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經驗開放性——對內在經驗進行認知探索的驅動力——是與創造力最密切相關的性格特質。
但是,認知探索有很多不同的形式。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僅舉幾例,經驗開放性包括求知慾、複雜問題解決和推理、想象力、藝術和審美興趣以及情感和幻想豐富性。
最近的研究表明,構成經驗開放性的各種參與形式可以分解為兩個主要方面
智力:主要透過推理與抽象和語義資訊進行認知互動。
開放性:與感官和知覺資訊進行認知互動。
但是,我們能否進一步分解經驗開放性,並且這些區分對我們理解創造性成就是否有用?
我認為可以。
經驗開放性的四個因素
這是我最近的論文“開放經驗開放性:藝術和科學領域創造性成就的四因素模型及其關係”的主要動機問題。
我對146名英國高中生進行了認知能力、性格和思維方式的多項測量。 我有意使用了範圍廣泛的測試組合,包括語言、空間和流體推理、工作記憶、《NEO人格問卷》、《五大方面量表》和《理性-經驗清單》的測量。
使用一種名為Bass-Ackwards技術的統計技術,我發現經驗開放性可以最簡約地分解為四個因素
外顯認知能力:該因素主要由傳統的智力測量(即智商測試)組成,包括流體推理、心理旋轉、語言類比推理和工作記憶。我將此因素稱為“外顯認知能力”而不是“智力”,因為我認為傳統的智力測量無法很好地捕捉內隱形式的認知。例如,我已經證明內隱學習能力與傳統智力測量中的表現沒有很好的相關性(參見“作為一種能力的內隱學習”)。除了經驗開放性之外,該因素與任何性格變數均未顯示任何關係。
智力參與:該因素的本質是參與思想、理性思維和尋求真理的驅動力。在該因素上得分較高的人往往更勤奮、自信和堅韌——這些性格與目標導向行為有關。請注意,此因素與同情心之間沒有相關性。
情感參與:該因素的本質是偏好使用情感、直覺和同理心來做決定。在該因素上得分較高的人往往更易變、富有同情心、熱情、自信和衝動。事實上,該因素與同情心之間的相關性非常高——0.64。
審美參與:該因素的本質是偏好審美、幻想以及在藝術和文化刺激中情感沉浸。該因素的共同主題是對美的追求。在該因素上得分較高的人往往更富有同情心、熱情、自信和衝動,但他們也往往責任心較差——尤其是不夠勤奮和有條理。此外,該因素與同情心的相關性不如情感參與那麼強。
創造性成就
現在我們對這四個因素的特點有了很好的感覺,讓我們看看它們與不同形式的創造性成就之間的關係。
我調查了十個不同的創造力領域:視覺藝術、音樂、舞蹈、建築設計、創意寫作、幽默、發明、科學發現、戲劇和電影以及烹飪藝術。
將藝術和科學領域綜合起來,這就是我的發現
與智力最密切相關的兩個主要因素——智力參與和外顯認知能力——與科學領域的創造性成就比藝術領域更相關,而與開放性最密切相關的兩個主要因素——情感參與和審美參與——與藝術領域的創造性成就比科學領域更相關。更重要的是,這些結果表明,情感參與可能不利於科學領域的創造性成就。
有趣的是,當我同時考慮所有四個因素時,我發現智力參與比外顯認知能力更能預測科學領域的創造性成就。
啟示
我認為這些發現有一些重要的啟示。首先讓我想到的是將智商與求知慾分開的重要性。雖然外顯認知能力和智力參與是相關的,但驅動科學領域高水平創造性成就的更重要變數是智力參與。這些發現與Sophie von Stumm及其同事的研究結果一致,他們發現“求知若渴的頭腦”是學業成就的核心預測因素。
另一個讓我想到的是與同情心的不同關聯。與同情心最密切相關的兩個因素——情感參與和審美參與——也是與藝術領域創造性成就最密切相關的因素。我希望看到更多關於經驗開放性、同情心和創造力之間聯絡的研究,包括更廣泛的創造性領域(例如,領導力、社會企業家精神)。
我的發現也對人類認知的雙過程理論具有啟示意義。
近年來,雙過程認知理論已成為解釋認知、性格和社會過程的越來越必要的方法。儘管這些理論的具體規範有所不同,但仍存在一些統一的主題。
“型別 1”過程由不同的(且不一定相關的)過程的“雜物袋”組成,包括情感、直覺、進化模組、內隱學習、潛在抑制以及學習關聯的激發。根據Keith Stanovich和Maggie Toplak的說法,型別 1 處理的定義特徵是自主性:“當遇到其觸發刺激時,型別 1 過程的執行是強制性的,並且它們不依賴於來自高階控制系統的輸入。”
相比之下,“型別 2”過程的定義特徵是維持解耦表徵的能力——換句話說,在保持真實世界表徵與認知表徵分離的情況下維持思考。根據Stanovich和Toplak的說法,“解耦過程使人們能夠將自己與世界表徵拉開距離,以便可以對其進行反思並可能加以改進。”
我的研究結果表明,智力——外顯認知能力和智力參與——與型別 2 處理的相關性比與型別 1 處理的相關性更強,而開放性——情感參與和審美參與——與型別 1 處理的相關性比與型別 2 處理的相關性更強。儘管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外是幻想和想象力的參與,這肯定會更多地結合型別 1 和型別 2 過程。
研究人員將經驗開放性置於這種雙過程框架內可能是有益的。
結論
這些結果支援在嘗試預測創造性成就時需要區分不同形式的認知參與。不同形式的參與與不同的資訊處理模式有關。更重要的是,人們參與人類體驗各個方面的驅動力各不相同,而這些驅動力與不同形式的創造性成就有關。
© 2013 斯科特·巴里·考夫曼,保留所有權利
注意:此後,我的同事和我已經在使用更廣泛的年齡範圍的多個樣本中複製了智力和開放性與藝術和科學領域創造性成就之間的基本關聯。我們目前正在撰寫這些結果以供發表,一旦資料發表,我將很樂意與您分享。
圖片來源:eye on psy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