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他的新書《巔峰:來自新專長科學的秘密》中,心理學家安德斯·埃裡克森和記者羅伯特·普爾提煉了關於“掌握幾乎任何技能”的大量研究。的確,刻意練習可以幫助你掌握新技能。刻意練習涉及一系列旨在高效且有目的地學習的技術。這包括目標設定、將複雜任務分解為小塊、開發可能情景的高度複雜和精細的表徵、走出舒適區以及接受持續的反饋。
但正如他們在書中途所指出的——我相信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警告——刻意練習的技術最適用於“高度發達的領域”,例如國際象棋、體育和音樂表演,在這些領域中,領域的規則已經建立並代代相傳。刻意練習的原則對於“幾乎沒有直接競爭的職業,例如園藝和其他愛好”以及“當今工作場所的許多工作——業務經理、教師、電工、工程師、顧問等等”效果不佳。
我還可以補充一點:幾乎任何創造性領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刻意練習對於國際象棋和器樂表演等領域非常重要,因為它們依賴於必須一遍又一遍重複的始終如一的可複製行為。但並非所有人類成就領域都依賴於始終如一的可複製行為。對於大多數創造性領域來說,目標和實現成功的方式都在不斷變化,而始終如一的可複製行為實際上不利於成功。雖然科比·布萊恩特展示同樣的扣籃和泰格·伍茲打出一桿進洞會可靠地引起公眾的掌聲,但科學家不能一遍又一遍地發表相同的論文,作家也不能一遍又一遍地寫出同樣廣受好評的小說並期望獲得同樣的讚譽。
藝術家們承受著不斷超越自己和他人以前所做的事情的壓力,正是這種壓力驅使他們走向不斷增長的原創性。藝術產品的“衝擊價值”可能會迅速喪失。Lady Gaga 需要多少次始終如一地穿上她的肉禮服而人們才不會感到厭倦?如果人們應用刻意練習的技術來製作肉禮服並在萬聖節穿上它,這些人會被稱讚為他們的創造天才嗎?可能不會。
雖然創造力通常依賴於深厚的知識基礎,但創造性產品,顧名思義,遠不止專家產品。這是因為創造力必須是原創、有意義和令人驚訝的。原創是指創造者因超越專業知識並超越標準曲目而獲得獎勵。有意義是指創造者必須滿足某些效用函式或提供新的解釋。這不斷提高被認為有用的標準,並給創造者帶來巨大的壓力,要求他們找到新的意義。最後,創造性產品必須是令人驚訝的,因為原創且有意義的創造性產品不僅必須對自己感到驚訝,而且必須對每個人都感到驚訝。這正是美國專利局評估新申請的方式。任何該領域的專家都可能創造出來的原創且有意義的想法被認為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是不可專利的。創造性產品——例如伽利略和列文虎克的發現——令所有人,包括新手和專家都感到驚訝。
在過去的 50 年左右,對創意人士的職業軌跡、預測創造力的特質以及創意人士的生活經歷進行了許多系統研究。這種關於創造力的大量研究與刻意練習是創造力的唯一——甚至是最重要的——方面的觀點相矛盾。下面我將總結其中 12 個發現。
創造力常常是盲目的。如果創造力僅僅是刻意練習,那就好了。我們都可以透過練習來實現創造性的讚譽。但實際上,創造者不可能完全知道他們的新想法或產品是否會受到歡迎。通常,公眾還沒有準備好接受一個想法。創造性產品必須符合“時代精神”。雖然培養對人們會喜歡什麼的感覺當然可以透過經驗來磨練,但創造過程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或不確定性。正如 Simonton 指出的,“只有擁有近乎無限智慧的人才能弄清楚現在是構思實驗而不是理論、寫詩而不是劇本、畫肖像而不是風景畫,或者創作交響曲而不是歌劇的最佳時機。”
創意人士通常有混亂的過程。雖然專業知識的特點是連貫性和可靠性,但創造力的特點是許多錯誤的開始和大量的反覆試驗。有很多例子表明,一位創造天才創作了一部傑作,緊隨其後的是一部非常不受歡迎的產品。例如,莎士比亞最受歡迎的戲劇是在他 38 歲左右時創作的。大約在這個時候,他創作了《哈姆雷特》,這肯定是一筆財富。然而,在《哈姆雷特》之後不久,他寫了《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這部劇遠沒有那麼受歡迎。如果創造力僅僅是刻意練習的函式,你就會期望隨著刻意練習的增加,創造力也會隨之增加。但這並不是你在觀察創造者的職業軌跡時發現的。相反,你看到的是大量的反覆試驗,以及職業生涯中期的巔峰,而不是在他們可能已經獲得了最多專業知識的職業生涯末期。
創造者很少收到有用的反饋。當創造者將新穎的東西推向世界時,反應通常是讚譽或拒絕——遠不如在觀眾的掌聲中投籃或在體重秤上檢視你的體重以瞭解你是否正在朝著你的體重目標取得進展那樣有用的反饋。刻意練習在結構良好的領域非常有用,但對於大多數創造性領域,你經常在孤獨中工作很長時間,寫小說或提出數學證明,幾乎沒有立即的反饋。更糟糕的是,評論家們常常彼此意見不一,這使得創造者很難知道哪些反饋真正有幫助,哪些反饋源於其他因素,例如遲鈍、嫉妒或痛苦。正如 庫恩 指出的那樣,藝術和科學產品的標準在不斷變化。在某個時刻被認為是“革命性”暢銷書的東西,可能會被後代認為是徹頭徹尾的胡說八道。這肯定使得透過刻意練習來實現一場革命變得困難!
