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篇文章是之前釋出在去年本部落格早期版本上的一篇文章的更新版本。
再一次,我很幸運地在一年一度的最佳觀賞地點——光汙染少、天空晴朗的地區,遠離了城市的燈光。不幸的是,今年月球會使觀測條件變得不利,但並非完全沒有希望。
英仙座流星雨最早在兩千年前被觀測到,每年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底之間可見。在流星雨高峰期,每小時可能會有 60 顆左右的流星——這意味著任何仰望天空的人都可以期待每分鐘看到一顆左右的流星,這取決於地點和其他影響可見度的因素。今年,流星雨的高峰期是在 8 月 13 日清晨。不幸的是,8 月 13 日也是下一次滿月的日期,月光可能會淹沒除最亮的流星以外的所有流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英仙座流星起源於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該彗星於 1862 年被發現,其固體核直徑近 17 英里。這顆彗星與木星鎖定了軌道共振,這意味著木星每繞太陽執行 11 圈,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才會繞太陽執行一圈。它最後一次被觀測到是在 1992 年,但我們每年都能以英仙座流星雨的形式看到它的碎片。
彗尾中的小顆粒沿著其整個軌道散佈開來,形成了一種被稱為流星體1 流的東西。當地球穿過這個流時,我們就會看到流星雨。當粒子進入大氣層時,它們以極快的速度(約 20 公里/秒)行進,導致它們前面的空氣被壓縮。壓縮的空氣會升溫,它和流星都可以達到 1500 攝氏度以上的溫度。在如此高的溫度下,流星持續不了多久——它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形成我們能看到的流星。
從技術上講,我們看到的快速光跡被稱為流星的軌跡,軌跡過後留下的殘餘物被稱為尾跡。
流星雨中的所有流星都似乎來自天空中的同一點,一個叫做輻射點的點。這種情況發生是因為所有流星都彼此平行移動(相同的效應導致火車軌道在遠處看起來會匯聚)。英仙座流星雨中的流星似乎都來自英仙座星座的方向,這就是流星雨得名的原因。為了在天空中找到英仙座,首先尋找仙后座——一個 W 形——可能會更容易,仙后座更亮。
觀看英仙座流星雨的最佳時間是在日出前最後幾個小時。當地球自轉時,朝向太陽的一側能夠捕獲更多的流星體,從而增加天空中的流星數量。
去年,英仙座流星雨的表現比平時更好。流星雨的高峰期僅在新月兩天後到來,因此只有少量月光會破壞視野。但今年的條件不太有利,流星雨的高峰期與滿月重合。如果您能在月落後日出前找到時間外出,以減少會遮擋您視線的自然光汙染,那麼在高峰期之前外出可能實際上會更好。(這個網站可能會幫助您找到這樣的時間)。儘管,根據英國氣象局的說法,如果您在英格蘭,星期六的天空可能最晴朗。
許多英仙座流星已經被觀測到。國際流星組織正在記錄觀測到的流星速率。他們的志願者天文學家迄今為止記錄到的最大值是每小時 20 顆,預計在未來幾天內將增加到至少 40 顆。這是在非常黑暗的天空下,英仙座星座位於最高點時您會看到的流星數量,但即使在城鎮或城市中,在條件不太有利的情況下,每小時也應該可以看到幾顆。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無論您身在何處,如果您有機會,請不要忘記抬頭看看。
在進入我們的大氣層之前,這些粒子被稱為流星體。當它們穿過大氣層時,它們是流星,如果有一個設法完好無損地到達地面,它將被稱為隕石(英仙座流星非常不可能到達地球,因為最大的也只有豌豆大小)。
帖子標題由 Patrick Wolf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