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作者案頭:新聞稿的危險性,後續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在我釋出了研究人員顯然經常在新聞稿釋出前沒有機會稽核的情況後,Twitter上就此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我為此建立了一個Storify帖子,完整嵌入在下方。

那麼接下來該怎麼辦?我們應該量化這個問題到底有多大,或者我和Maggie Koerth-Baker是否只是遇到了一些不尋常的軼事。《國家科學作家協會》可能是向學術界、政府、協會和公司的公共資訊官員詢問其做法的好去處。我們還想去採訪科學家,以防我們遇到一些問題,例如一篇論文的某些作者被聯絡到,而另一些作者沒有被聯絡到。敬請期待!

[在Storify上檢視故事“新聞稿的危險性”]

Charles Q. Choi is a frequent contributor to 大眾科學. His work has also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Science, Nature, Wired, and LiveScience, among others. In his spare time, he has traveled to all seven continents.

More by Charles Q. Choi
© .