“十年法則”不是規則。成為任何領域的世界級專家需要 10 年時間的想法不是規則。雖然埃裡克森在他的關於音樂家刻意練習的原始論文中沒有提供變異性統計資料*,但其他心理學家已經進行了這樣的分析。例如,Simonton 對 120 位古典作曲家進行了分析,發現雖然平均而言,在第一部主要作品出現之前,近十年的作曲練習很重要,但標準差幾乎一樣大,範圍超過了三十年!許多作曲家花費的時間少於 10 年,甚至更多人花費的時間超過了 10 年。創造力沒有截止日期。創造力似乎在準備好發生時就會發生。
天賦與創造性成就相關。如果我們將天賦簡單地定義為一個人獲得專業知識的速度,那麼天賦無疑對創造力很重要。有些人顯然從給定的訓練方案中獲得了更多的回報。當 Simonton 觀察他的 120 位古典作曲家樣本時,他發現最受讚譽的創造者是那些比平均水平花費最少時間來獲得必要專業知識的人。這可能是一個令人不快的真相,但它確實反駁了創造力僅僅是刻意練習的想法。專業知識的獲取似乎是創造力最不有趣的方面,因為創造者往往急於學習已有的知識,以便他們能夠超越已有的知識。
性格是相關的。不僅專業知識獲取的速度很重要,而且許多其他特質也很重要。人們在許多方面彼此不同。這包括一般和特定的認知能力(智商、空間能力、語言推理等)、性格傾向、興趣和價值觀。至少,研究表明,創意人士確實傾向於更傾向於非conformity、非常規、獨立、對經驗的開放性、自我力量、冒險,甚至輕微的精神病理學形式。這些影響並非微不足道(例如,對經驗的開放性是創造力的有力預測指標),並且不能僅僅透過刻意練習來解釋。當然,每個創造性領域都會有自己的“X 因子”,即在該領域創造力最重要的能力和特質。例如,物理學可能比視覺藝術需要更高的智商。然而,似乎確實存在一些特質,這些特質有助於跨領域的創造力。
基因是相關的。埃裡克森經常將刻意練習與“先天才能”對立起來。但事實是:現代行為遺傳學發現,幾乎每一種心理特質——包括練習的傾向和意願——都受到先天基因稟賦的影響。這並不意味著基因決定了我們的行為。這只是意味著基因是我們行為的相關影響因素,包括我們的創造性行為。假設所有有助於創造力的個體差異都具有一定的基因影響,Simonton 估計大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績效差異可以歸因於基因因素。但同樣重要的是要強調,這並不意味著環境因素不重要。
環境經歷也很重要。達爾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爾頓爵士,他主要以其關於天才遺傳基礎的研究而聞名,實際上表明,傑出的科學家更有可能是長子。因此,他當然沒有忽視環境對天才的影響。自高爾頓以來,研究人員發現,許多其他環境經歷也極大地影響了創造力——包括社會經濟出身,以及一個人成長的社會文化、政治和經濟背景。與基因因素相比,這些環境因素很可能更大。另一個對創造力非常重要的環境因素是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榜樣的可獲得性。
創意人士有廣泛的興趣。雖然刻意練習方法傾向於關注高度專業化的訓練和旨在提高特定領域技能的有目的的技術,但與創造力較低的專家同事相比,創造性專家往往具有更廣泛的興趣和更大的多才多藝。Simonton 調查了所有 59 位為標準古典曲目做出貢獻的作曲家創作的所有 911 部歌劇。如果創造力僅僅是刻意練習的結果,你就會期望歌劇作曲家的最佳方法是在特定型別的歌劇中進行專業化。但 Simonton 發現了完全相反的情況。最成功的歌劇作曲家的作品往往代表著多種型別的混合。他的資料表明,作曲家能夠透過交叉訓練來避免過度專業知識(過度訓練)的僵化。交叉訓練對創造力的重要性也在科學領域被發現。事實上,高度創新的科學家往往有很多藝術愛好和興趣。例如,Simonton 對伽利略的廣泛分析揭示了伽利略對藝術、文學和音樂的濃厚興趣。正如心理學家 霍華德·格魯伯 所表明的那樣,歷史上最具創造力的科學家並沒有執著於單一的研究問題,而是從事“企業網路”,他們在其中追求大量鬆散相關的專案。
