈的氣味、響亮的噪音、明亮的光線和強烈的味道。
為了衡量這種感覺處理敏感性 (SPS),艾倫夫婦開發了一個包含 27 個專案的量表。 他們發現,在這個量表上得分較高的人,往往在各種強烈的體驗中也得分較高,從容易哭泣到對日光敏感,到愛得熱烈,再到更生動地記住夢境。
自從該量表建立以來,已經對高敏感人群進行了許多研究。 越來越清楚的是,敏感性有不同的 оттенки。 這包括自戀型敏感和道德敏感,但在這篇文章中,我想重點關注感覺處理敏感性的不同 оттенки。
凱西·斯莫列夫斯卡和同事 確定了高敏感人群量表測量的三種形式的敏感性:易興奮性、低感覺閾限和審美敏感性。 易興奮性得分高的人傾向於在精神上被內部或外部刺激壓垮,感覺閾限低的人傾向於在面對外部刺激時體驗到不愉快的情緒,而審美敏感性得分高的人傾向於對美有更強的意識和欣賞力。
以下是測試專案,您可以檢視自己在這些維度上的得分。
易興奮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 別人的情緒會影響你嗎?
- 你是否往往對疼痛更敏感?
- 你容易受驚嗎?
- 當你在短時間內有很多事情要做時,你會感到慌亂嗎?
- 當人們試圖讓你一次做太多事情時,你會感到惱火嗎?
- 你是否努力避免犯錯或忘記事情?
- 非常飢餓是否會在你身上產生強烈的反應,擾亂你的注意力或情緒?
- 生活中的變化會讓你感到不安嗎?
- 你是否覺得同時處理很多事情令人不愉快?
- 你是否將安排你的生活以避免令人不安或不知所措的情況作為高度優先事項?
- 當你必須在比賽或被觀察的情況下執行任務時,你是否會變得非常緊張或顫抖,以至於你的表現比平時差得多?
- 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的父母或老師似乎認為你敏感或害羞嗎?
低感覺閾限
- 你是否對咖啡因的影響特別敏感?
- 你是否容易被明亮的光線、強烈的氣味、粗糙的織物或附近的警報聲等事物壓垮?
- 你是否因響亮的噪音而感到不舒服?
- 你是否特意避免觀看暴力電影和電視節目?
- 當週圍發生很多事情時,你會感到不愉快地興奮嗎?
- 你是否會因強烈的刺激(如響亮的噪音或混亂的場景)而感到困擾?
審美敏感性
- 你似乎意識到環境中的細微之處嗎?
- 你是否擁有豐富而複雜的內心生活?
- 你是否深受藝術或音樂的感動?
- 你做事認真負責嗎?
- 當人們在物理環境中感到不舒服時,你是否傾向於知道需要做些什麼才能使其更舒適(例如改變照明或座位)?
- 你是否注意到並享受精緻或細膩的氣味、味道、聲音、藝術品?
- 你是否發現自己在忙碌的日子裡需要退縮,躲到床上或黑暗的房間裡,或任何你可以獲得一些隱私並從刺激中解脫出來的地方?
