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達沃斯舉行的第48屆年度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我透過主持一個關於來年“全球科學展望”的挑戰和機遇的專題討論會,開啟了本週的活動。今天,我參加了一系列引人入勝的討論,這些討論突顯了科學在促進發現和應對人類重大挑戰方面的力量。其中幾個討論會被錄製下來並進行直播,所以您也可以看到它們。
中國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人員張晨虹和王風平介紹了他們關於“微生物組的潛力”的研究。王風平談到了位於海面下驚人的2.5公里處的攝碳微生物。張晨虹討論了人體內的微生物組,以及如何透過飲食來塑造它以解決肥胖問題。
學術界如何建立橋樑以促進創新?這是與歐洲研究委員會共同建立的“從前沿研究到創新”中提出的問題之一。小組成員討論了科學和商業如何需要合作,以及前沿研究是如何成為創新產生的關鍵基礎。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發表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會議上發言的演講者之一是來自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本·費林加(Ben Feringa),他是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在下面我們直播的影片中,費林加描述了他從在農場長大到20歲時合成第一個分子,再到在工業界工作,最終憑藉分子機器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獎的歷程。他還提供了一些關於如何培養創造力的建議,解釋了為什麼在科學中失敗很重要,並鼓勵我們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對基礎研究的支援,因為它有改變世界的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