過多的專業知識可能不利於偉大的創造力。刻意練習方法假設績效是練習的線性函式。雖然對於許多定義明確的人類成就領域來說可能是這樣,但對於創造力來說似乎並非如此。知識與創造力之間的關係最好用“倒 U 形”曲線來描述:一些知識是好的,但過多的知識會損害靈活性。事實上,在某些領域,如創意寫作,存在最佳的正式教育量,在此之後,進一步的教育會降低創作高度創造性小說的可能性。
局外人通常具有創造性的優勢。如果創造力完全是刻意練習,那麼缺乏必要專業知識的局外人不應該很有創造力。但許多高度創新的個人都是他們所貢獻的領域的局外人。正如 大衛·亨利·費爾德曼指出的那樣,暫時與主流隔離可能會導致“思想與領域之間的不同步,從而使思想對該領域目前提供的服務感到非常不滿”。歷史上許多邊緣化的人——包括移民——提出了高度創新的想法,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作為局外人的經歷,而是因為他們作為局外人的經歷。例子包括作曲家歐文·柏林、電影製作人李安和第一任女性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這些人並沒有沿著已有的道路刻意練習;他們創造了自己的道路。這引出了我們這裡的最後一個關鍵點……
有時創造者需要為他人創造一條新的道路才能進行刻意練習。刻意練習方法側重於使用刻意的問題解決來學習領域內現有的一套規則。然而,有創造力的人不僅僅擅長解決問題。他們也擅長發現問題。伽利略的發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些發現受到了廣泛的分析。在經過多次反覆試驗以創造一種用於觀察夜空的新儀器後,伽利略能夠徹底改變天文學。從對他的過程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並沒有簡單地透過刻意練習來實現這一發現!事實上,他的發現完全沒有任何現有科學專業知識體系的基礎。他觀察到的大部分事物都與托勒密天文學和亞里士多德宇宙學相沖突。當時的大多數專家都拒絕了他的想法。對他來說最有用的專業知識實際上是他在視覺藝術方面的訓練!他的 明暗對比畫 使他能夠正確地解釋其他人錯過的東西。在他那個時代,沒有人能夠預測到他的藝術經驗會影響現代人類最重要的發現之一,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只是沿著他那個時代已有的道路刻意練習,他就永遠不會做出他的重要發現。
我希望我已經說服了您,創造者不僅僅是專家。創造力確實依賴於深厚的知識基礎,刻意練習當然可以促進創造力的許多方面,但最終創造力遠不止刻意練習。創造者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但他們的混亂的頭腦和混亂的過程常常使他們能夠看到其他人從未見過的事物,並開闢未來幾代人將刻意練習的新道路。我非常尊重埃裡克森關於刻意練習的大量著作,並且確實相信刻意練習可以幫助您在幾乎任何技能方面變得更好。然而,我也相信,準確理解創造力對於我們如何識別、培養、重視並最終獎勵它(在社會各個領域)非常重要。
© 2016 斯科特·巴里·考夫曼,保留所有權利
* 感謝大衛·愛潑斯坦提醒我這一點。
注:這篇文章大量借鑑了迪安·西蒙頓的研究,並對他關於創造力的重要研究表示衷心的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