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再無世界可征服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願景”系列中,關於最新研究的科幻小說將與分析相結合,探究小說背後的事實。目標是將取材於最新頭條新聞的科幻小說與對新發現暗示的可能性的分析相結合。

我過了一段時間才意識到,我原本的生活已經結束了。外星人著陸後,起初我和地球上的其他人一樣高興,他們顯然是和平而來。直到我的經紀人不再回復我的所有電話、推文和電子郵件,我才開始意識到我可能要失業了。

科幻小說是我的生命。我寫過短篇小說、長篇小說、漫畫、廣播劇、電視劇、電影——凡是你叫得出的,我都做過。問題是,當我們眼前就有了外星人時,對科幻小說作家來說,想象外星人並沒有太大的需求。既然我們現在知道了,為什麼還需要關於仙女座星系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的故事呢?我可能還不如當一個馬鞭製造商或一個Betamax工程師。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的意思是,科幻小說作家仍然有工作可做,只是不在科幻小說領域。格倫和埃德加迅速成為脫口秀節目的評論員。安森和愛麗絲已經有了在軍隊和情報部門工作的經歷,很快就被召回,而我聽說許多軍事科幻小說作家被許多私人諮詢公司悄悄地接觸。

我不會因為失業而無家可歸。我很成功。我有錢。問題是我靠夢想為生,而他們奪走了我的生計,也就奪走了我的夢想。

在連續三週的酗酒狂歡之後,我查看了我的語音信箱,發現經紀人打了大約 30 個電話。原因讓我噁心得想笑——第二天,我將獲得達蒙·奈特紀念大師獎,以表彰我一生在科幻小說領域的成就。

那麼我能說什麼呢?我去接受了這可能是最後一個此類獎項。這就像接受我退休前應得的金錶,然後和我的同類一起走向湮滅。

我宿醉未醒地搖搖晃晃地走進會議廳,跌跌撞撞地穿過一群像豺狼一樣的記者,然後才迷迷糊糊地意識到這次頒獎典禮上的記者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得多。直到他們把獎盃遞給我,我才注意到觀眾席上的外星人。

原來這就是我的經紀人在電話裡聽起來如此慌張的原因,我在昏昏沉沉中想到。

正是問答環節改變了我的一切。記者們實際上只是為了外星人而來,所以只有少數人勉強嘗試問我一些問題。當外星人顯然有一些自己的問題時,其他人都立即閉嘴了。

當那隻巨大的紅色鳴翼鳥走向麥克風時,我匆匆回顧了我所知道的關於它們的一切。從食草動物進化而來。使用特殊肢體上的手指狀附肢來飲用花蜜。沒有嘴巴說話。用它們退化的翅膀交流。等等,我有沒有在它們面前吃東西?它們覺得吃其他生命的生命有點令人厭惡,對吧?那是一個巨大的失禮嗎?沒關係,它們在其他物種中原諒了這個事實。我想?

鳴翼鳥啁啾了一聲,她的機械翻譯用寶石般悅耳的聲音大聲說出了她的問題。

“你的靈感從哪裡來?”

“斯克內克塔迪,”我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這是我從哈蘭·埃裡森那裡得到的標準答案,用來回答作家們最常被追問的那個問題。我開始糾正自己,給出真正的答案,但令人驚訝的是,鳴翼鳥似乎理解了這個笑話並笑了。

“順便說一句,如果您能為我的書籤名,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嗯,當然,”我說。“請問您要寫給誰?”

“Ffzzthrr。”

“……請問怎麼拼寫?”

“Ffzzthrr。”

在其中一個機器智慧體走到麥克風前,與其說是提問,不如說是提出了一個相當複雜的理論,浪漫地將我的節目《奇異天使》中的兩個主要角色聯絡起來之後,我才意識到我正在和誰打交道。

我正在和粉絲打交道。

正是最後一個問題,來自玩具製造者的藍色皮膚類人構造體,讓我看到我的舊生活結束,新生活開始。

“那麼您現在正在寫什麼書呢?”它問道。

在我的腦海深處,我現在想知道,當這些外星人遇到像我們這樣的幼年文明時,他們是否會做整套事情,以幫助激發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即使在看起來他們已經完成了我們可能想做的任何事情,去過我們可能想去的任何地方時,也能繼續前進。

我不在乎。我又開始做夢了。

“嗯,你看,”我說,“它始於已知空間的邊緣之外……”

我的經紀人預計這個故事會賣出一個天文數字的預付款。

***

二十年前,美國有近 150 家報紙設有科學版塊,但如今只有不到 20 家了。報紙總體上正面臨著千刀萬剮的死亡——報紙一家接一家地倒閉,報紙工作人員不斷減少,分類廣告版塊被 Craigslist 吞噬,隨著讀者在網上免費閱讀故事,報紙發行量也在下降。

有人說網際網路正在扼殺新聞業,但也有人說網際網路也可能拯救新聞業。任何有上網條件的人現在都有機會接觸到數百萬受眾,成千上萬的新鮮聲音湧現出來,其中包括許多才華橫溢的人,他們現在聚集在《大眾科學》的部落格網路上。

為了讓新聞業生存和發展,它需要嘗試新的方式來接近其受眾。本系列“願景”在Assignment: Impossible 上是這樣一項實驗,旨在希望科幻小說能夠幫助豐富讀者對科學的體驗。

多年來,科幻小說和科學事實的結合常常被證明非常受歡迎。已故的、令人惋惜的科學和科幻雜誌OMNI可能在十多年前就已停刊,但Nature 有其經常性的科幻小說系列“未來”,而New Scientist舉辦了過去兩年的微型小說競賽。

儘管有些人可能認為科幻小說是微不足道的,但我認為科學致力於探索未知和不可能之間的領域,而科幻小說是科學和社會反思可能性的理想場所。當然,所有多年來深入研究科幻小說的科學家——尤其是提出地球靜止衛星電信中繼概念的阿瑟·C·克拉克——以及大量表示他們受《星際迷航》等作品的啟發而進入該領域的研究人員,都證明了科學事實和科幻小說的結合可能是有成果的。

未來,本系列的文章將觸及最新的科學,我認為這是首次有人嘗試定期撰寫關於科學的科幻小說,就像科學出現的那樣。就目前而言,我的第一篇文章探討了作家在面對未來——無論是以外星人還是網際網路的形式——時可能會感到自己過時,以及這樣的挑戰如何幫助我們向前邁進到新的領域。

您可以透過電子郵件 toohardforscience@gmail.com 就“願景”與我聯絡。

Charles Q. Choi is a frequent contributor to 大眾科學. His work has also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Science, Nature, Wired, and LiveScience, among others. In his spare time, he has traveled to all seven continents.

More by Charles Q. Cho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