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這個名為“值得推介嗎?”的系列中,我將介紹我在科學新聞工作中遇到的研究,以及我是否把它推薦給編輯作為報道的故事。所有研究都可能是有價值的,但普通大眾可能想讀到什麼呢?
最近我注意到一條新聞——“來自法國阿爾比階(白堊紀)琥珀的化石阿米巴(Hemiarcherellidae fam. nov.)”。古老的、多變的微生物,被凍結在時間中——令人著迷。
化石通常值得一看。阿米巴也是如此。我從未聽說過化石阿米巴,所以這裡的新穎之處可能值得研究——畢竟,“新聞”中的關鍵詞是“新”。 困在琥珀中,這些精緻的微生物看起來儲存得異常完好,所以可能具有吸引人的視覺效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所討論的阿米巴是有殼的——也就是說,它們會生成殼。因此,它們不像人們通常認為的阿米巴那樣是球狀物,而是有一個棒狀的、半透明的殼,殼上突出了一圈大約十二根針狀的絲狀偽足,它們的作用可能很像觸鬚。這些殼長約 55 微米——約為人類頭髮寬度的一半——寬 17 微米。
研究人員提出這是一個新的阿米巴科——他們稱之為 Hemiarcherellidae,“Hemi”代表“一半”,“Archerella”是最接近的、外形相似的阿米巴屬的名稱。他們在這裡描述的是Hemiarcherella christellae,其種加詞Christellae來源於研究人員的前妻 Christelle。(我猶豫是否要問那裡發生了什麼。)
研究人員認為H. christellae潛伏在土壤中,在縫隙中偷偷摸摸地捕食細菌。反過來,它可能被蟎蟲、幼年蜘蛛或跳蟲捕食——對它來說,這些都是巨大的、瞪著大眼睛的怪物。
那麼這項研究值得推介嗎?請記住,每個科學記者喜歡寫什麼可能是獨特的,所以我的選擇可能不是其他科學記者或您會做出的選擇。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我是否推介一個故事並不代表我對研究是否值得的判斷,因為我希望所有研究都能推動人類知識進步。我關注的是我為之寫作的讀者是否可能對閱讀它感興趣。
首先,這項發現代表了從琥珀中發現的第三種有殼化石阿米巴。所以它本身並不是一個全新的發現。
大多數科學是漸進的,而且非常有價值。就像珊瑚礁一樣,科學的許多美麗之處在於穩步積累。許多讀者,甚至科學家,常常被新穎的閃光點所吸引,但許多真正的工作是拼圖遊戲中的一部分,有助於闡明大局,就像這個一樣。
這項研究如何改變我們之前對世界的認知?它增加了阿米巴的化石記錄,從而有助於深入瞭解它們的進化。它們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了嗎?還是它們基本上保持靜止?
不幸的是,對於我通常為之寫作的讀者來說,像這樣的自然歷史的細枝末節並不是我認為能抓住他們注意力的事情。不過,我可能是錯的,並欣然歡迎其他人推介這項研究。無論如何,像這樣的部落格的價值在於我可以突出任何我喜歡的東西,特別是那些可能被忽視的工作。
您可以透過電子郵件 toohardforscience@gmail.com 就“值得推介嗎?”與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