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ScienceOnline2013 上學到的:表現、反饋、修訂 #scio13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的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就在一週多以前,在ScienceOnline2013的第二天,我把自己從床上拖起來,上了公共汽車,最終到達了北卡羅來納州羅利市麥金蒙中心的咖啡桌旁。時差,加上幾個深夜和清晨,終於擊垮了我。如果沒有持續的咖啡因供應,我不確定自己能否睜開眼睛。

幾分鐘後我意識到我真的不應該擔心保持清醒。那天早上開幕式演講者之一是巴巴·布林克曼(Baba Brinkman)。想象一下這首歌,音量調到11,播放給數百名睡眠不足的ScienceOnline與會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世界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基本上是完美的會議開幕式。無論你如何看待他的表演,都很難擺脫這個特定主題背後的理念:表現、反饋、修訂。

這個想法貫穿了我週三在會議正式開始之前參加的研討會,到為明年會議規劃的維基,該維基在我們大多數人甚至離開羅利之前就已經被填充了。嘗試一些東西,看看它是否有效,然後嘗試改進它貫穿了本週許多談話以及會議本身的核心。

我知道“表現、反饋、修訂”的本質並不是一個新想法。但有時我很容易忘記它。

Scicurious 和 Zen Faulkes 關於“長期部落格”的會議 (Storify) 表明,並非只有我有時會被自己的完美主義所麻痺。房間裡的很多人似乎都有著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即你讓你的部落格不更新的時間越長,你的復出就必須越好。

博拉·齊夫科維奇(Bora Zivkovic)為任何遭受這種完美主義折磨的人提供了一些好的建議:釋出一些小的東西。一張圖片、一個影片,加上幾行評論。讓它快點完成。這樣做幾次,希望你會重新養成習慣。你的盛大回歸不必像你想象的那樣盛大。

甚至在會議真正開始之前,“表現、反饋、修訂”的種子就已經在約翰·帕夫盧斯(John Pavlus)和羅斯·埃夫萊斯(Rose Eveleth)主持的快速媒體原型製作研討會期間植入我的腦海中。如果你關注這個部落格,你就會看到那個會議的結果(來自我)。

那天下午我所領悟的是,大多數時候,如果你想製作一些東西,你大概可以。不要擔心找到完美的工具或完美的主意。嘗試一些東西,看看它是否有效。如果它不起作用,沒關係,繼續下一個。如果它確實有效:獲得反饋,進行新的迭代。然後再進行一次。

現在會議已經結束了,但是,即使在我打字的時候,人們也在編輯#scio14計劃維基 (現在更名為 #scio13 彙報頁面),他們將今年會議上學到的、考慮過的或認為缺失的東西整理出來,併為明年的會議提出專案建議。會議組織者卡倫·特拉法根(Karyn Traphagen)正在思考如何改進會議形式。當然,不只是我一個人在思考和釋出關於我今年會議上學到的東西以及我如何使用它們。表現、反饋、修訂……

Kelly Oakes has a master's degree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a degree in physics, both from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She started this blog so she could share some amazing stories about space, astrophysics, particle physics and more with other people, and partly so she could explore those stories herself.

More by Kelly Oak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