敏感性和幸福感
新的研究 表明,這三種形式的敏感性與幸福感的關係並不完全相同。 在兩項研究中,共有 380 名女性心理學本科生參與,研究人員發現,與審美敏感性相比,易興奮性和低感覺閾限與幸福感的關聯模式相反。
在易興奮性和低感覺閾限方面得分較高的人更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報告更強烈的負面情緒和神經質,並報告較低水平的外向性和主觀幸福感。 相比之下,在審美敏感性方面得分較高的人傾向於在日常生活中報告更積極的情緒,並且還報告更高水平的經驗開放性。
這些結果表明,易興奮性和低感覺閾限受與審美敏感性不同的生物系統控制。 研究人員發現,易興奮性和低感覺閾限,但不包括審美敏感性, 與行為抑制系統 (BIS) 相關。 根據英國心理學家傑弗裡·格雷的說法,BIS 與對威脅和懲罰的敏感性有關。 他提出 BIS 系統導致焦慮。 事實上,研究表明,內向、神經質、害羞和高感覺處理敏感性都植根於 BIS。
然而,雖然所有這些人格維度都以較高的喚醒性和對接近行為的抑制為特徵,但它們並非完全相同。 研究人員發現,易興奮性和低感覺閾限與內向性呈弱正相關關係,與神經質僅呈中等程度相關關係。
易興奮性和低感覺閾限最好被認為是與神經質的特定方面“退縮”有關。 有趣的新研究 表明,在神經質的退縮方面得分較高的人,在面對各種刺激(積極和消極)時,杏仁核啟用(杏仁核與恐懼反應有關)增強。
相比之下,審美敏感性與多巴胺系統有關。 多巴胺的統一功能是探索。 根據科林·德揚的說法,“多巴胺在多巴胺能系統中的任何位置的釋放,都會增加探索的動機,並促進探索中有用的認知和行為過程。” *
敏感性的悖論
一方面,這項研究證實,易興奮性和低感覺閾限與負面的生活結果有關。 這與之前的研究一致,之前的研究發現這些形式的敏感性與較低水平的意義感和自我效能感有關,並且與焦慮、抑鬱、社交技能差、注意力細節差以及難以描述和識別感受、迴避型人格障礙、社交恐懼症和廣場恐懼症呈正相關關係。
另一方面,這項研究表明,敏感性不一定是負面的。 正如研究人員所指出的那樣,“對於一些敏感的人來說,敏感性不一定非得是使人衰弱的。 相反,它可以增強他們複雜的內心生活,並可能帶來更高的主觀幸福感。” 之前的研究發現,審美敏感性與各種有益的結果有關,包括更強的注意細節能力和溝通技巧,以及更高水平的親和性和經驗開放性。
當然,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審美敏感性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更強。 研究人員提出了以下觀點
“一種可能性是,這種型別的敏感性使人們擁抱自己的獨特性並培養他們的敏感性…… 特別敏感可能會讓這些人欣賞和利用他人未注意到的細微之處。 與這種觀點一致的是,他們報告了更積極的情感,更少的神經質,更負責任,以及對新體驗更開放。 這些發現支援了艾倫和艾倫 (1997) 的觀點,即一些敏感的人透過利用他們的審美敏感性來追求和進一步發展他們的興趣來增強他們的幸福感。”
正如伊萊恩·艾倫在她 1996 年出版的《高敏感人群》一書中所指出的那樣,高敏感人群可能在更平靜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在這樣的孤獨中,這些人可能能夠更好地利用他們的敏感性。 事實上,許多著名的藝術家、音樂家、人道主義者和科學家都對他們的環境非常敏感,並將他們的經歷用作他們非凡的創造力和同情心的素材。 敏感性不僅與創造力有關,還與靈性、神秘體驗以及與自然的聯絡有關。
因此,雖然更強烈地生活可能會使生活變得困難,但心理學家莎朗·林德指出,“過度興奮也會帶來極大的快樂、驚訝、同情心和創造力。” 同樣,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他討論創意人士的悖論時指出:“創意人士的開放性和敏感性常常使他們暴露於痛苦和折磨,但也暴露於極大的樂趣。”
這項研究當然有其侷限性(全體女性人口,使用自我報告測量)。 然而,我很高興看到研究更精細地區分了敏感性的不同 оттенки。 畢竟,外面的世界廣闊無垠,我們才剛剛開始瞭解那些對世界眾多輝煌的色彩和紋理更加敏感的人的意義。
(C) 2015 斯科特·巴里·考夫曼,保留所有權利
圖片來源:他希望如此。(J?s?/Flickr); 突然的明亮 (Andy Mudrak/Flickr); 欣賞藝術品。(Mark Turner/Flickr); 聞花香 (Jan/Flickr)
* 審美敏感性的差異很可能與顯著性編碼神經元 的變異有關(這會增加好奇心和獲取資訊的慾望)。 這與價值編碼神經元(指示獲得特定目標的激勵獎勵價值)形成對比,後者與外向性差異的關聯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