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caption id="attachment_1002" align="alignright" width="300" caption="哈羅德·克羅託爵士演示了巴克球的形狀,這是一種由60個原子組成的碳分子。 來源:谷歌科學展"]
[/caption] 獲得諾貝爾獎是什麼感覺? 作為一名科學家,您應該擔心選擇“重要”的事情來研究嗎? 藝術如何幫助理解宇宙的運作方式? 成功的真正關鍵是什麼? 您可以透過觀看今天的谷歌科學展與哈羅德·克羅託爵士的線上交流活動來找到答案。克羅託爵士因發現稱為富勒烯或巴克球的碳分子而榮獲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 谷歌科學展是一項面向13至18歲任何人的全球競賽; 參賽作品截止日期為4月30日,克羅託和我都是評委。 《大眾科學》自2011年科學展啟動以來一直是合作伙伴,並贊助50,000美元的行動中的科學獎。(閱讀關於首屆行動中的科學獎得主,2012年由史瓦濟蘭的14歲Sakhiwe Shongwe和Bonkhe Mahlalela獲得。) 今天與哈里(他更喜歡這樣稱呼自己)和我一起參加線上交流活動的還有克里齊亞·洛佩茲,她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和谷歌學生大使,她也熱愛將科學與藝術結合起來,以及什裡·博斯,她是哈佛大學的學生和首屆谷歌科學展的特等獎獲得者,該科學展於2011年舉辦。 影片如下。 在谷歌科學展Google+頁面上查詢更多科學家的線上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